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展开
  • 怎样治疗脑白质病

    脑白质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病人平时应该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制定睡眠计划,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以免脑组织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脑白质病加重。 2.药物治疗 病人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加重脑部缺血的情况。病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时,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奥拉西坦胶囊等药物,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2025-04-01 13:40:46
  • 心脏主动脉瓣叶钙化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脏主动脉瓣叶钙化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或情绪过激,防止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改善心脏供血,若出现水肿症状,可以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予以改善。 3、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症状明显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以恢复正常的瓣膜功能。

    2025-04-01 13:40:45
  • 如何有效降血压

    血压偏高的人群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降血压。 1、一般治疗 血压偏高的病人饮食上要注意保持低盐、低脂及营养均衡,可以预防水钠潴留,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 2、药物治疗 病人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降压效果。 3、手术治疗 对于嗜铬细胞瘤引起血压升高的病人,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从而使血压降低。

    2025-04-01 13:40:30
  •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的成功率高吗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瓣膜修复术成功率80%-90%左右,瓣膜置换术机械瓣超95%、生物瓣超90%,患者自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疗技术水平均影响成功率,老年患者术前要控基础病,术后需密切监测等,年轻患者术后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 手术方式与成功率关联 瓣膜修复术:对于适合进行瓣膜修复的患者,成功率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大型医疗中心,二尖瓣修复术的成功率通常可以达到80%-90%左右。这是因为瓣膜修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瓣膜的功能,减少术后抗凝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过,具体的成功率还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患者的瓣膜病变较为复杂,如合并多个瓣膜病变等情况,修复的难度会增加,成功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瓣膜置换术:机械瓣置换术的成功率也较高,一般在95%以上。而生物瓣置换术的成功率同样可观,也能达到90%以上。但生物瓣存在使用年限的问题,不过对于一些不适合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老年患者等),生物瓣置换术也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影响成功率的因素 患者自身情况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手术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强,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从而影响手术的成功率。例如,老年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心功能已经处于较严重的失代偿状态,如出现重度心力衰竭等情况,手术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成功率会相应降低。相反,病情较轻、心功能较好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更高。 医疗技术水平:不同医疗中心的手术成功率可能存在差异,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所开展的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往往更高。这是因为他们在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并发症的处理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在术前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如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功能等情况,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年轻患者,在术后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5 13:37:50
  • 夜间发作阵发性房颤怎么办

    夜间发作阵发性房颤需及时就医评估,急性发作时要让患者平静休息并尽快送医,后续进行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节律与心率控制等药物)、抗凝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及控制基础疾病,依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急性发作时的初步处理 如果在夜间家中突发阵发性房颤,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平静休息,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情绪激动可能加重房颤症状。若患者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尚稳定,可尝试让患者采取放松的体位,如半卧位等。但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尽快联系医疗急救力量前往医院。 后续的综合管理 病因治疗:如果能找到房颤的病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房颤,需要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但这里只强调针对病因处理)。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来控制房颤发作的诱因。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但具体药物选择和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药物选择和剂量等会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一方面可以尝试药物转复窦性心律,另一方面对于心室率较快的患者需要控制心室率,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减慢心率。在生活方式方面,要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富含钾等)、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情加重)。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血糖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作。 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来决定是否需要抗凝治疗,评分≥2分的男性患者和≥3分的女性患者通常需要抗凝治疗,以预防房颤导致的血栓栓塞事件,如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等,但具体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要注意出血风险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如果使用华法林)。 总之,夜间发作阵发性房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基础疾病的控制。

    2025-10-15 13:36: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