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胜龙,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方医院门诊部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授牌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站)----李胜龙名医工作室。是广州地区首位从事以痔疮、肛瘘为研究方向的医学硕士、博士,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肛肠病专家谢力子、贺执茂教授,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痛苦少,疗效好,无复发的特点,对各类复杂性肛瘘、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的各种微创治疗(注射、套扎、PPH等)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各种高位复杂性疑难性肛瘘的治疗和PPH治疗巨大型痔,已主持科研课题5项,主编专著1部-----《痔疮揭秘》,参编3部,在《中华普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等等学会的委员、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展开
  • 内痔症状的表现

    内痔常见症状有便血,排便时点滴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推甚至无法回纳,嵌顿可致疼痛水肿;瘙痒,因直肠黏膜分泌物流出刺激肛周皮肤;疼痛,内痔脱出嵌顿、感染时剧痛;坠胀感,排便后更明显,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便血:这是内痔较为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排便时出现点滴状出血,或者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一般在排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这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摩擦内痔表面的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内痔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症状。出血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以及内痔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轻度内痔可能只是偶尔在擦拭粪便时发现少量血迹,重度内痔可能出血较为频繁且出血量较多。 脱出:随着病情的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内痔脱出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加重,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脱出的内痔如果不能及时回纳,可能会发生嵌顿,导致疼痛、水肿等症状。例如,Ⅱ度内痔一般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Ⅲ度内痔在排便、行走、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均可脱出,需用手辅助回纳;Ⅳ度内痔则长期脱出在外,不能回纳。 瘙痒:内痔脱出时,会导致直肠黏膜分泌物流出肛门外,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不适。这种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尤其是在夜间,瘙痒感可能会更加明显。长期的瘙痒还可能导致肛周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等继发症状。 疼痛:一般情况下内痔不会引起疼痛,但当内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会产生剧烈疼痛。例如,内痔发生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坏死,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剧烈疼痛,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外,内痔如果合并感染,也会出现肛门部的坠胀疼痛等不适。 坠胀感:内痔患者常感觉肛门有坠胀感,尤其是在排便后这种坠胀感可能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内痔刺激直肠黏膜,导致患者产生便意不尽感和肛门坠胀不适。对于女性患者,内痔的坠胀感可能会对其盆腔部位的感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内痔症状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内痔症状可能相对更为复杂,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压力增加,内痔的发生率可能会升高,且症状可能会加重;长期久坐、便秘、有肛周疾病家族史等人群,内痔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对于有内痔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21 12:58:45
  • 肛门周围长毛是怎么回事

    肛门周围长毛原因多样,青春期因性激素分泌属正常生理发育;不同种族遗传背景下毛发情况有别;需警惕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导致的异常长毛;日常应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发现异常增多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儿童异常长毛也需重视检查。 一、生理发育因素 肛门周围长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与人体的性激素水平有关。在青春期开始后,随着雄激素等性激素分泌增加,会促使身体出现第二性征的变化,包括肛门周围、阴部等部位毛发的生长,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受遗传等因素影响,有些人性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肛门周围毛发可能更浓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人群,这是正常的身体变化过程,无需过度担忧,只需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即可。 二、种族与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和遗传背景的人群,肛门周围毛发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某些种族人群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肛门周围毛发相对更常见且浓密。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毛发分布的基本特征,从家族遗传角度来看,如果家族中长辈肛门周围毛发较明显,后代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这是正常的遗传表现,不是疾病状态。 三、疾病相关情况(需警惕的异常) 1.内分泌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毛发的生长情况。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除了会出现月经紊乱、痤疮等表现外,也可能伴有肛门周围、阴部等部位毛发增多增粗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往往还会伴随其他典型的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需要通过相关内分泌检查来明确诊断。 2.肿瘤相关:极少数情况下,某些肿瘤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毛发异常生长。例如,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可能会使雄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肛门周围毛发异常增多,但这种情况相对非常罕见,一般还会伴有其他身体异常表现,如血压异常、体重变化等,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来排查。 四、日常护理建议 1.清洁方面: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很重要,每天可以用温水轻柔清洗肛门周围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对于青春期人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细菌等滋生的可能。 2.观察与就医:如果发现肛门周围毛发突然增多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月经紊乱(女性)、性功能异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发现肛门周围毛发异常生长,要考虑是否存在内分泌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避免延误可能存在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2025-10-21 12:58:29
  • 肛门内部痔疮脱出的原因是什么

    痔疮脱出相关因素包括:肛管直肠下端静脉丛正常但周围组织松弛退化等致其失去有效固定为解剖基础,腹压增加如便秘时排便用力屏气、腹泻时刺激及腹压波动、妊娠时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腹压增大、久坐久站致肛周血液淤积易诱发,年龄增长致肛门支持结构退化老年人易出,女性妊娠经期等特殊阶段因激素等变化更易脱出,饮食不均衡、长期饮酒食辛辣刺激物等生活方式不利,有肛周疾病史者易发生痔疮脱出。 一、解剖结构相关因素 肛管、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存在正常的淤血、扩张、屈曲现象以维持局部正常生理功能,但当支持静脉丛的周围组织(如平滑肌、弹性纤维等)出现松弛、退化等情况时,静脉丛失去有效固定,易导致痔疮脱出。正常肛周组织对痔疮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当该约束机制减弱或失效,就为痔疮脱出创造了解剖学基础。 二、腹压增加相关因素 1.便秘:长期便秘时,排便需用力屏气,使得腹内压力显著升高,这种持续增高的腹压会推动痔疮组织脱出肛门外。因为排便时肠道内压力传导至肛周静脉丛,长期的高压力冲击会破坏静脉丛的正常状态,促使痔疮脱出。 2.腹泻:频繁腹泻会不断刺激肛门部位,导致肛门周围组织处于充血、敏感状态,同时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腹压波动较大,也容易诱发痔疮脱出。 3.妊娠:女性妊娠期间,盆腔内静脉回流受阻,腹压逐渐增大,加之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影响肛周血液循环,使得痔疮更容易脱出。 4.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久坐或久站的姿势,会影响盆腔部位的血液回流,导致肛周静脉丛血液淤积,静脉丛持续处于高压状态,进而增加痔疮脱出的概率。 三、年龄与性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肛门周围的支持结构(如平滑肌、结缔组织等)会逐渐退化、弹性降低,对痔疮的固定作用减弱,所以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肛门内部痔疮脱出的情况。 2.性别:虽然性别并非导致痔疮脱出的决定性因素,但女性在妊娠、经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盆腔血流改变等因素影响,相较于男性,在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痔疮脱出。 四、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均衡,长期摄入缺乏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发便秘,而便秘是促使痔疮脱出的重要生活方式诱因。此外,长期大量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引起局部充血,增加痔疮脱出的风险。 五、病史相关因素 有肛周疾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患有肛周感染、肛周脓肿等疾病,会破坏肛周正常的组织结构和血液循环,使得痔疮发生的风险增加,进而更容易出现肛门内部痔疮脱出的状况。

    2025-10-21 12:58:28
  • 痔疮什么情况下要做手术

    痔疮需考虑手术的情况包括: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如疼痛剧烈频繁发作、出血严重致贫血;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痔核嵌顿坏死、外痔血栓形成保守治疗无效;特殊人群方面,孕妇痔疮严重保守无效需权衡,老年痔疮患者手术要充分评估全身状况。 一、痔疮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需考虑手术 1.疼痛剧烈且频繁发作:当痔疮引起的疼痛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时。例如,内痔脱出嵌顿导致剧烈疼痛,患者坐立不安,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解决。疼痛的持续和严重程度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时,手术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手段。 2.出血严重致贫血:痔疮出血量较多,长期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纠正贫血。因为长期失血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各器官的功能,对于女性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等,对于老年人可能加重心血管等方面的负担,此时手术是纠正贫血、治疗痔疮的必要措施。 二、痔疮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 1.痔核嵌顿坏死: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后不能回纳,导致痔核缺血、坏死,伴有剧烈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坏死的痔核可能引发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将坏死或嵌顿的痔核切除。 2.外痔血栓形成且保守治疗无效:外痔出现血栓形成,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如局部热敷、药物坐浴等)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栓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血、炎症反应加重,手术可以迅速去除血栓,缓解症状。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考量 1.孕妇痔疮:孕妇痔疮在孕晚期随着子宫增大,腹压增加,痔疮症状可能加重。如果孕妇痔疮出现严重出血、剧烈疼痛、痔核嵌顿等情况,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权衡手术风险与受益。因为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手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但也需谨慎评估,尽量先尝试保守治疗,如通过调整饮食、适当坐浴等改善症状,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考虑手术。 2.老年痔疮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合并症可能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当老年痔疮出现严重症状需要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等。因为手术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应激,需要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痔疮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2025-10-21 12:58:13
  • 直肠粘膜慢性炎症严重吗

    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从炎症程度看,轻度相对不严重,重度相对严重,症状表现上轻度炎症表现较轻,重度炎症有更明显症状及癌变风险增加等情况,相关检查中内镜可直观观察炎症情况,病理活检是判断严重程度及有无癌变的重要依据,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及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发现后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以防病情发展。 一、症状表现与严重程度关联 1.轻度炎症表现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轻度直肠粘膜慢性炎症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大便带少量血丝,这可能与儿童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饮食因素等有关。一般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炎症较易得到控制。而对于成年人,轻度炎症可能仅在排便时稍有不适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出现轻度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时,若能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合理饮食等,炎症有很大可能缓解。 2.重度炎症表现 年龄较大的人群出现重度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时,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恢复能力较弱,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全身症状,如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等。对于女性患者,重度炎症可能在月经期间等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时加重症状。而且重度炎症患者发生直肠病变的风险比轻度炎症患者高,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的重度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患者患直肠癌的概率较无炎症或轻度炎症人群明显升高。 二、相关检查与严重程度判断 1.内镜检查 通过直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直肠粘膜的炎症情况。如果内镜下显示直肠粘膜广泛的充血、糜烂、溃疡形成等,提示炎症较严重。对于儿童进行内镜检查时,需充分考虑其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方式。对于有长期病史的患者,多次内镜检查可以动态观察炎症的变化情况,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2.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判断直肠粘膜慢性炎症严重程度及有无癌变的重要依据。如果病理活检显示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等情况,说明炎症相对严重且癌变风险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病理结果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之一。例如老年患者的病理活检结果可能更需要谨慎评估,因为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复杂,炎症恶变的表现可能不典型。 总之,直肠粘膜慢性炎症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结果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发现直肠粘膜慢性炎症,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2025-10-21 12:57: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