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
胸部一阵阵揪心的疼,怎么回事
胸部一阵阵揪心的疼可能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骨骼肌肉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神经官能症等引起,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胸部一阵阵揪心的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部疼痛。 2.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气胸等,这些疾病会刺激肺部或胸部的神经,引起胸部疼痛。 3.骨骼肌肉问题:如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胸壁肌肉拉伤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胸部肌肉或骨骼的疼痛。 4.消化系统问题:如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引起胸部疼痛。 5.神经官能症:如焦虑、抑郁等,这些疾病会引起胸部不适感,但并无器质性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胸部一阵阵揪心的疼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轻微问题的提示。如果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剧烈、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长期吸烟者等,出现胸部疼痛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此外,女性在生理期或怀孕期间也可能出现胸部疼痛,但通常为生理性的,不必过于担心。 总之,胸部一阵阵揪心的疼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12 15:53:25 -
心脏猝死与心梗的原理是什么
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斑块破裂继发血栓阻塞血管使心肌缺血坏死,中老年、绝经后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风险高;心脏猝死多为心肌梗死并发症,因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冠心病史及中老年易引发。 一、心肌梗死的原理 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关键基础,动脉内膜受损后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状动脉,使相应心肌区域血流中断,心肌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例如,研究表明约90%的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引起。从年龄看,中老年人群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发生风险更高;男性绝经前受雌激素保护,风险低于女性,绝经后风险接近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血管病变进展更快,更易诱发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二、心脏猝死的原理 心脏猝死多为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这些恶性心律失常会使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导致心脏骤停,进而引发猝死。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及电生理紊乱风险;有冠心病病史者,心肌梗死基础上电生理不稳定进一步提升心脏猝死概率;中老年人群本身心脏功能储备下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更易迅速进展为心脏猝死。
2025-08-12 15:45:09 -
心肌梗塞前兆的三大症状有哪些
胸痛为心肌梗塞前兆呈压榨性闷痛等且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等放射持续超20分钟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因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老年人及女性症状可不典型;胸闷是心脏供血不足致胸部有重压感呼吸不畅,有基础心血管疾病人群出现需警惕;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心慌伴心律不齐,有心脏病史或高龄人群出现应密切关注因可能预示心肌供血问题需及时就医评估。 一、胸痛 心肌梗塞前兆常见的胸痛表现为胸部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易缓解。这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女性心肌梗塞前兆有时更多表现为胸闷等非典型胸痛。 二、胸闷 患者会感觉胸部有重压感,呼吸不畅,可能在活动后或安静状态下出现。这是心脏供血不足时,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胸部不适表现。有基础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人群,出现胸闷前兆时需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心肌缺血的早期信号。 三、心悸 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能伴有心律不齐。这是心脏供血异常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心脏节律变化。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或高龄人群出现心悸前兆时,更应密切关注,因为这可能预示着心肌供血出现问题,需及时就医评估。
2025-08-12 15:41:51 -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早期出现在身体的
心源性水肿早期通常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右心衰竭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因低垂部位静脉回流相对困难,故水肿先现于下肢足背、踝部等,晨起眼睑面部水肿不明显,下午傍晚双下肢明显,病情进展可全身蔓延,老年人、长期心脏基础疾病病史者、妊娠后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女性更需关注其早期低垂部位水肿表现。 一、心源性水肿早期出现的身体部位 心源性水肿早期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这是因为重力作用以及静脉回流的特点,在右心衰竭引起的心源性水肿中较为典型。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得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人体低垂部位在站立或坐位时,受重力影响,静脉回流相对困难,所以水肿首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足背、踝部等低垂部位,表现为晨起时可能眼睑、面部水肿不明显,而下午或傍晚时双下肢水肿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向上蔓延,累及全身。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心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更易出现心源性水肿且早期低垂部位水肿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对于有长期心脏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者,心源性水肿的发生会更易且早期低垂部位水肿的出现可能提示心功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女性在妊娠后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心脏负担加重,若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也可能更早出现心源性水肿的低垂部位表现。
2025-08-12 15:37:17 -
心肌炎的三大症状
心肌炎可致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等,儿童因心肌代偿弱更易现心脏节律异常相关表现如玩耍易疲劳等而成人更易感知心跳异常变化,多数患者有胸闷胸痛,成人易描述疼痛而儿童因表述差表现为哭闹等,患者有呼吸急促等呼吸困难表现,老年人心肺弱更易明显呼吸困难儿童活动后加重。 一、心悸 心肌炎患者常出现心悸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慌等感觉。这是由于心肌受损后心脏节律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正常的心跳节律与频率。对于儿童而言,因心肌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心肌炎时更易出现心脏节律异常相关表现,常可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劳、精神不佳等;而成人心律失常相关表现可能相对更易被自身感知到心跳的异常变化。 二、胸痛 多数心肌炎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闷痛等。其发生机制是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刺激神经引起疼痛。成人可能更易描述疼痛部位和性质,而儿童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拒抱等,需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异常行为表现。 三、呼吸困难 患者会有呼吸急促、气短等呼吸困难表现,严重时可能无法进行正常活动。这是因为心肌功能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不同年龄人群呼吸困难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心肌炎时更易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儿童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大,心脏负担更明显,常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
2025-08-12 15: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