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胃癌、大肠癌、疝、痔病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远光,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访问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TaTME学组委员; 长期从事肿瘤外科和普外科(胃肠外科)工作,熟练掌握腹部、颈部、乳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疗规范,擅长胃癌、大肠癌、肝癌、疝、痔病以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尤其在腹腔镜微创胃肠肿瘤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胃癌综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方面经验丰富, 2008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经肛门取出标本的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并有创新,2010年在中国及亚州地区最早开展并报告TaTME治疗直肠癌,也是国际上率先报告应用TaTME治疗男性直肠癌者,其后提出肛腹同步法TaTME,并研究了TaTME对肛门功能、直肠系膜完整性的影响,2017年参加审定中国的《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胃癌、大肠癌、疝、痔病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肠癌中期症状是什么

    肠癌中期有多种症状,包括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形状改变;有腹痛,表现为隐痛或胀痛且程度可能随病情发展变化;部分患者可触及质地硬、形状不规则、活动度差的腹部肿块;有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还会出现肠梗阻相关症状,如腹胀、呕吐等。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排便次数增多:中期肠癌患者肠道功能受影响,肿瘤刺激肠道,可使排便次数较以往增加,可能从每天1-2次变为3-5次甚至更多,年龄较大人群由于肠道功能本就随年龄有所减退,更易受影响,需格外留意。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肠道蠕动相对缓慢,也会增加排便次数改变的风险。 腹泻与便秘交替:肿瘤生长导致肠道部分梗阻或功能紊乱,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比如一段时间腹泻,大便稀薄、不成形,而后又出现便秘,大便干结、难解。有既往肠道病史的人群更需警惕这种排便习惯的异常变化,因为他们肠道原本就存在一定问题,更易因肠癌中期而引发排便习惯改变。 粪便形状改变:粪便可变细,这是由于肿瘤占据肠道空间,使粪便通过受阻,从而形状发生改变。例如原本较粗的粪便变得像铅笔粗细一样。 二、腹痛 隐痛或胀痛:中期肠癌患者常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位置多与肿瘤所在部位相关,一般在下腹部。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老年人可能表述不典型,需家属密切观察其腹部不适情况。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患肠癌风险相对较高,也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疼痛程度变化:疼痛程度可能会随病情发展而有所变化,当肿瘤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或肠道梗阻加重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三、腹部肿块 可触及肿块:部分患者自己或他人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活动度较差。对于身体较瘦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摸到肿块,而肥胖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厚,可能较难察觉,需借助更仔细的触诊或影像学检查来发现。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腹部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块。 四、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由于肿瘤生长消耗体内营养,且可能导致慢性出血,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老年人本身造血功能有所减退,贫血时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加强关注。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贫血情况,要注意营养补充和健康监测。 五、肠梗阻相关症状 腹胀、呕吐:当肿瘤导致肠道部分或完全梗阻时,会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肠内容物等。对于患有基础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曾经有过肠梗阻病史的患者,在肠癌中期更易再次出现肠梗阻相关表现,需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

    2025-10-13 11:51:23
  •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结肠癌常见早期表现为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多数患者有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腹部不适,右半结肠癌可触及肿块而左半结肠癌多为浸润型,中晚期有肠梗阻症状,还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老年患者表现常不典型需密切关注细微变化,女性诊断治疗要考虑特殊生理状况,有家族史人群属高危应定期进行结肠镜等筛查。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这是结肠癌常见的早期表现。患者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同时粪便性状也会改变,可能表现为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例如,研究发现约25%-30%的结肠癌患者首发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及粪便性状异常,这与肿瘤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二、腹痛 多数患者表现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也可能仅感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肿瘤导致肠梗阻时,腹痛会加重,呈现阵发性绞痛。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阻塞肠道,引起肠管痉挛或梗阻,从而产生疼痛症状,相关研究表明约有40%-50%的结肠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 三、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活动。在右半结肠癌时,肿块常可被触及,这是由于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肿瘤向肠腔生长为主,所以腹部肿块相对容易被发现;而左半结肠癌时,因肠腔相对狭窄,肿块不易被触及,多表现为浸润型。 四、肠梗阻症状 一般属于结肠癌的中晚期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腹痛,查体时可见腹部肠型,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体征。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从而引发肠梗阻。 五、全身症状 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表现。长期慢性失血、肿瘤消耗等因素可导致贫血和消瘦;肿瘤坏死吸收可引起低热。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疸、水肿、腹腔积液、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转移灶相关表现,这是肿瘤转移至其他脏器或发生全身扩散的结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老年结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易被忽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所以更需密切关注其排便习惯、腹部不适等细微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结肠癌。 女性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与其他人群无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考虑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如妊娠、哺乳期等情况对检查和治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案。 有结肠癌家族史人群:此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相比一般人群更易患结肠癌,应定期进行结肠镜等筛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因为遗传因素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通过早期筛查可提高治愈率。

    2025-10-13 11:51:03
  •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手术后复发率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手术后复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5年复发率约5%-10%,病变特征中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影响复发率,患者自身因素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也有影响,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需密切随访监测并改善生活方式等降低复发风险。 影响复发率的因素 病变特征方面 肿瘤大小: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在3%左右;而直径大于2cm的早期胃癌,复发率会有所升高,可能达到10%-15%。这是因为较大的肿瘤往往意味着存在更多的潜在癌细胞扩散风险。 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的复发率相对较低,约为6%;而低分化腺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复发率可能会达到12%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不同,低分化腺癌的细胞增殖活性更高,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肿瘤浸润深度:黏膜内癌(病变仅局限于黏膜层)的复发率较低,通常在4%以下;而对于黏膜下癌(病变侵犯到黏膜下层),复发率会明显升高,大约在8%-12%。因为黏膜下层存在更多的淋巴管和血管,癌细胞更容易通过这些途径发生转移。 患者自身因素方面 年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相对年轻患者(年龄小于45岁),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可能更高。这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的身体修复和免疫监视能力较弱,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不如年轻患者。 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习惯的患者,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可能高于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吸烟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酗酒会损伤肝脏等器官,进而影响身体对癌细胞的控制能力。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其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会持续刺激胃部组织,增加复发风险。 病史:有胃部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反复发作等)的患者,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可能较高。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长期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癌细胞的再次生长提供了一定的微环境。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处于持续的炎症和萎缩状态,细胞的增殖和修复机制紊乱,容易导致癌细胞复发。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术后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随访监测,包括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定期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胃部是否有新的病变出现,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的迹象。同时,要帮助老年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劝导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建议多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提高身体的整体状况,降低复发风险。对于有基础胃部疾病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也要加强术后的随访和监测,根据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调整随访的频率和项目。

    2025-10-13 11:50:41
  • 女性得胃癌的早期症状

    女性胃癌早期有消化道症状如胃部不适(隐痛、胀痛、饱胀、嗳气、反酸等)、食欲减退;有体重变化相关症状如体重减轻;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黑便或潜血阳性等,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的女性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消化道症状 1.胃部不适 女性得胃癌早期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研究表明,约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部饱胀感,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这种饱胀感与进食量多少关系不大,即使食量不多也会有饱胀不适。例如,一些女性患者可能会感觉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肚子很胀,不想再进食,但又说不清楚具体的疼痛部位和性质。 还可能出现嗳气、反酸等症状。嗳气是胃内气体上逆至咽喉部发出的声响,反酸是胃酸反流至食管导致的烧心样感觉,这些症状可能会被患者误认为是普通的胃部炎症而忽视。 2.食欲减退 早期胃癌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的情况。由于胃部功能受到影响,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女性患者会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降低,不想吃饭,即使面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这可能与肿瘤影响了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有关,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不适,形成恶性循环。 二、体重变化相关症状 1.体重减轻 部分女性胃癌早期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这是因为胃癌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肿瘤细胞生长还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利用,从而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例如,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体重下降5kg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胃部疾病。 三、其他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 早期胃癌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如果肿瘤生长在胃窦部,可能会导致幽门梗阻,进而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有酸臭味。这种呕吐症状一般是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会变得频繁和严重。 2.黑便或潜血阳性 少数女性胃癌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少量出血的情况,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或者进一步发展为黑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侵犯胃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后变成黑色的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即使没有其他明显不适,也需要进行胃镜等检查来排查胃部疾病。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在出现上述症状时更要提高警惕。如果有长期的胃部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情况,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如长期高盐饮食、食用腌制烟熏食物等)的女性,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治愈率。

    2025-10-13 11:50:21
  • 结肠穿孔的症状

    结肠穿孔会出现腹痛、腹膜炎表现、胃肠道症状、感染中毒症状等,腹痛程度因年龄、病史有差异;腹膜炎体征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胃肠道症状因年龄、病史有不同;感染中毒症状在特殊人群有不同表现。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结肠穿孔时腹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腹痛可能不如年轻人那么剧烈,但仍需高度重视。 病史影响:有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等,发生结肠穿孔时腹痛可能有一定的诱因可寻,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在原有腹痛腹泻基础上突然出现剧烈腹痛。 腹膜炎表现 具体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腹膜炎相关症状,如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是指用手按压腹部时患者感觉疼痛,反跳痛是按压后突然抬手时患者疼痛加剧,腹肌紧张表现为腹部肌肉僵硬。 年龄性别影响: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腹膜炎体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结肠穿孔时,腹膜炎表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基本的压痛、反跳痛等体征仍存在。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患者对腹膜炎症状的感知,比如饮酒后可能对腹痛的敏感性降低,但腹膜炎体征仍会客观存在。 胃肠道症状 具体表现: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可能是因为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因感染中毒等情况导致呕吐频繁且可能含有胆汁等。还可能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情况,这是因为肠道穿孔后,肠道内容物排出受阻,导致肠梗阻表现。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结肠穿孔时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呕吐可能较早出现且容易被误以为是消化系统其他疾病;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较弱,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更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病史影响:有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发生结肠穿孔时胃肠道症状可能与单纯的原发结肠穿孔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感染中毒症状 具体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升高,一般是因为腹腔内感染扩散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精神萎靡等。 特殊人群影响: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结肠穿孔后感染中毒症状出现较早且可能更严重,病情变化较快;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发生感染中毒症状后恢复相对较慢,预后可能较差。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发生结肠穿孔,感染中毒症状可能会受到内分泌等因素的一定影响,但感染本身的发展不受性别特殊时期的本质影响,仍会按照感染的规律发展。

    2025-10-13 11:49: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