李胜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胜龙,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方医院门诊部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授牌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站)----李胜龙名医工作室。是广州地区首位从事以痔疮、肛瘘为研究方向的医学硕士、博士,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肛肠病专家谢力子、贺执茂教授,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痛苦少,疗效好,无复发的特点,对各类复杂性肛瘘、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的各种微创治疗(注射、套扎、PPH等)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各种高位复杂性疑难性肛瘘的治疗和PPH治疗巨大型痔,已主持科研课题5项,主编专著1部-----《痔疮揭秘》,参编3部,在《中华普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等等学会的委员、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展开
  • 大便出血危险吗

    大便出血危险程度分情况,良性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相对情况不同,痔疮长期大量出血可致贫血等,肛裂可能加重便秘,肠息肉大的有恶变可能;恶性疾病如结肠癌、直肠癌较严重,可致严重贫血、转移等危及生命,出现大便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良性疾病导致的大便出血: 痔疮:是引起大便出血较常见的良性疾病,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或便纸上带血,一般危险性相对较低。但长期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尤其对于贫血本身较为严重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影响其身体机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便秘等会加重痔疮出血风险,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盆腔压力增加也易诱发痔疮出血。 肛裂:主要表现为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疼痛较为剧烈,但一般肛裂本身导致严重全身并发症的情况较少见。不过,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排便,可能会加重便秘,进而影响肠道健康。 肠息肉:小的肠息肉引起出血时危险性相对较低,但较大的息肉有恶变可能。一般通过内镜下切除等治疗可解决,但需要定期复查肠镜监测。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肠息肉,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恶性疾病导致的大便出血: 结肠癌:是较严重的情况,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消瘦等症状。结肠癌导致的出血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会造成严重贫血,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肿瘤转移等情况,危及生命。在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中老年人群相对高发。 直肠癌:也属于严重的恶性疾病,便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同时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等表现。直肠癌若不及时治疗,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发生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直肠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中老年多见。 总之,大便出血是否危险不能一概而论,出现大便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等,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4 13:21:02
  • 痔疮一般长在哪里

    内痔生长在齿状线以上,按脱垂程度分四度,不同人群易患;外痔生长在齿状线以下,有多种类型,长期站立久坐等人群易患;混合痔涵盖齿状线上下,兼具内外痔症状,与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性别都可能患病。 一、内痔的生长位置 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痔,主要生长在齿状线以上。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内痔通常表现为便血和痔核脱出等症状。在临床上,根据内痔的脱垂程度可分为四度,Ⅰ度内痔一般不脱出肛门,仅表现为便血;Ⅱ度内痔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可自行回纳;Ⅲ度内痔脱出后需用手辅助回纳;Ⅳ度内痔长期脱出不能回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内痔,例如成年人由于长期的不良排便习惯、久坐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内痔,而儿童相对较少发生内痔,但如果有长期便秘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腹压增加,也容易诱发内痔。 二、外痔的生长位置 外痔是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其生长位置在齿状线以下。常见的外痔有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结缔组织外痔通常是由于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皮赘;静脉曲张性外痔是肛门皮下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血栓性外痔则是肛门皮下静脉丛破裂,血液凝结形成血栓,表现为肛门部突然出现暗紫色圆形肿块,伴有疼痛。外痔多见于长期站立或久坐、便秘、腹泻等人群,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病,例如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发生外痔。 三、混合痔的生长位置 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的静脉丛相互沟通吻合,致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而形成的。其生长位置涵盖齿状线上下,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既有内痔便血、脱出的表现,又有外痔疼痛、肿胀等表现。混合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的腹压增高、不良的排便习惯等,各个年龄段和性别都可能患病,例如一些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或者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腹压增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混合痔。

    2025-10-14 13:20:43
  • 痔疮手术后吃什么药消水肿

    改善痔疮术后水肿可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方面有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分别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淋巴回流等机制起作用;非药物治疗包括局部温水坐浴(注意水温)和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同人群饮食需据自身情况调整)来辅助消肿。 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类药物 迈之灵片:其主要成分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减轻静脉淤血症状,对痔疮术后水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研究表明,迈之灵片可改善痔静脉回流,减轻痔组织水肿。但孕妇禁用,因为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根据自身肝肾功能等情况合理使用。 二、减轻炎症反应类药物 地奥司明片:能改善淋巴回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渗出,从而缓解痔疮术后的水肿情况。临床研究显示,地奥司明片可有效减轻痔疮术后的水肿、疼痛等症状。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时要留意是否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使用时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三、中药相关药物 草木犀流浸液片:有抗炎、消肿的作用,能减轻创伤、外科手术等引起的软组织肿胀,对痔疮术后水肿有一定帮助。它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强度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咨询医生,因为其对特殊人群的影响需要专业评估,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除了药物治疗,还可通过局部温水坐浴来辅助消肿,温水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水肿,但坐浴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尤其是老年人感觉神经可能不敏感,更要注意水温控制。同时,术后的饮食也很重要,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加重水肿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在饮食调整上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比如老年人胃肠蠕动相对较慢,要选择容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2025-10-14 13:16:55
  • 直肠脱垂怎么锻炼

    三种可预防和改善直肠脱垂的运动,提肛运动需有意识收缩肛门,吸气时空气入腹,呼气时收缩肛门,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凯格尔运动类似提肛,收缩盆底肌3秒左右后放松,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仰卧屈膝运动是仰卧屈膝抬臀再放下,每次10-15次、每天3-4次,均通过锻炼相关肌肉来支持直肠、预防和改善直肠脱垂,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作用原理: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包括肛门周围的肌肉以及盆底的其他相关肌肉,来帮助支持直肠,防止直肠脱垂。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群都适用,尤其对于一些轻度直肠脱垂的患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比如对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会逐渐松弛,提肛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女性在妊娠、分娩后可能出现盆底肌肉损伤,提肛运动也有助于恢复盆底肌肉功能。 凯格尔运动(类似原理的盆底肌锻炼) 具体做法:类似提肛运动,也是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3秒左右,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 作用原理:凯格尔运动主要针对盆底肌进行锻炼,和提肛运动原理相通,能够增强盆底肌肉群的张力,对于直肠脱垂的预防和改善有帮助。不同人群都可进行,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等影响盆底肌肉的人群也适用,通过规律的锻炼可以逐步恢复盆底肌肉功能,进而对直肠脱垂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仰卧屈膝运动 具体做法: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尽量将臀部抬离床面,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10-15次,每天可进行3-4次。 作用原理:这个运动可以锻炼腹部和盆底的肌肉,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稳定腹腔内的器官位置,同时配合盆底肌肉的参与,共同起到支持直肠的作用。对于一般人群都可以进行,尤其是那些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通过定期进行仰卧屈膝运动可以改善身体肌肉状况,降低直肠脱垂的风险。对于有腰部疾病的人群要注意运动幅度和力度,避免加重腰部不适,可以适当减小抬腿高度等。

    2025-10-14 13:16:54
  • 屁眼会痛

    屁眼痛常见原因有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炎症性疾病,女性孕期因激素变化及子宫增大易诱发肛肠疾病,儿童可能因不良排便习惯等致痛,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易发病,非药物可通过肛周清洁、饮食调整、温水坐浴改善,若屁眼痛持续不缓解等需及时就医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治疗。 一、屁眼会痛的常见原因 1.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脱出嵌顿或外痔血栓形成时可致屁眼痛,内痔一般初期无痛感,外痔常表现为疼痛、肿胀; 2.肛裂:多因便秘、大便干结等致肛管皮肤全层裂伤,排便时剧痛,便后有短暂缓解后再次疼痛; 3.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急性化脓性感染,疼痛明显且逐渐加重,局部可触及肿物伴红肿热; 4.肛瘘:多由肛周脓肿演变而来,常有间断性肿痛,可伴脓性分泌物排出; 5.炎症性疾病:直肠炎、肛窦炎等炎症刺激肛周组织,引发屁眼疼痛;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1.女性孕期:孕期激素变化致肛周静脉丛扩张,且子宫增大压迫盆腔,易诱发痔疮等肛肠疾病,增加屁眼痛风险,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 2.儿童:可能因不良排便习惯(如排便时间过长)、肠道感染等致屁眼痛,需关注孩子排便情况,教导正确排便方式; 3.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如便秘、糖尿病等),便秘易引发肛裂、痔疮,糖尿病患者易感染且恢复较慢,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肛周卫生;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肛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残留刺激; 2.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肛周的刺激; 3.温水坐浴:每日可进行1-2次温水坐浴,每次15-20分钟,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不适; 四、就医提示 若屁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大量出血、发热、肛周肿物进行性增大等症状,应及时前往肛肠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10-14 13:13: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