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晓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诊治;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路晓明,男,副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超生乳化,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激光治疗,角膜病,青光眼,斜弱视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青光眼诊治;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展开
  • 近视两百多度严重吗

    近视两百多度属轻度近视,需综合多方面考量其严重程度,儿童青少年群体要改善用眼习惯、光学矫正防控,成年人群体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选择合适矫正方式,都应重视防控以避免度数加深保障眼部健康。 发展趋势方面 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由于身体仍在发育,眼轴可能会继续增长,近视度数有增加的可能性。如果孩子平时用眼习惯不佳,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读写姿势不规范、缺乏户外活动等,那么近视度数加深的风险会更高。而对于成年人,若近视度数已稳定,两百多度的近视相对稳定情况下严重程度相对局限于当前的视力影响,但仍需关注用眼健康以防止其他眼部问题出现。 眼部健康潜在风险 虽然两百多度近视本身引发严重眼部疾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但长期近视状态下,眼轴拉长等会使眼球的一些结构发生改变,比如视网膜被牵拉的风险会比正视眼人群稍高。不过这种风险在轻度近视阶段相对较小,但随着度数进一步发展风险会逐渐增加。例如,高度近视才是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底病变的高危因素,但轻度近视若不控制也可能向高度近视发展进而增加相关风险。 防控与应对措施 儿童青少年群体 改善用眼习惯: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一般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从而延缓眼轴增长。 光学矫正:可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来矫正视力,框架眼镜是较为安全和常用的矫正方式,能帮助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防止度数进一步加深。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角膜塑形镜,它对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有一定效果,但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验配,并且佩戴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眼部卫生等。 成年人群体 保持良好用眼习惯:虽然度数相对稳定,但仍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等,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放松眼睛;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眼部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除了框架眼镜外,还可以考虑佩戴隐形眼镜,但要注意正确佩戴和护理,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并且不宜长时间佩戴,尤其是睡觉期间;有条件的成年人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通过激光近视手术等方式矫正视力,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谨慎选择。 总之,近视两百多度本身不算特别严重,但需要重视防控,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度数进一步加深,保障眼部健康。

    2025-09-29 11:58:26
  • 散光会随着年龄增长吗

    散光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因阶段而异,儿童期散光可能有波动,受生长发育、遗传及用眼习惯等影响;青少年期散光因人而异,长期不良用眼习惯可能致度数增加;成年后一般相对稳定,但外伤、眼部疾病、手术及女性特殊时期激素变化等可能致度数改变,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很重要,散光度数明显变化需及时就医。 一、儿童期散光的变化情况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部的形态和屈光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一般来说,新生儿的眼球比较小,大多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儿童期,散光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儿童在幼儿时期存在的散光可能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有所改变,一些轻度的散光可能会减轻,但也有部分儿童的散光可能会保持稳定或者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与儿童眼部的生长发育速度、遗传因素以及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儿童存在先天性的角膜形态发育异常等情况,散光可能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是由于不良用眼习惯等后天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散光度数出现一定变化。 二、青少年期散光的变化 进入青少年期后,身体仍在持续发育,眼部的屈光状态也会有一定变化。通常情况下,青少年的眼轴会继续增长,一般到18岁左右眼轴才会基本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散光的变化因人而异。一些青少年可能由于长期的近距离用眼、不正确的用眼姿势等因素,导致散光度数逐渐增加。比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用眼距离过近等,可能会对角膜的形态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使散光度数发生改变。但也有部分青少年的散光度数相对稳定,这与个体的遗传体质、用眼卫生等密切相关。 三、成年后散光的变化 成年后,眼轴基本趋于稳定,一般来说散光度数也相对稳定。然而,一些特殊情况仍可能导致散光度数改变。例如,眼部受到外伤,会直接影响角膜的形态,从而引起散光度数的明显变化;一些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等,在成年后也可能逐渐进展,导致散光度数进行性增加;另外,一些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等,如果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引起散光度数的改变。对于成年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会对眼部的屈光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散光度数的轻微波动,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总之,散光是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是因人而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维持眼部屈光状态的稳定都非常重要,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如果发现散光度数有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09-29 11:56:46
  • 眼睛血管瘤的症状

    眼部血管瘤有多种表现,包括眼部外观异常如颜色改变、隆起或肿块,视力相关表现如视力下降、斜视,眼部功能异常如眼球突出、眼部充血,不同类型血管瘤还有特殊表现,儿童眼部血管瘤需密切关注,成年人眼部血管瘤也应根据情况采取合适医疗措施。 隆起或肿块:局部组织可能出现隆起或可触及的肿块。如果是眼睑部位的血管瘤,可能会看到眼睑部位有明显的隆起,形状不规则,质地可能柔软或较韧,这是因为血管瘤组织占据了原本正常的眼部组织空间,导致局部组织膨出。 视力相关表现 视力下降:当血管瘤生长在影响视觉通路或眼球内部结构的位置时,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比如血管瘤长在视网膜附近,可能会影响光线的正常聚焦和视网膜对图像的感知,从而导致患者视力逐渐减退。儿童如果患有眼部血管瘤,可能在视觉发育阶段受到影响,出现视力落后于同龄人等情况。 斜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斜视现象。由于血管瘤导致眼部肌肉的平衡受到干扰,眼球的运动不能正常协调,从而出现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的情况,表现为斜视。例如,血管瘤影响了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的正常功能,使得眼球的位置和运动发生偏差,进而引发斜视。 眼部功能异常 眼球突出:若血管瘤生长在眼眶内,可能会导致眼球突出。随着血管瘤的增大,占据了眼眶内的空间,对眼球产生推挤作用,使得眼球向前突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眼球突出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眼眶骨缝尚未完全闭合,眼球突出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且可能影响眼眶的正常发育。 眼部充血:血管瘤内的血管扩张、血流异常等情况可能导致眼部充血。表现为眼部表面的血管明显扩张,呈现充血状态,眼睛看起来发红,这是因为血管瘤内的血液流动异常,使得眼部血管充盈度增加。 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特殊表现 毛细血管瘤:多在出生后1-2个月出现,最初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小红点,随后迅速增大,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呈分叶状。发生在眼睑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可使眼睑肿胀、增厚,严重时可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影响视力发育。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生长缓慢,多见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眼眶内的无痛性渐进性眼球突出,可伴有视力下降、复视等。在眼部检查时,可能触及到质地柔软、边界清楚的肿块。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眼部血管瘤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管瘤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发展,影响视力、外观等多方面,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眼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而对于成年人的眼部血管瘤,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其对眼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

    2025-09-29 11:55:21
  • 眼睛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眼睛出现血丝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用眼过度、眼部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眼部外伤以及全身性疾病影响,不同原因有不同表现及应对方式,如用眼过度需合理安排用眼时间,眼部感染要针对病菌处理等。 一、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导致用眼过度时,眼部的血管会代偿性扩张,从而出现血丝。例如,成年人长时间连续工作、学习,用眼时间过长,就容易引发这种情况。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注意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每连续用眼1-2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远眺、闭目养神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儿童青少年若长期用眼过度,除了影响视力发育外,也会出现眼睛血丝,家长应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 二、眼部感染 1.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患者除了眼睛有血丝外,还可能伴有眼睛分泌物增多、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或用手频繁揉眼时更易出现。对于成年人,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儿童则要教导其勤洗手,不随意揉眼,若发生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2.病毒感染:像病毒性结膜炎,由腺病毒等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眼睛血丝明显,同时可能伴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不同年龄段都可能感染,在学校、家庭等人群密集场所易传播。对于儿童,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一旦发现感染,需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三、过敏反应 当眼部接触到过敏原时,如花粉、尘螨、某些化妆品等,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眼部血管扩张,出现血丝。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不同年龄都可能因接触过敏原而出现症状。例如,春季花粉传播时,过敏体质的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出现眼睛过敏伴血丝的情况。对于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等。 四、眼部外伤 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会导致眼部血管破裂或损伤,进而出现血丝。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眼部外伤,比如儿童玩耍时不慎碰到眼睛,成年人在工作、运动中眼部受伤等。发生眼部外伤后,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轻微外伤可先进行冷敷等初步处理,严重外伤则需立即就医。 五、全身性疾病影响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眼睛有血丝,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眼部血管压力变化可能引起血丝;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稳定,也可能出现眼部血管相关问题导致血丝。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眼部情况,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以维持眼部健康。

    2025-09-29 11:53:39
  • 什么是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儿童,是儿童常见原发于视神经的肿瘤,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等,影像学可通过超声、CT、MRI检查,结合表现诊断,治疗有观察等待、手术、放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定义 视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视神经胶质细胞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于视神经的肿瘤。 二、病因 目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存在NF1(神经纤维瘤病1型)基因的突变,有神经纤维瘤病1型家族史的儿童患视神经胶质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多为首发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不能准确抓取物体等,成人可能自觉视物模糊等,视力下降程度因肿瘤对视神经压迫程度而异。 2.眼球突出:较为常见的体征,肿瘤生长使视神经增粗,导致眼球向前突出,多为单侧眼球突出。 3.视野缺损:根据肿瘤对视神经损害的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等。 4.眼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疼痛,尤其是肿瘤生长较快或侵犯周围组织时。 四、影像学表现 1.超声检查:可发现视神经增粗,内回声不均匀等表现。 2.CT检查:可见视神经管状或梭形增粗,增强扫描肿瘤可有不同程度强化。 3.MRI检查:是诊断视神经胶质瘤的重要方法,T1加权像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五、诊断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结果,同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可做出诊断。 六、治疗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或肿瘤生长缓慢的儿童患者,可密切观察,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变化。因为部分儿童视神经胶质瘤生长缓慢,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不会对视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 2.手术治疗:对于视力严重受损、肿瘤压迫症状明显或肿瘤进行性生长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尽量保留视力等功能,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损伤周围神经等。 3.放疗: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放疗,放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但放疗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放射性白内障等,在儿童患者中需要谨慎权衡利弊。 七、预后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的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部位以及治疗情况等有关。良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低度恶性肿瘤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2025-09-29 11:47: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