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胜龙,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方医院门诊部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授牌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站)----李胜龙名医工作室。是广州地区首位从事以痔疮、肛瘘为研究方向的医学硕士、博士,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肛肠病专家谢力子、贺执茂教授,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痛苦少,疗效好,无复发的特点,对各类复杂性肛瘘、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的各种微创治疗(注射、套扎、PPH等)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各种高位复杂性疑难性肛瘘的治疗和PPH治疗巨大型痔,已主持科研课题5项,主编专著1部-----《痔疮揭秘》,参编3部,在《中华普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等等学会的委员、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展开
  • 血栓外痔怎么最快消肿

    血栓外痔消肿可采取一般处理方法如局部冷敷、保持局部清洁,还可借助药物辅助如外用消炎止痛膏剂、痔疮栓,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需就医评估,可能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在处理过程中有不同特点和要求。 一、一般处理方法 (一)局部冷敷 在血栓外痔发生的初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局部冷敷。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低温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渗出和肿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成年人则可相对耐受较长时间和较低温度的冷敷。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此时要避免继续久坐,适当起身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保持局部清洁 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可使用温水坐浴。每天坐浴1-2次,每次坐浴10-15分钟。温水坐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坐浴时要注意家长协助,控制好水温,避免烫伤;老年人坐浴时要注意防滑等安全问题。在生活方式上,患者要保持肛周皮肤干燥,勤换内裤。 二、药物辅助 (一)外用药物 1.消炎止痛膏剂:一些含有冰片、麝香等成分的消炎止痛膏剂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例如某些中药制成的外用膏剂,通过局部涂抹,药物经皮肤吸收,发挥消肿的功效。但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需谨慎,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外用膏剂,老年人使用时要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适要及时停用。 2.痔疮栓:直肠给药的痔疮栓也可用于血栓外痔的消肿。痔疮栓放入直肠后,在体温作用下融化,药物作用于局部痔核,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痔疮栓,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用药方法,避免插入过深等情况。 三、就医评估与可能的治疗 (一)就医指征 如果血栓外痔经过上述一般处理后肿胀仍无明显缓解,或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血栓外痔,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栓外痔剥离术等。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去除血栓,快速消肿,但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儿童手术需要更谨慎的麻醉选择和术后护理,老年人则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等问题。 总之,血栓外痔消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及时处理可以较好地缓解症状,不同人群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2025-10-21 12:49:13
  • 混合痔疮要手术治疗吗

    混合痔疮是否要手术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考虑年龄与性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病史因素等;需手术治疗的情况有症状严重时、年龄与性别相关的特殊情况、病史较长且病情进展时等。 一、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1.年龄与性别因素 对于儿童混合痔疮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非手术治疗往往是首选。儿童混合痔疮多与不良排便习惯等因素相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香蕉、苹果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多数通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女性在孕期发生混合痔疮较为常见,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易诱发或加重混合痔疮。孕期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温水坐浴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待分娩后再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 2.生活方式因素 对于生活方式较为规律、症状较轻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如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可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还可进行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此外,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等,也有助于缓解混合痔疮症状。 3.病史因素 对于病史较短,症状轻微,如仅有少量便血、轻微疼痛或瘙痒等,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有效控制症状的患者,可先不考虑手术治疗,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二、需手术治疗的情况 1.症状严重时 当混合痔疮出现严重且频繁的便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等情况;或者混合痔疮脱出后不能回纳,形成嵌顿,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甚至出现坏死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混合痔疮脱出嵌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此时必须通过手术解除嵌顿,切除坏死组织等。 2.年龄与性别相关的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年龄段或性别的严重混合痔疮患者,如老年混合痔疮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若混合痔疮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男性混合痔疮患者,若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也应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手术。 3.病史较长且病情进展时 若混合痔疮病史较长,病情逐渐进展,例如痔核不断增大,发作频率增加,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经过规范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

    2025-10-21 12:48:25
  • 痔疮自然康复的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需合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水分摄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活动、养成定时短时间排便习惯,肛周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适度进行提肛运动,孕妇避免久坐便后清洁增膳食纤维适度运动,老年人重补膳食纤维清洁适度低强度运动防便秘安全,儿童遵循非药物原则家长引导养成习惯温和护理关注饮食营养均衡。 一、改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麦面包、燕麦、西兰花、苹果等,每日保证足够水分摄取,一般成人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毫升,充足水分可软化粪便,减少便秘对痔疮的刺激。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易导致肛周血管充血,加重痔疮症状。 2.避免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每坐或站30~60分钟可适当走动5~10分钟,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降低痔疮受压迫加重的风险。例如办公室人群可每小时进行简单的拉伸或散步。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定时排便,避免憋便,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防止久蹲增加肛周静脉丛压力。若有便秘情况,可通过上述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来调节肠道菌群。 二、肛周清洁护理 便后用温水(水温37~40℃为宜)轻柔清洗肛周,可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或一次性湿厕纸轻轻擦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粗糙纸巾用力擦拭,以防刺激肛周皮肤及痔疮部位,加重不适。 三、适度运动 进行提肛运动,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收缩肛门持续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长期坚持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肛周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痔疮康复有积极作用。例如可在晨起、睡前等固定时间进行练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盆腔压力增加易诱发痔疮,需特别注意避免久坐,便后轻柔清洁肛周,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预防便秘,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简单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因孕期特殊情况加重痔疮症状。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肠道蠕动相对缓慢,更要注重饮食中膳食纤维的补充,保持肛周清洁,适度进行如慢走等低强度运动,密切关注排便情况,防止便秘,且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需特别留意活动安全,避免因运动不当引发其他问题。 儿童:儿童痔疮相对少见,若有相关情况,应遵循上述非药物原则,家长需引导儿童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避免过度擦拭肛周等不当行为,以温和方式护理肛周,同时关注儿童饮食营养均衡,促进健康发育。

    2025-10-21 12:47:52
  • 外痔瘙痒怎么办

    外痔瘙痒需综合处理,要保持局部清洁,日常用温水清洗,可选合适清洁用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避免久坐久站;药物治疗可选用中药坐浴剂、外用药膏等但遵医嘱;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病情。 选择合适清洁用品:可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露等,但要注意冲洗干净,避免残留刺激外痔。 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肛门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外痔的充血水肿,进而加重瘙痒症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和全谷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对外痔的不良影响。便秘时干硬的粪便排出可能会擦伤外痔,导致瘙痒加重,而膳食纤维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便。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需注意差异,儿童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零食,增加富含纤维的健康零食摄入;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膳食纤维摄入的同时避免过度进食导致消化不良。 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影响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重外痔的症状。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尤其是对于那些因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女性怀孕后期也容易出现外痔瘙痒,更要注意避免久坐久站,适当增加散步等活动。 药物治疗相关 外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痒作用的中药坐浴剂进行坐浴,如苦参汤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中药坐浴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等,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药物误入眼鼻等部位。也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药膏,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但需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等,不过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 就医评估 及时就诊:如果外痔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出血、疼痛加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外痔的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行肛门指诊等检查。对于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肛门疾病史的人群,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例如有过外痔手术史的患者,再次出现瘙痒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既往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外痔瘙痒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保持局部清洁、改善生活方式等基础措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等治疗,并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2025-10-21 12:47:11
  • 内痔的分期及特点

    内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四期,Ⅰ期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核脱出;Ⅱ期便时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伴出血;Ⅲ期便时或腹压增加痔核脱出需用手辅助还纳,出血情况不一;Ⅳ期痔核长期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脱出,可伴剧烈疼痛,出血少或无出血,各期有不同特点及对应高发人群。 Ⅰ期内痔:主要特点是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核脱出。一般在排便过程中,由于粪便擦破痔核表面黏膜,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出血颜色鲜红,出血量相对较少,多为点滴状或喷射而出,但能自行止住,此时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状线附近黏膜隆起,呈结节状。该期人群多见于长时间久坐、久站,排便习惯不佳(如长期便秘或腹泻)的人群,比如一些办公室久坐族,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肠道蠕动减缓,容易出现便秘,从而增加了患Ⅰ期内痔的风险。 Ⅱ期内痔:便时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同时伴有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当腹压增加时,如排便、咳嗽等,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经自身收缩可回到肛门内。出血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出血量较多,有的相对较少,肛门镜检查可见痔核较大,黏膜隆起明显。此期人群除了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外,一些孕妇也是高发人群,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引发Ⅱ期内痔。 Ⅲ期内痔:便时痔核脱出,或在行走、咳嗽、劳累、站立时痔核脱出,需用手辅助还纳,出血情况不一。痔核经常脱出肛门外,自己无法回纳,必须借助手部力量才能将其回纳到肛门内,出血可能时有时无,肛门镜检查可见痔核体积较大,表面黏膜糜烂、纤维化。该期人群常见于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导致腹压持续增高)、年老体弱的人群,慢性疾病患者长期的病理状态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使得内痔病情逐渐发展到Ⅲ期;年老体弱的人则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等因素,容易出现痔核脱出不易回纳的情况。 Ⅳ期内痔:痔核长期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脱出,可伴有剧烈疼痛,出血少或无出血。痔核始终暴露在肛门外,即使回纳也很快再次脱出,由于痔核脱出后嵌顿,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剧烈疼痛,此时一般出血量较少,甚至可能不再出血,肛门镜检查可见痔核纤维化、变硬。此期人群多为病情迁延不愈的严重内痔患者,或者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中晚期内痔患者,长期的内痔病变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到Ⅳ期。

    2025-10-21 12:4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