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大心脏的逆转治疗、心血管常见病的优化治疗、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饮食改良的指导。展开
  • 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方法

    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主要通过胸导联,V1-V3导联是关键,其典型表现为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及T波倒置等,不同年龄、性别、有心血管病史患者及不同生活方式者,前间壁心肌梗死时V1-V3导联的特征性改变是定位重要依据。 胸导联电极位置与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关系 胸导联包括V1-V6导联,其中V1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导联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导联在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导联在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前间壁心肌梗死时,主要累及V1、V2、V3导联。典型表现为这些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以及T波倒置等改变。例如,研究发现,在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中,V1-V3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病理性Q波的出现情况等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对这些胸导联心电图表现的分析可以明确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定位。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前间壁心肌梗死在胸导联V1-V3的特征性改变是相对稳定的。在儿童中,由于心脏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心电图的电压等可能有所不同,但前间壁心肌梗死时V1-V3导联的异常改变仍然是关键的定位依据。对于女性患者,一般心电图表现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内分泌等因素可能会对心电图有一定影响,但前间壁心肌梗死的胸导联定位特征不受性别主要影响。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其基础心电图可能有异常,但前间壁心肌梗死时V1-V3导联的典型改变仍可作为定位的重要依据。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心血管疾病,但对于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来说,主要依据还是胸导联的客观表现,不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相关问题,包括前间壁心肌梗死。

    2025-10-09 10:49:38
  • 心肌酶能查出什么病

    心肌酶可查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其他可能涉及心肌损伤的疾病,儿童需结合年龄特点,孕妇要综合孕期生理变化等因素来判断相关心肌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特异性较高,心肌炎时心肌酶升高幅度一般不如急性心梗显著,严重心衰、药物中毒、外伤等也可致心肌酶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受损,心肌酶会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清中心肌酶水平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一般在发病3-8小时开始升高,10-36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如果CK-MB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如胸痛等),就高度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也会升高,但特异性相对较差。 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肌炎症性疾病时,心肌细胞受损,心肌酶也会升高。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过其升高幅度一般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显著。同时,还可能伴有心肌肌钙蛋白等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结合患者的病史(如近期有病毒感染史等)、症状(如心悸、胸闷、乏力等)有助于诊断心肌炎。 其他可能涉及心肌损伤的疾病:如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心肌细胞受损,也会出现心肌酶的升高;一些药物中毒、外伤等导致的心肌损伤,也可引起心肌酶的变化。例如,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肌有一定毒性,使用后可能出现心肌酶升高的情况。 对于儿童来说,在考虑心肌酶相关疾病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的心肌酶正常参考值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儿童的病史采集更为关键,比如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近期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心肌酶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孕期的生理变化等因素,因为孕期身体的一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心肌酶的检测结果,在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相关疾病时要全面分析。

    2025-10-09 10:48:45
  • 感染性心包炎听诊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包摩擦音由感染性心包炎时心包脏层与壁层粗糙致心脏搏动时摩擦产生,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搏一致,多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坐位前倾、深吸气时易闻,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无本质差异但儿童听诊需更细致;少量心包积液可能无明显特殊改变,中-大量心包积液可致心音遥远,心尖搏动在心浊音界左缘内侧,儿童中大量积液听诊需结合超声等,老年可能合并基础病但核心是积液相关改变;心脏压塞可出现奇脉,听诊脉搏强弱交替,吸气时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呼气恢复,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程度等有差异,儿童奇脉较难察觉需经验丰富医生发现。 听诊特点: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搏一致,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前倾、深吸气时更易听到。不同年龄人群中,其表现并无本质差异,但儿童患者由于胸廓等结构特点,可能在听诊时需要更细致操作以准确捕捉该声音。 心包积液相关听诊表现 少量心包积液:可能无明显特殊听诊改变,或仅有轻微的心音改变,但随着积液量增加会出现相应变化。 中-大量心包积液:可出现心音遥远,心尖搏动减弱且在心浊音界左缘内侧,这是因为大量积液阻碍了心音传导。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心脏相对位置与成人有差异,中-大量心包积液时心音遥远等表现可能在听诊时需要结合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在心包积液时听诊表现可能与单纯心包积液患者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听诊特征是心音遥远等与积液相关的改变。 心脏压塞相关听诊表现 奇脉:听诊时可发现脉搏强弱交替,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呼气时又恢复。这是心脏压塞的重要体征之一,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可出现,但不同年龄人群由于基础状况不同,奇脉的表现可能在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奇脉可能相对不太容易察觉,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仔细听诊发现。

    2025-10-09 10:45:52
  • 心脏支架后能喝茶吗

    心脏支架后适量饮淡茶一般无大碍,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老年、有基础疾病者更要谨慎,年轻者也需避免浓茶,服药时要与饮茶间隔1-2小时,且需配合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恢复。 一、适量饮茶一般无大碍 对于心脏支架术后的患者,适量饮用淡茶通常是可以的。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成分,有一定的抗氧化等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适量饮茶并不会对心脏支架术后的恢复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但要注意避免饮用浓茶。因为浓茶中咖啡因等成分含量较高,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波动等情况,而心脏支架术后需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 二、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 1.老年患者:老年心脏支架术后患者喝茶更要谨慎控制量和浓度。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浓茶可能更容易引起心率失常等问题,所以建议以喝淡茶为主,且每次饮用量不宜过多。 2.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饮用浓茶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波动,这类患者在喝茶时更要严格控制,尽量选择淡茶,并且密切关注自身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 3.年轻患者:年轻的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相对来说身体机能较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要避免饮用浓茶,适量饮用淡茶一般不会有问题,但也需根据自身饮用后的身体反应来调整饮茶习惯。 三、饮茶时间与其他方面的配合 1.服药时间与饮茶的间隔:如果患者需要服用药物,为了避免茶叶中的成分影响药物吸收,建议在服药后1-2小时再饮茶。因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虽然这种相互作用不一定都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隔开时间饮用。 2.结合整体生活方式:心脏支架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茶只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如低盐、低脂饮食等)、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维持心血管的健康状态。

    2025-10-09 10:44:45
  • 测血压怎么判断第一声和最后一声

    血压测量中柯氏音的判断 -第一声判断:将听诊器胸件放肘窝肱动脉搏动处,慢慢放气,听到第一个tapping样声音时的血压值为收缩压,不同人群操作需注意力度速度把控,原理是袖带内压略低于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冲过血管产生振动致听到第一声。 -最后一声判断:继续缓慢放气,声音变弱至消失时的血压值为舒张压,不同人群判断有差异,原理是袖带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管血流通畅致声音消失。 最后一声判断:继续缓慢放气,声音变弱至消失时的血压值为舒张压,不同人群判断有差异,原理是袖带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管血流通畅致声音消失。 一、判断第一声(柯氏音第Ⅰ时相) 1.操作方法: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慢慢放气,当听到第一个清晰的tapping样声音时,此时的血压值即为收缩压。在放气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声音的变化。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把控。例如,儿童由于血管较细,操作时放气速度应更缓慢,以便更准确地捕捉第一声;高血压患者可能血管弹性不同,也需适当调整操作力度。 2.相关原理:当袖带内压力下降到略低于收缩压时,动脉血流能冲过被压迫的血管,产生振动,通过听诊器传导听到第一声,这是动脉开始通畅血流的标志。 二、判断最后一声(柯氏音第Ⅴ时相) 1.操作方法:继续缓慢放气,声音会逐渐变弱,当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为舒张压。在这个过程中,要稳定地进行放气操作,密切观察声音的消失点。不同人群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差异,比如老年人血管硬化程度不同,声音消失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声音消失点可能与常人不同,需要更加细致地判断。 2.相关原理:随着袖带内压力进一步下降,当压力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内血流恢复通畅,声音消失,此时对应的血压值就是舒张压。

    2025-10-09 10:43: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