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哮喘和包裹性胸腔积液。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建聪,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早期曾在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及胸膜腔疾病有较深研究,开展微创包裹性胸腔积液消融术、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内异物钳取术及肺内病灶活检术,承担区级及省级科研项目三项。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哮喘和包裹性胸腔积液。展开
  • 感冒一般几天可以好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通常7-10天可自愈,具体因个体差异,影响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流感病情更重,恢复时间相对长,一般2-3周左右,也受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影响,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影响普通感冒痊愈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普通感冒的恢复时间可能相对成人稍长一些,但大多数也在1-2周左右能痊愈。不过,儿童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咳嗽加重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普通感冒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而且更容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所以老年人患普通感冒后更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比如平时经常运动、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的人,普通感冒恢复相对较快。而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身体免疫力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普通感冒恢复时间延长。例如,长期熬夜会使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从而不利于感冒的康复。 基础病史因素: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患普通感冒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感冒后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进而影响普通感冒的恢复进程。比如,哮喘患者感冒后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导致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恢复时间延长。 流感的痊愈时间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比普通感冒,病情通常更重,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一般来说,单纯性流感患者经过规范的对症处理等,多数人在2-3周左右能逐渐恢复,但部分体质较弱或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恢复时间会更长。 影响流感痊愈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患流感后,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恢复时间可能比成人长。婴幼儿流感后容易出现高热、肺炎等并发症,恢复时间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久。而老年人患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有的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全恢复,而且容易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流感患者,如吸烟、酗酒的人,身体的抵抗力更差,会影响流感的恢复。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道的自净和防御功能,酗酒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这类人群患流感后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基础病史因素:有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流感会使血糖波动加大,不利于病情控制,从而影响流感的恢复;心脏病患者患流感后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导致恢复时间延长。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同时也会影响流感的康复,需要在控制流感症状的同时密切监测和控制血糖。 总之,感冒的痊愈时间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4 15:52:20
  • 小孩过敏性肺炎的治疗

    小孩过敏性肺炎的应对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如病情重时用糖皮质激素、有喘息用支气管舒张剂)、氧疗(有缺氧表现时进行)、一般护理(保证休息、合理饮食、监测病情),且小孩治疗需特别注意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密切观察反应及依年龄特点护理。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小孩过敏性肺炎通常是由接触过敏原引起的,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如果是因接触霉菌等过敏原导致,要确保孩子居住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可能滋生霉菌的物品等。对于已知的食物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肺炎,要严格避免孩子食用相关食物。这是从源头上阻断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因为持续接触过敏原会不断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如果孩子病情较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肺部炎症较严重等情况,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但由于小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谨慎评估,要权衡病情轻重与药物可能带来的影响,一般会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来使用。 2.支气管舒张剂:当孩子出现喘息等症状时,可能会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孩子喘息的症状,提高孩子的呼吸舒适度。不过,使用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比如雾化吸入等相对更适合小孩的方式。 三、氧疗 对于有缺氧表现的小孩,如出现口唇发绀等情况,需要进行氧疗。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等方式纠正缺氧状态,保证孩子的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以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氧疗的浓度和流量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密切监测孩子的血氧变化来合理设置。 四、一般护理 1.休息:让孩子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避免孩子过度活动,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呼吸负担,使病情加重。 2.饮食:给予孩子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孩子因为饮食不当而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3.病情监测:密切监测孩子的症状变化,如呼吸频率、体温、咳嗽情况等。如果孩子的病情出现加重趋势,如呼吸急促明显加重、发热持续不退等,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提示(小孩) 小孩在治疗过敏性肺炎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小孩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小孩的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因为小孩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更加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在日常生活护理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休息、饮食等,比如婴幼儿要保证合理的喂养和充足的睡眠,学龄儿童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以促进孩子更好地恢复健康。

    2025-10-14 15:51:40
  • 感冒会腹泻吗

    感冒有可能引起腹泻即胃肠型感冒,病毒感染影响胃肠功能、药物副作用可致腹泻,儿童、老年人、孕妇感冒伴腹泻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出现感冒伴腹泻应据情况处理,必要时就医。 一、感冒导致腹泻的机制 1.病毒感染影响胃肠功能 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引起感冒时,除了会侵袭呼吸道,还可能累及胃肠道。病毒在胃肠道内繁殖,可导致胃肠黏膜受损,影响胃肠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例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使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症状。 感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腹泻。 2.药物副作用 部分治疗感冒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腹泻不良反应。比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等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腹泻发生。 二、不同人群感冒伴腹泻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感冒时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儿童感冒伴腹泻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脱水。因为儿童腹泻时水分丢失较快,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给儿童适当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等,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冒伴腹泻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腹泻次数及尿量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出现了脱水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就有所减退,感冒后更易出现腹泻。老年人感冒伴腹泻时,要注意营养的补充。由于腹泻可能导致营养物质丢失,要保证老年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电解质平衡,因为腹泻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 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感冒伴腹泻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腹泻导致脱水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负担等。所以老年人感冒伴腹泻时要更加谨慎,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3.孕妇 孕妇感冒伴腹泻需要特别小心。一方面,腹泻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另一方面,孕妇在感冒期间用药需要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妇感冒伴腹泻时,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在饮食上,孕妇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总之,感冒是有可能引起腹泻的,不同人群感冒伴腹泻有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出现感冒伴腹泻的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4 15:51:02
  • 发烧37.8度可以不管吗

    发烧37.8度属低热,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情况各有不同,可采取物理降温、多饮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儿童出现精神萎靡等、成年人低热超3天不缓解等、老年人伴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一、需关注的情况 发烧37.8度属于低热范畴,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对于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 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37.8度低热时需密切关注。如果是婴儿(月龄<12个月),即使是低热也应谨慎,因为婴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精神状态改变,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等表现。如果儿童精神状态尚可,没有明显的哭闹不安等异常,可先尝试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但需持续监测体温变化。 成年人:一般成年人37.8度低热时,先看是否有劳累、受凉等诱因。如果是因轻度劳累、短时间受凉引起,自身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多休息、适当多饮水来观察。但如果同时伴有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起。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低热37.8度时要格外留意。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比如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低热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加重的信号,如肺部感染等,需要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二、可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物理降温 对于儿童: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在5-10分钟左右,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儿童着凉。 对于成年人:也可以采用温毛巾擦拭的方式,同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直接吹冷风。 多饮水: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多饮水都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通过排尿等方式帮助身体散热。一般建议多喝温水,每天饮水量可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三、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儿童:如果儿童低热37.8度,同时出现精神萎靡、反应差,或者体温持续上升,或者伴有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例如,婴儿低热时若出现囟门饱满,可能提示颅内感染等严重情况,需紧急处理。 成年人:如果低热37.8度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者伴随症状加重,如咳嗽加重、咳痰带血、胸痛,或者出现头痛剧烈、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等,以明确病因。 老年人:老年人低热37.8度时,如果伴有呼吸困难、尿量明显减少、精神恍惚等表现,需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可能病情发展较为隐匿,一些潜在的严重疾病可能通过低热等不典型症状表现出来,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4 15:50:37
  • 哮喘的诊断标准

    哮喘有反复发作的喘息等典型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肺功能检查中通气功能检测的FEV/FVC等指标异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持诊断;支气管舒张试验显示可逆性气道阻塞可助诊;胸部X线或CT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可发现患者对变应原呈阳性反应,提示哮喘与变应原暴露有关。 一、主要症状表现 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哮喘可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而成人哮喘喘息等症状相对更典型。 二、肺功能检查指标 1.通气功能检测 FEV/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在哮喘发作时,该比值降低,一般小于70%或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这是反映气道阻塞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气流受限程度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由于气道痉挛、狭窄,气体呼出受限,导致FEV下降,从而使FEV/FVC比值降低。 PEF(呼气峰流速):昼夜变异率≥20%提示存在气道可逆性改变,这对于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因为哮喘患者的气道具有可逆性,PEF在一天内会有波动,尤其是在早晚,发作时PEF降低,经过治疗后可改善。 2.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如果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常见于哮喘患者。例如,吸入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等激发剂后,观察FEV的变化,FEV下降≥20%则为阳性反应。 三、支气管舒张试验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支持哮喘的诊断。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沙丁胺醇等,通过吸入药物后观察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气道的可逆性。 四、胸部X线或CT检查 在哮喘发作间期,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但对于一些不典型哮喘或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胸部CT可能会发现一些细节,如是否存在气道的重塑等情况,但胸部X线或CT主要是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例如,肺炎患者胸部X线会有片状浸润影等特异性表现,而哮喘患者一般无此类表现。 五、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可发现患者对某些变应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毛等)呈阳性反应,提示哮喘的发生与变应原暴露有关。例如,皮肤点刺试验时,将常见变应原提取液滴于患者皮肤,若局部出现风团和红晕等阳性反应,则提示患者对该变应原过敏,而过敏因素往往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有明确过敏史的人群,特异性变应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避免接触相关变应原,从而预防哮喘发作。在儿童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变应原检测也很重要,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过敏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5-10-14 15:49: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