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诊治;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
向 Ta 提问
-
假性近视的临床特点
假性近视有视力表现、眼部调节功能异常及眼部疲劳表现等特征。视力上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眼部调节功能异常表现为睫状肌持续痉挛、调节反应异常;眼部疲劳有眼部干涩酸胀、视物模糊波动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视力表现 假性近视患者的远视力会有所下降,但近视力通常正常。例如,在视力检查时,可能远视力可降至0.5-0.8,但近视力仍能保持在1.0左右。这是因为假性近视主要是由于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使得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但近处物体成像仍可落在视网膜上。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眼部发育情况不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因眼睛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假性近视且远视力下降相对更常见。 二、眼部调节功能异常 (一)睫状肌痉挛 假性近视患者的睫状肌处于持续紧张痉挛状态。通过散瞳验光可以发现,散瞳前验光存在近视度数,而散瞳后睫状肌麻痹,痉挛缓解,近视度数消失或明显降低。例如,使用托吡卡胺散瞳后,验光结果显示无近视或近视度数大幅减少。这种睫状肌痉挛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群中更易出现,像长期伏案学习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引发睫状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 (二)调节反应异常 假性近视患者的调节反应也存在异常。正常情况下,眼睛的调节是一个协调的过程,而假性近视时,调节功能失调,表现为调节紧张,不能正常放松。比如进行调节功能检查时,会发现调节滞后等情况。不同性别在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过度用眼的人群比用眼习惯良好的人群更易出现调节反应异常导致假性近视。 三、眼部疲劳表现 (一)眼部干涩、酸胀 假性近视患者常常会出现眼部干涩、酸胀的感觉。这是因为睫状肌痉挛以及眼部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血液循环不畅,泪液分泌和分布异常。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由于屏幕蓝光刺激以及长时间用眼,更容易出现眼部干涩、酸胀。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眼部不适,但会表现出揉眼、眨眼频繁等行为,这也是眼部疲劳的一种体现,因为儿童的眼睛调节系统还在发育中,过度用眼更易引发假性近视及眼部疲劳。 (二)视物模糊波动 假性近视患者的视物模糊情况可能会有波动。在长时间用眼后,视物模糊会加重,而经过休息或适当放松眼部后,视物模糊会有所减轻。比如学生在连续上课后,视力下降明显,而在课间休息后视力会有所恢复。不同病史的人群,如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病史的人群,这种视物模糊波动的情况可能更频繁出现,而既往没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群相对较少出现这种波动明显的视物模糊。
2025-09-22 19:48:48 -
儿童近视散瞳
儿童近视散瞳目的是获准确屈光度数以诊断配镜,常用阿托品滴眼液(作用久、适复杂情况等)和托吡卡胺滴眼液(作用短、适初步筛查等),散瞳后要眼部防护(防强光、注意卫生)、限制活动(避近用眼),特殊人群需家长看护并观察反应,不适及时就医。 一、儿童近视散瞳的目的 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使睫状肌麻痹,去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为儿童近视的诊断和配镜提供可靠依据。例如,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若不进行散瞳,验光结果可能会因为调节因素的干扰而不准确,导致配镜不合适。 二、常用的散瞳药物及原理 (一)阿托品滴眼液 1.原理:阿托品是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能阻断乙酰胆碱与睫状肌上的M受体结合,使睫状肌完全麻痹。其散瞳和调节麻痹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2-3周。 2.适用情况: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初次验光、复杂屈光不正(如高度远视、散光等)以及怀疑有眼底病变需要详细检查的儿童。因为儿童眼睛调节能力强,阿托品散瞳能更彻底地麻痹调节,得到准确的屈光状态。 (二)托吡卡胺滴眼液 1.原理:托吡卡胺是短效散瞳剂,属于抗胆碱药,通过阻断胆碱受体发挥作用,使睫状肌麻痹和瞳孔散大。其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6-8小时瞳孔可恢复正常。 2.适用情况:常用于儿童常规验光的初步散瞳筛查,或者需要较快恢复瞳孔功能的情况,比如短期内需要进行多次眼部检查的儿童。 三、散瞳后的注意事项 (一)眼部防护 1.散瞳后瞳孔散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儿童会出现畏光现象,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例如,在阳光强烈的户外活动时,太阳镜能有效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2.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细菌等病原体进入眼内引起感染。因为散瞳后眼结膜等组织的防御能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容易发生感染。 (二)活动限制 散瞳后由于睫状肌麻痹,儿童会出现视近模糊的情况,应避免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这是因为睫状肌麻痹后,眼睛的调节功能受限,近距离用眼会加重眼睛的疲劳感,不利于眼睛健康。 四、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1.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儿童在散瞳后因视物不清而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因为低龄儿童的平衡能力和对环境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散瞳后的视近模糊可能会增加他们发生意外的风险。 2.在散瞳期间,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眼部反应和全身情况。如果出现眼部红肿、疼痛加剧、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这是因为少数儿童可能对散瞳药物有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2025-09-22 19:33:38 -
眼睛血管破裂是怎么回事
眼睛血管破裂是眼部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外伤、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及全身性血管性疾病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表现为视力下降、红血丝增多、眼部胀痛等,需通过眼科检查诊断,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出血多需激光治疗等,不同人群要注意相应事项,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血压波动时更易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在生活中,老年人如果情绪激动、剧烈咳嗽等,都可能使血压瞬间升高,诱发眼睛血管破裂。而且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动脉硬化等,进一步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眼底的小动脉会发生硬化、痉挛等改变,血管壁受损,就容易破裂出血。这类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以降低眼睛血管破裂的发生几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减少、基底膜增厚等,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视网膜病变相关问题。 外伤人群: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眼睛,或者成年人工作中眼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直接导致眼部血管破裂。儿童玩耍时家长要注意看护,工作场所要提供安全防护措施,减少眼部外伤的发生。 眼睛血管破裂的表现 患者可能会突然发现视力下降,这是因为出血遮挡了光线进入眼内或者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眼睛可能会出现红血丝增多,眼白部分可见明显的片状出血区域;还可能伴有眼部的胀痛感等不适。如果是视网膜血管破裂,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视野缺损等情况。 眼睛血管破裂的诊断 医生会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底镜检查等明确出血情况,还可能会进行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以详细了解血管破裂的部位、范围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眼睛血管破裂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眼睛血管破裂,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头部血压波动。对于少量出血,可能会自行吸收,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底情况。如果出血较多,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激光治疗等措施。在生活中,不同人群要注意相应事项,老年人要平稳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高血压患者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眼科随诊;外伤人群要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再次受伤。儿童眼部受伤后家长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总之,眼睛血管破裂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眼部情况,不同人群有其各自的相关因素,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2025-09-22 19:25:57 -
怎么自查假近视
可通过远视力、近视力检测,观察眼部疲劳感、视物模糊波动性进行假近视自查,还可通过插片法、雾视法检查眼部调节功能,但自查后需及时去正规医院眼科做全面专业检查,儿童尤其要通过散瞳验光区分真假近视。 一、视力自我检测 1.远视力检测:选择光线充足的场所,用遮眼板遮盖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注视5米外的视力表,记录能看清的最小一行视力。然后换另一只眼睛重复操作。正常视力一般在1.0及以上,如果视力低于0.8,可能存在视力问题,但不一定是假近视。 对于儿童,可使用儿童专用视力表,方便其识别。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视力范围不同,3-5岁儿童正常视力约0.5-0.6,6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1.0及以上。 2.近视力检测:使用近视力表,距离眼睛约33厘米,同样遮盖一只眼睛,读取能清晰辨认的最小字号,评估近视力情况。 二、眼部感觉与症状观察 1.眼部疲劳感:观察自身是否有眼部容易疲劳的情况,如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酸胀、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休息后能否缓解。如果长时间用眼后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可部分缓解,可能是假性近视的表现之一。 对于学生等长时间用眼人群,由于学习任务重,用眼时间长,更易出现眼部疲劳。比如小学生每天长时间看书、写作业后,若出现眼部疲劳,需警惕假近视。 2.视物模糊的波动性:留意视物模糊的情况是否有波动,有时看东西清楚,有时模糊。如果存在这种视物模糊的不稳定情况,假近视的可能性较大。例如,某学生上午视物清晰,下午开始出现视物模糊,但休息后又有所改善。 三、眼部调节功能检查 1.睫状肌调节功能检查-插片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佩戴不同度数的镜片来检测眼睛的调节能力。让被检测者先看远处视力表,然后逐步增加正镜片度数,观察视力变化。如果通过增加适当度数的正镜片后视力提高,可能存在调节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 儿童进行此项检查时,要配合专业人员,确保检查的准确性。由于儿童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检查时需仔细操作。 2.雾视法:让被检测者注视远视力表,持续给眼睛施加一定度数的正镜片,造成雾视状态,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去除雾视镜片,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如果去除雾视镜片后视力明显提高,提示存在假性近视。 需要注意的是,自查假近视只是初步的初步判断方法,一旦怀疑有视力问题,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进行全面的散瞳验光等专业检查,以准确区分真假近视。特别是儿童,散瞳验光是区分真假近视的重要手段,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强,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屈光状态。
2025-09-22 19:17:28 -
屈光不正必须戴眼镜吗
屈光不正是否必须戴眼镜分情况,近视方面儿童青少年轻度近视且度数增长快建议戴镜,成年人轻度近视视需求定,中高度近视一般建议戴;远视方面儿童轻度生理性远视可不戴,度数高有症状需戴,成年人轻度无症状可不戴,有症状需戴;散光方面儿童无论何种散光影响视力发育或视疲劳需戴,成年人轻度无症状可观察,度数高有不适需戴,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定期查视力,老年人戴镜需综合评估眼部状况。 儿童青少年:如果是轻度近视且裸眼视力对日常生活学习影响不大,可先观察,但如果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一般建议佩戴眼镜。因为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轴仍可能不断增长,近视若不矫正,更容易导致度数加深。例如,研究发现,不戴眼镜的近视儿童,其近视度数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比戴眼镜矫正的儿童更快。 成年人:对于轻度近视,若裸眼视力能满足工作生活需求,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戴眼镜;但中高度近视一般建议佩戴眼镜,因为不戴眼镜可能会影响视物清晰度,导致眼睛更容易疲劳,还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的风险。比如,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已发生一定改变,戴眼镜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视觉质量,保护眼底健康。 远视情况 儿童:轻度远视属于生理性远视,一般不需要戴眼镜,但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引起了视力下降、视疲劳等症状,则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因为过高的远视会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可能导致弱视等问题。例如,3岁儿童生理性远视度数约为+2.00D-+2.50D,若超过这个范围较多且有视物异常,就需配镜。 成年人:轻度远视若没有症状可不戴眼镜,若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等情况,则需要佩戴眼镜。因为成年人的眼睛调节能力下降,远视会更明显地影响其视觉功能。 散光情况 儿童:无论是规则散光还是不规则散光,只要影响了视力发育或导致视疲劳,都建议佩戴眼镜矫正。因为散光会影响儿童的视网膜成像质量,长期不矫正可能影响视觉发育。比如,不规则散光可能由角膜病变等引起,不及时矫正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功能。 成年人:轻度散光若无不适症状可暂时观察,但若散光度数较高,或引起了视物变形、视疲劳等情况,则需要佩戴眼镜。因为较高度数的散光会明显影响成年人的日常视物体验和工作学习效率。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屈光不正需要特别关注,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屈光不正问题并采取合适的矫正措施,以保障儿童视觉正常发育。老年人屈光不正可能伴随其他眼部问题,如白内障等,在考虑戴眼镜矫正时,需要综合评估眼部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和眼镜类型。
2025-09-22 19: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