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展开
  • 妊娠高血压何时终止妊娠最合适

    妊娠高血压终止妊娠时机选择需综合多因素,轻度妊娠高血压一般孕满37周可考虑终止,病情进展则适时终止;重度妊娠高血压孕周<26周一般终止,26-28周视情况,28-34周病情稳定可延至34周左右,≥34周应终止;子痫患者无论孕周大小均应立即终止,需多学科团队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孕期密切监测相关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时机保障母儿安全。 一、轻度妊娠高血压 孕周因素:若孕妇一般情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至足月。一般妊娠满37周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因为妊娠满37周后胎儿各器官已基本成熟,终止妊娠后胎儿存活几率较高,且继续妊娠超过37周可能增加母儿不良结局风险。 病情变化因素:若在监测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迹象,如血压进一步升高难以控制、出现轻度蛋白尿增多等情况,也需适时终止妊娠。例如血压持续高于160/110mmHg,经过积极降压等处理效果不佳时,应考虑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儿安全。 二、重度妊娠高血压 孕周<26周:此时胎儿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出生后存活几率极低,且孕妇病情严重,继续妊娠对孕妇生命威胁较大,一般不建议继续妊娠,建议终止妊娠,但需充分向孕妇及家属交代病情。 孕周26-28周:需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若孕妇病情稳定,经促胎肺成熟等处理后可尝试延长孕周,但需密切监测母儿情况;若孕妇病情恶化,如出现严重头痛、视物模糊、心肾功能损害等,应及时终止妊娠。促胎肺成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以促进胎儿肺成熟,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孕周28-34周:此阶段是处理的关键时期。若孕妇病情稳定,可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延长孕周至34周左右。在延长孕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如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评估胎儿发育,通过胎心监护监测胎儿宫内情况。若孕妇出现病情加重,如血压急剧升高、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恶化等,应立即终止妊娠。 孕周≥34周:重度妊娠高血压孕妇≥34周时,胎儿已基本成熟,应考虑终止妊娠。此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子痫、胎盘早剥等。终止妊娠的方式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但一般优先考虑阴道分娩,若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则选择剖宫产。 三、子痫患者 一旦发生子痫,无论孕周大小,都应立即终止妊娠。因为子痫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威胁,如孕妇可能出现脑溢血、肾功能衰竭等,胎儿可能出现缺氧、早产等情况。应在控制子痫抽搐后,尽快结束分娩。 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孕周、病情严重程度、胎儿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由多学科团队(包括产科、妇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等)共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儿安全。同时,在整个孕期需密切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肝肾功能、胎儿生长发育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终止妊娠时机。

    2025-09-30 11:58:30
  • 孕晚期高血压怎么降低

    孕晚期高血压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医疗干预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多方面管理,生活方式上保证充足休息(左侧卧位)、限制盐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胎儿;血压控制不佳时用降压药,严重时适时终止妊娠;高龄等特殊人群需更密切监测管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一)休息与体位 孕晚期高血压孕妇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应保证至少10小时的睡眠。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增大的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血压的降低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一般孕妇来说,长时间仰卧位可能会加重子宫对血管的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左侧卧位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二)饮食管理 1.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血压升高。例如,过多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都会使盐的摄入超标。 2.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优质蛋白有助于补充孕妇因高血压可能导致的蛋白丢失,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橙子等,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钾等营养素。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泄,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 二、定期监测 (一)血压监测 孕妇应每天定时监测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可以使用家庭血压监测仪,掌握自己血压的波动规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痛、眼花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胎儿监测 定期进行胎儿监测,如胎动计数、胎心监护等。胎动是胎儿在宫内安危的一个重要指标,孕妇应学会自数胎动,一般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胎心监护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储备情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 三、医疗干预 (一)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血压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拉贝洛尔等。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适时终止妊娠 当孕晚期高血压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重度子痫前期等情况时,适时终止妊娠是挽救孕妇和胎儿生命的重要措施。一般当孕妇出现严重的头痛、视力模糊、血压持续升高难以控制、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时,医生会综合评估后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如剖宫产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孕晚期高血压的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有既往高血压病史或其他基础疾病的孕妇,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管理。高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循上述的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措施。同时,这类孕妇在就医时需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和监测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2025-09-30 11:58:12
  •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

    高血压不一定都要吃药,轻度高血压发病初期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中重度高血压、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药物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要兼顾效果与安全,初始目标可适当放宽;儿童高血压先改善生活方式,非药物干预不佳才考虑药物治疗且用药需遵儿科原则;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可非药物处理,中重度可能需用对胎儿影响小的降压药控制。 一、轻度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在发病初期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是重要手段,如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有研究显示低盐饮食可使一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适量运动也很关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来帮助控制血压;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3.9kg/m2,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减重可改善血压水平;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饮酒过量也会使血压升高,戒烟限酒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二、中重度高血压及需药物干预的情况 1.中重度高血压:当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时,通常需要药物干预。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如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等并发症,所以这类患者一般需要启动药物治疗来降低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2.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疾病,根据临床指南,往往需要更早地开始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因为这类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严格控制血压能更好地保护靶器官。例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多需要通过药物来实现血压的达标。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在治疗时要兼顾降压效果和安全性。一般初始降压目标可适当放宽,如先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再逐步降至140/90mmHg以下。同时要注意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需谨慎监测。 2.儿童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也需要重视。儿童高血压多与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首先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干预,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如果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才考虑药物治疗,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 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需要特别关注,治疗要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可先通过休息、密切监测血压等非药物方式处理,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则可能需要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以保障母婴安全。

    2025-09-30 11:56:49
  • 年轻人血压高是什么原因

    年轻人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族有高血压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生活方式因素,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均易致血压升高;精神心理因素,长期高压使应激激素分泌增多致血压升高;其他疾病影响,肾脏疾病会因水钠排泄调节功能受影响致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也会引发血压升高。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 高盐饮食是重要因素之一。过多摄入钠盐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例如,每天钠盐摄入量超过6克(约一啤酒瓶盖的量),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年轻人若长期偏好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咸味零食等,会使血压更容易处于较高水平。 过量摄入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可导致肥胖,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引起胰岛素抵抗,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使得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过度饮酒也会促使血压升高。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者。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脂肪容易堆积,体重增加,同时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例如,缺乏运动的年轻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血管弹性降低,血液流动阻力增大,容易引发血压升高。一般来说,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若长期不达到这个运动量,就可能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例如,熬夜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同时,作息不规律还可能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影响水钠代谢,进一步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如工作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等,会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例如,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士长期面临工作任务重、竞争激烈等情况,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升高的情况。 其他疾病影响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和调节功能。肾脏病变可导致肾素分泌增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例如,患有肾小球肾炎的年轻人,由于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受损,体内水钠代谢失衡,血压往往会升高。 内分泌疾病: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库欣综合征是因为体内皮质醇分泌过多,影响了水钠代谢和血管反应性,进而使血压升高。

    2025-09-30 11:55:25
  • 吃柚子对高血压有影响吗

    柚子对高血压有不同影响,正在服用某些降压药等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需警惕柚子与其相互作用致药物浓度升高引发不良反应,要避免大量食用;血压正常人群适量吃柚子一般不致血压明显波动;高血压患者食用柚子需注意,服药者避免大量食用,老年患者更要谨慎,儿童高血压罕见且需谨慎评估不建议食用柚子。 一、柚子与某些降压药物的相互作用 1.机制:部分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中的非洛地平、氨氯地平,以及某些他汀类药物等与柚子同服时,会受到影响。柚子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类成分会抑制肝脏中代谢这些药物的酶(如CYP3A4酶),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例如,若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非洛地平降压药又大量吃柚子,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引起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2.适用人群:正在服用降压药等特定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这类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但关键是药物与柚子的相互作用是主要因素。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正在规律服药的患者,更要警惕这种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二、适量食用柚子对血压正常人群的影响 1.对血压正常人群的一般影响:对于血压正常的人群,适量食用柚子通常不会直接引起血压的明显波动。正常情况下,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类黄酮等成分可能对血管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这种作用非常微弱,不足以对血压正常人群的血压产生显著的降压或升压效果。例如,日常适量吃柚子(如每天1-2瓣),一般不会导致血压出现异常变化。 2.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情况:对于生活方式健康(如规律运动、合理饮食)的血压正常人群,吃柚子基本不会对血压产生特殊影响。但如果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单独吃柚子也不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对血压的维护作用。 三、高血压患者食用柚子的注意事项 1.服药高血压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等可能与柚子相互作用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大量食用柚子。在咨询医生或药师时,要告知医生自己有食用柚子的习惯。例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要谨慎对待柚子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所服药物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或给出关于柚子食用的具体建议。 2.特殊人群-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此时与柚子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浓度异常的风险更高。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食用柚子时要格外小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可以食用以及食用量。-儿童高血压(虽然儿童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考虑):儿童高血压患者非常罕见,且儿童的药物代谢系统与成人不同,若涉及药物治疗,儿童使用的药物与柚子的相互作用情况更需要谨慎评估,一般不建议儿童高血压患者食用柚子来影响血压相关情况,因为儿童的身体对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的耐受性更差。

    2025-09-30 11:54: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