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展开
  • 心肌梗死急性期多久

    心肌梗死急性期通常指发病后最初几天至几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14天内为急性期范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在发病2周左右,其时长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老年患者、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急性期可能更长,年轻患者、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急性期可能相对较短。 影响心肌梗死急性期时长的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能相对较长,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心肌梗死发生后,身体修复能力、对治疗的反应等相对较弱,并发症发生风险也较高,如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些都可能延长急性期的时间。而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急性期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时长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更年期后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心肌梗死发生后病情变化可能有其特点,但总体急性期时长主要还是由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决定。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后病情往往较重,急性期可能延长。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血管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变,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和恢复。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后,身体的修复环境相对较好,急性期可能相对较短。 病史因素: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如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能更长。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狭窄等情况较为严重,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问题更复杂,恢复过程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后容易出现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从而延长急性期。

    2025-10-15 12:51:05
  • 降低心率的药物

    用于减慢心率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适用于高血压等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老年人需监测;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抑制钙通道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严重心力衰竭等禁用,老年人需调整剂量;伊伐布雷定抑制心脏窦房结If电流降低自律性,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偏快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要监测心率。 一、β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例如美托洛尔,它能选择性地与心肌细胞β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减慢心率等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美托洛尔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同时改善心肌缺血等情况。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患者。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因为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诱发支气管痉挛。老年人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可能有所下降。 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1.作用机制:如维拉帕米,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从而降低心率。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可有效降低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且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相对较轻。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可用于心律失常等患者。但严重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时要调整剂量,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情况。 三、伊伐布雷定 1.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心脏窦房结If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从而减慢心率。临床试验证实,伊伐布雷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且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主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且心率偏快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因为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避免心率过低。

    2025-10-15 12:49:24
  • 高血压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血压防治包括非药物治疗即膳食调整减钠增钾、合理膳食结构,体重管理控BMI,适度运动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严格戒烟限酒精摄入,药物治疗依情况选合适降压药,特殊人群中老年降压缓慢监测调整,妊娠期优先非药物干预需选对胎儿影响小药物,合并糖尿病者选药兼顾血糖监测。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膳食调整: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同时增加钾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钾的食物;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体重管理: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患者需积极减重。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适量力量训练,但需根据自身状况循序渐进。 戒烟限酒:严格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避免过量饮酒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二、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常见药物类别包括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等,医生会依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应缓慢进行,避免血压骤降引发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等问题,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需谨慎。 2.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控制血压,如生活方式调整等,若需药物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母婴状况。 3.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考虑对血糖的影响,部分药物可能对血糖代谢产生作用,用药过程中需兼顾血压与血糖的控制,加强血糖监测。

    2025-10-15 12:48:23
  • 心脏血管堵塞90%可以不做支架吗

    心脏血管堵塞90%是否做支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要考量药物治疗情况,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还受患者个体情况影响,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需心内科医生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方面的考量 1.抗血小板药物: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这是基础的药物治疗措施。有研究表明,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他汀类药物: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降低血脂水平,很多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延缓斑块进展,甚至使斑块消退,像他汀类药物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建议LDL-C降至1.8mmol/L以下,对于高危患者可能要求更低。 二、患者个体情况的影响 1.年龄因素:年轻患者心脏血管堵塞90%,相对来说身体的代偿能力可能相对较好,但如果有明显缺血症状,仍需积极处理;老年患者如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身体耐受性差,在评估手术风险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决定是否放支架的关键因素,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在治疗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血管风险。 3.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者能严格戒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可能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患者仍然继续吸烟、高脂饮食等,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这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4.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严重的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此时可能更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但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脏血管堵塞90%是否做支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心内科医生综合患者的症状、病变特点、个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2:46:48
  • 心内膜炎是大手术吗

    心内膜炎是否为大手术需综合病情、并发症、患者自身状况等多方面判断,病情轻靠保守治疗不属于大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情况需手术时通常较复杂属大手术,成年人有一定耐受基础但要评估脏器功能,儿童手术风险更高,大手术有多种风险且高龄患者风险更大,年轻患者也需评估收益风险比。 简单情况:如果心内膜炎病情较轻,仅需通过药物控制感染等保守治疗就能稳定病情,此时不属于大手术范畴。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瓣膜严重毁损、心肌脓肿、难治性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往往需要进行手术干预。这类手术通常较为复杂,属于大手术。例如,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时,需要全身麻醉,要建立体外循环,操作涉及心脏血管的处理、人工瓣膜的植入等诸多精细步骤,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条件等要求较高。 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人:成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稳定,在能够耐受大手术相关风险的情况下,如果病情需要进行心内膜炎相关的大手术,有一定的手术耐受基础,但仍需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手术安全。 儿童: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内膜炎相关大手术对儿童的影响更大。手术风险相对更高,术后恢复也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如儿童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外循环对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人工瓣膜适配等问题都需要谨慎处理,需要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监护。 手术风险角度 心内膜炎相关大手术存在多种风险,如出血、感染扩散、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如瓣膜血栓形成、瓣膜撕裂等)、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对于高龄患者,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手术风险进一步增加,可能出现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情况;而年轻患者相对手术风险承受能力稍强,但也需要充分评估手术收益与风险比。 总之,心内膜炎是否为大手术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2025-10-15 12:4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