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展开
  • 高血压头痛特点

    高血压头痛有多种特点,疼痛部位多为双侧太阳穴或后脑部等,程度轻至中度,血压急剧升高时剧烈,发作时间有晨起、下午傍晚等不同情况,常伴头晕等伴随症状,血压控制后多可缓解,且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其他病史等因素影响。 多为双侧太阳穴部位或后脑部疼痛,也可表现为整个头部的胀痛、跳痛等。年龄因素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比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头痛部位的分布可能与血管弹性等因素相关;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激素变化可能对头痛部位及程度有一定干扰。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等可能加重血管压力,影响疼痛部位的表现。有其他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脑血管疾病等,头痛部位可能会有变化。 疼痛程度 一般为轻至中度疼痛,但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能出现较为剧烈的头痛,可伴有搏动性。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对疼痛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老年患者可能因神经感觉等功能变化,对相同程度血压升高引起的头痛感知程度可能与年轻人有差异。性别方面,女性在某些生理阶段对疼痛的感受可能与平时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紧张等会使疼痛程度有加重趋势,有冠心病等其他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头痛程度可能更明显。 疼痛发作时间 部分患者在晨起时易出现头痛,这与夜间睡眠时血压有一定波动,晨起后血压上升有关;也有部分患者在下午或傍晚血压升高时出现头痛。年龄因素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发生改变,头痛发作时间也会相应变化。女性在月经前期等,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血压波动,可能使头痛发作时间不规律。生活方式中,熬夜等会打乱血压节律,导致头痛发作时间无规律。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波动大,头痛发作时间多在夜间或晨起。 伴随症状 常伴有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与高血压对眼底血管等的影响有关。女性高血压患者在更年期时,除头痛等症状外,可能还伴有潮热等更年期症状。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高血压患者,如吸烟、酗酒者,头痛伴随症状可能更明显,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有糖尿病等其他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头痛伴随症状可能更为复杂,因为多种疾病相互影响。 缓解方式 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头痛多可缓解。年龄较小的高血压患者相对少见,但如果患病,积极控制血压后头痛缓解较快。女性在血压得到控制且激素水平稳定时,头痛缓解较好。生活方式调整后,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等使血压平稳,头痛缓解明显。对于有明确诱因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头痛的患者,去除诱因后头痛也易缓解,如避免过度劳累等。

    2025-10-15 14:34:46
  • 怎样检查是否是高血压

    血压测量有诊室测量、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三种方式。诊室测量前要准备,测量取两次平均值,有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标准;家庭血压监测选认证设备,固定时间测,有相应正常范围;动态血压监测戴仪24小时,特殊情况可助诊断,测量时要注意相关事项,综合多种因素,有疑问及时就医。 一、诊室测量血压 1.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吸烟、饮用咖啡或茶,排空膀胱。静坐休息至少5分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测量时需使用合适大小的袖带,成人则使用标准袖带。 测量时,被测量者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上臂裸露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袖带紧贴皮肤但不压迫,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5厘米。 2.测量方法 通常需要测量两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应小于120mmHg且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120-129mmHg且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则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家庭血压监测 1.设备选择 应选择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人群,除了测量坐位血压外,还可测量卧位和立位血压。 2.测量方法 测量前同样要避免上述影响血压的因素,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一般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物和早餐前,以及晚上睡觉前测量。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一般来说,家庭血压监测的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35mmHg和舒张压<85mmHg,若家庭血压≥135/85mmHg且相当于诊室血压≥140/90mmHg,则需考虑高血压的可能。 三、动态血压监测 1.监测过程 动态血压监测需要佩戴专门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它会每隔一定时间(通常是15-30分钟)自动测量血压。监测时间一般为24小时,涵盖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时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即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升高,但在家中测量正常)的人群,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在监测过程中,被监测者可以正常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将手臂下垂等影响测量结果的行为。对于儿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要确保设备佩戴舒适且不影响其正常活动和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压检查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测量时的状态、不同时间的多次测量结果等。如果对血压测量结果有疑问或怀疑自己有高血压,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2025-10-15 14:34:09
  • 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发病后有心脏相关症状如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还有其他系统表现如乏力、头晕黑矇等,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症状有差异,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一、前驱感染相关症状 急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通常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比如发热、全身倦怠感,也就是常说的浑身没劲,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影响全身状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病毒感染累及不同部位所表现出的,像肠道病毒感染就容易导致腹泻。 二、心脏相关症状 1.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心肌炎症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例如病毒性心肌炎时,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引起免疫反应损伤心肌,使得心脏电活动异常,从而出现心悸症状。 2.胸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闷痛、隐痛等。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一般疼痛部位不固定,有时类似心绞痛,但与冠心病的心绞痛不同,其疼痛特点和持续时间等有差异。 3.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呈端坐呼吸。这是因为心肌受损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影响肺部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比如急性心肌炎导致心功能不全时,就会出现肺循环淤血,进而表现为呼吸困难。 4.水肿 严重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多见于下肢、眼睑等部位。这是因为心功能不全使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三、其他系统表现 1.乏力 患者普遍存在全身乏力的情况,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机体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患者感觉疲倦、无力。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急性心肌炎,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玩耍等。 2.头晕、黑矇 当急性心肌炎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时,会导致心脏输出量骤减,脑供血不足,患者就会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明显。 不同年龄、性别的急性心肌炎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而成年女性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特殊,但总体核心症状还是围绕上述方面。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心脏病史的人,患急性心肌炎后症状可能更重,且更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2025-10-15 14:33:11
  • 心脏不好的人能泡脚吗

    心脏不好的人可泡脚但需注意多方面情况,不同心脏状况人群有不同要求,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疾病合并心脏不好者也有相应注意事项,水温宜38-43℃、时间15-20分钟,稳定型心脏病患者病情稳定可泡但出现不适停,心力衰竭患者要更谨慎,心律失常患者水温不能高、时间不能长,老年需人陪同,女性特殊时期注意水温,有基础疾病合并者如糖尿病要严控水温且泡脚后查脚。 一、心脏不好的人泡脚需考虑的一般情况 心脏不好的人可以泡脚,但需要注意一些方面。适当泡脚有促进血液循环等好处,不过要关注水温、时间等因素。一般来说,水温宜控制在38-43℃较为合适,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会使血管扩张,导致血压短暂波动,加重心脏负担;水温过低则达不到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15-20分钟比较适宜。 二、不同心脏状况人群泡脚的具体情况 (一)稳定型心脏病患者 稳定型心脏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泡脚。适当泡脚有助于放松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脏功能的维持有一定帮助。但要确保泡脚过程中没有不适症状出现,如胸闷、心悸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泡脚。 (二)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泡脚时需要更加谨慎。泡脚时血管扩张可能会使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的前负荷。所以这类患者泡脚时水温要更低,时间要更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在泡脚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情况,应马上停止泡脚并就医。 (三)心律失常患者 心律失常患者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因为过高的水温或过长的泡脚时间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增加。如果本身心律失常不稳定,建议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泡脚。 三、特殊人群心脏不好泡脚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心脏不好人群 老年人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泡脚时除了要注意水温、时间外,还应有人在旁边陪同,以防泡脚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老年人平衡能力可能较差,泡脚时容易摔倒,有家人陪同可以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二)女性心脏不好人群 女性心脏不好人群泡脚时,除了遵循一般心脏不好人群泡脚的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时期,泡脚时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同时,要根据自身心脏状况灵活调整泡脚的相关参数。 (三)有基础疾病合并心脏不好人群 如果心脏不好人群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泡脚时要格外注意。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等原因,对水温的感知可能不灵敏,所以更要严格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同时,泡脚后要仔细检查脚部是否有损伤等情况。

    2025-10-15 14:31:06
  • 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可由生理性因素中精神压力致交感神经兴奋、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及缺乏运动引发,也可由病理性因素中心血管系统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内分泌系统的甲亢,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还受特殊人群中年龄性别及既往病史影响。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心慌 1.精神压力与情绪因素:工作中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如繁重的诊疗任务、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等,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进而引发心慌症状。例如,一项针对医务工作者的研究显示,长期高压力工作的人群中,因精神紧张导致心慌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生活方式因素:部分因工作繁忙可能存在作息不规律的情况,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心脏的调节功能,容易引发心慌。此外,缺乏运动也是常见因素,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心脏功能相对减弱,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稍事活动便可能出现心慌表现。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心慌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容易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例如,频发的室性早搏可使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慌不适。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环境的医务工作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有所升高。 冠心病: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等因素可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冠心病。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缺血缺氧,可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2.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代谢,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率加快,从而引发心慌。若因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慌伴随多汗、手抖等表现。3.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若本身存在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工作环境密闭、空气不流通等情况下,可能诱发病情发作,导致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心脏代偿性加快跳动,出现心慌症状。例如,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机体缺氧可引发心慌。 三、特殊人群相关因素考量 1.年龄与性别影响:男性可能因工作应酬等因素,更容易摄入高盐、高脂食物,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而引发心慌;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内分泌波动较大,也更易出现心慌症状,需特别关注自身内分泌状态的变化。2.病史相关因素:若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病史,在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下,病情可能复发或加重,从而诱发心慌。例如,既往有冠心病病史者,工作劳累时更易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慌发作。

    2025-10-15 14:29: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