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产前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产前诊断。展开
  • 孕妇吃芒果会流产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孕妇正常吃芒果会致流产,芒果营养丰富对孕妇有益,但孕妇食用需注意: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要谨慎,避免过敏反应,若过敏要立即停食并就医;食用量要把握,每天控制在100-150克左右,避免过量致血糖升高等问题,以保障孕期健康。 一、孕妇吃芒果与流产的关系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孕妇正常吃芒果会导致流产。芒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矿物质(如钾、镁等)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一)芒果的营养成分及对孕妇的益处 1.维生素方面 维生素A对孕妇的视力维护以及胎儿的视觉发育等有一定益处。孕妇适量摄入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保障自身和胎儿的相关生理功能正常。例如,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对于孕妇在孕期的视觉健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能促进胎儿眼睛的正常发育。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孕妇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等。孕妇通过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芒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并且有助于胎儿对铁元素的利用,因为铁的吸收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这对预防孕妇贫血以及保障胎儿正常的造血等生理过程有积极意义。 2.矿物质方面 钾元素对于维持孕妇的电解质平衡很重要。孕妇体内钾离子参与细胞的正常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芒果中的钾元素可以帮助孕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等。 镁元素对孕妇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有影响。它参与多种酶的激活过程,对于孕妇的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生理功能的正常维持有作用,进而也有助于胎儿相关生理系统的正常发育。 3.膳食纤维方面 芒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孕妇的肠道蠕动,缓解孕期常见的便秘问题。孕期由于激素变化以及子宫增大对肠道的压迫等原因,孕妇容易出现便秘,适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芒果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孕妇食用芒果的注意事项 (一)过敏情况 1.过敏风险 部分孕妇可能对芒果过敏。如果孕妇本身是过敏体质,在食用芒果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口唇红肿、瘙痒、皮疹等。这是因为芒果中含有一些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等成分。所以,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孕妇,在首次食用芒果时要谨慎,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出现。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芒果,并及时就医。 2.应对建议 孕妇若怀疑对芒果过敏,要避免再次食用芒果。在孕期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选择其他不过敏的水果来补充营养。同时,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孕期情况以及食用芒果后出现的过敏症状,以便医生进行合适的处理。 (二)食用量的把握 1.合理食用量 孕妇食用芒果也要注意适量。虽然芒果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芒果含糖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孕妇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尤其是对于本身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或者已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来说,过量食用芒果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一般建议孕妇每天食用芒果的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比较合适,可以将其作为水果加餐的一部分,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以保证营养均衡且避免过量摄入糖分等。 总之,正常情况下孕妇吃芒果不会导致流产,而且芒果有一定的营养益处,但孕妇在食用芒果时要注意自身是否过敏以及控制食用量等问题,以保障孕期的健康。

    2025-10-10 12:21:02
  • 孕28周是几个月了

    孕28周处于妊娠晚期起始阶段,胎儿各器官基本发育完成但肺部未完全成熟,需定期产检监测母婴状况。此阶段胎儿体重约1000~1200克、身长约35厘米,胎动频率增加;母体子宫高度上升、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及妊娠纹等。营养上需增加蛋白质、铁剂和钙剂摄入。产检重点包括糖耐量试验和四维彩超,需警惕早产和妊娠高血压等风险。高龄、多胎妊娠及有既往妊娠并发症史的孕妇需加强监测。居家健康管理方面,建议进行低强度运动、左侧卧位睡眠并记录胎动次数,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一、孕28周的月份计算及医学意义 孕28周即妊娠第7个月(医学计算以28天为1个月,28周÷4周/月=7个月),处于妊娠晚期(孕28周~40周)的起始阶段。此阶段胎儿各器官已基本发育完成,但肺部尚未完全成熟,需通过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母体健康状况。 二、孕28周的生理变化及注意事项 1.胎儿发育特征 ·体重约1000~1200克,身长约35厘米,皮下脂肪开始沉积,皮肤呈粉红色。 ·呼吸系统持续发育,但需依赖母体供氧,胎动频率增加(每日约30次),可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 2.母体生理变化 ·子宫高度升至脐上3横指,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水肿(需避免久站,每日抬高下肢15分钟)。 ·激素水平变化引发妊娠纹、色素沉着(可局部涂抹维生素E乳膏缓解),部分孕妇出现假性宫缩(每日≤10次为正常)。 3.营养需求调整 ·每日需增加蛋白质摄入(较孕前增加25克,相当于1杯牛奶+1个鸡蛋+100克瘦肉)。 ·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每日需铁量27毫克)和钙剂(每日1000~1200毫克)。 三、孕28周的产检重点及风险预警 1.必查项目 ·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空腹血糖≥5.1mmol/L或餐后1小时≥10.0mmol/L需干预。 ·四维彩超:筛查胎儿结构畸形(重点观察心脏、脊柱、肾脏发育)。 2.风险预警 ·早产征兆:规律宫缩(每10分钟1次)、阴道流血或流液需立即就医。 ·妊娠高血压: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需住院治疗。 四、特殊人群的针对性建议 1.高龄孕妇(≥35岁) ·增加无创DNA检测(孕12~22周)或羊水穿刺(孕16~20周)排查染色体异常。 ·孕28周后每周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超监测呼吸、胎动等5项指标)。 2.多胎妊娠孕妇 ·孕28周起每2周产检1次,监测宫颈长度(≤25mm需环扎术预防早产)。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增加50%(较单胎孕妇)。 3.既往妊娠并发症史者 ·有早产史者需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mm者建议宫颈环扎术。 ·妊娠糖尿病史者需严格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6.7mmol/L)。 五、孕28周的居家健康管理 1.运动管理 ·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游泳),避免提重物(>5kg)和长时间站立。 2.睡眠调整 ·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血供,使用孕妇枕缓解腰部压力。 3.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缓解焦虑,每日记录胎动次数(早中晚各1小时,总数≥10次为正常)。 孕28周是胎儿器官成熟的关键期,需通过规范产检、营养干预和健康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加强监测,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就医。

    2025-10-10 12:20:13
  • 早孕左下腹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早孕左下腹隐隐作痛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原因有子宫增大及激素变化;病理性原因包括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等)、附件炎症(如左侧附件炎、盆腔炎性疾病)、肠道问题(如肠痉挛、肠道感染)、泌尿系统问题(如左侧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感染),孕妇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处理。 一、生理性原因 (一)子宫增大 早孕期子宫逐渐增大,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从而引起左下腹隐隐作痛。一般来说,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随着孕周的增加,多数孕妇会逐渐适应,疼痛也会有所缓解。不同孕妇对子宫增大的适应程度有所不同,年轻孕妇可能相对适应能力较好,而有过多次妊娠经历的孕妇可能因身体对子宫变化的敏感度不同,疼痛感受会有差异。 (二)激素变化 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增加,会引起盆腔充血,可能导致左下腹隐隐作痛。激素变化对不同女性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女性可能对激素变化较为敏感,从而更容易出现这种生理性的疼痛表现。 二、病理性原因 (一)异位妊娠 1.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随着胚胎的生长,可能会导致输卵管膨胀、破裂等情况,除了左下腹隐隐作痛外,还可能伴有阴道少量流血。如果发生输卵管破裂,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等严重情况,甚至危及生命。有过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等情况的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相对较高。 2.其他部位异位妊娠:如卵巢妊娠、宫颈妊娠等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引起左下腹疼痛,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附件炎症 1.左侧附件炎:怀孕前就存在左侧附件炎症,怀孕后由于身体抵抗力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炎症发作,引起左下腹隐隐作痛,同时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等表现。有过盆腔炎症病史、不洁性生活史等的女性更容易发生附件炎症。 2.盆腔炎性疾病:如果炎症波及范围较广,也可能导致左下腹疼痛,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 (三)肠道问题 1.肠痉挛:早孕期孕妇饮食、生活方式等改变可能引起肠痉挛,导致左下腹隐隐作痛,疼痛通常呈阵发性。比如进食过多生冷食物、腹部着凉等都可能诱发肠痉挛。不同饮食习惯的孕妇发生肠痉挛的风险不同,偏好刺激性食物的孕妇可能相对更易出现。 2.肠道感染:孕期肠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等,除了左下腹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有不洁饮食史的孕妇发生肠道感染的风险较高。 (四)泌尿系统问题 1.左侧输尿管结石:如果左侧输尿管有结石,可能会引起左下腹阵发性绞痛,疼痛较为剧烈,还可能伴有血尿等表现。既往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孕妇发生左侧输尿管结石的风险增加。 2.泌尿系统感染: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泌尿系统,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左下腹隐隐作痛,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的孕妇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早孕期间出现左下腹隐隐作痛,孕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血HCG测定、血常规等,以明确疼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一般注意休息等即可;如果是病理性原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10-10 12:19:14
  • 得了宫颈炎怎么治疗会影响怀孕吗

    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宫颈炎用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为辅;慢性宫颈炎无症状者定期筛查,有症状者可物理或中药治疗。宫颈炎可能因炎症环境、病原体影响怀孕,病情轻且控制好一般可怀孕但孕期需监测,不同人群影响不同,有宫颈炎史备孕前要全面检查评估。 一、宫颈炎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宫颈炎 1.抗生素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如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等;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不同病原体感染需根据相应的指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原体检测结果来精准用药。 2.局部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急性宫颈炎,有时可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如使用抗生素栓剂等,但这一般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常还是以全身抗生素治疗为主。 (二)慢性宫颈炎 1.无症状的慢性宫颈炎:一般无需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即可,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的异常病变。 2.有症状的慢性宫颈炎 局部治疗:如果患者有宫颈糜烂样改变、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是通过破坏宫颈的柱状上皮,使其被鳞状上皮替代,从而改善症状。但在进行物理治疗前,需要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及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感染。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制剂可能对慢性宫颈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帮助,例如一些具有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栓剂等,但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的辨证论治下进行。 二、宫颈炎对怀孕的影响 (一)可能影响怀孕的情况 1.炎症环境影响:宫颈炎时,宫颈局部会有炎症细胞浸润,宫颈分泌物会增多,而且分泌物的性状会发生改变,变得黏稠,其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等炎症介质。这些改变会影响精子的穿透,精子难以通过宫颈进入宫腔与卵子结合,从而降低受孕的概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宫颈炎的女性,其受孕率相对正常女性会有所下降。 2.病原体影响:如果宫颈炎是由一些特定病原体引起的,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这些病原体可能会上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进而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影响受精卵的运输,增加宫外孕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降低怀孕的可能性。 (二)一般不影响怀孕但需注意的情况 如果宫颈炎病情较轻,经过及时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在怀孕前做好相关的孕前检查,确保宫颈状况不会对怀孕造成明显阻碍,一般还是可以正常怀孕的。但在怀孕期间,宫颈炎可能会有变化,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导致宫颈炎症状加重,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病情控制良好,对怀孕过程本身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在孕期加强产检,关注宫颈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年轻女性患宫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怀孕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她们处于生育旺盛期,更需要保证生殖系统的健康;而对于有过生育史的女性,相对来说可能耐受度稍高,但也不能忽视宫颈炎对再次怀孕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有不洁性生活史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宫颈炎,从而影响怀孕,所以保持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很重要。有宫颈炎病史的女性在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评估宫颈状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再备孕,以降低对怀孕的不良影响。

    2025-10-10 12:18:00
  • 剖腹产满月后又流鲜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后出血原因多样,包括生理性因素(如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和病理性因素(如子宫内膜炎、切口愈合不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特殊人群如高龄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及多胎妊娠产妇出血风险更高。出现单次出血量≥500ml、持续出血超过7天、伴贫血症状或发热下腹压痛等情况需立即就诊,通过妇科超声、血常规、HCG检测及必要时宫腔镜检查评估病情。生活上建议避免过早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适度活动、加强营养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产后出血需个体化处理,产妇应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并定期复查以确保康复安全。 一、生理性因素 1、子宫复旧不全 剖宫产术后子宫需6~8周完成复旧,满月后残留蜕膜组织脱落或子宫收缩不良均可导致异常出血。此类出血多呈间歇性,量少于月经,常伴轻微下腹坠胀。建议产后42天复查时行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大小及宫腔情况。 2、胎盘胎膜残留 剖宫产术中若存在胎盘胎膜剥离不全,残留组织可影响子宫收缩并导致持续出血。此类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周内,但满月后仍可能因组织机化脱落引发出血。需通过超声确认宫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 二、病理性因素 1、子宫内膜炎 剖宫产术后感染风险增加,若出现发热(体温≥38℃)、下腹压痛、恶露异味等症状,需警惕子宫内膜炎。此类出血常为持续性,伴脓性分泌物,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展为盆腔炎性疾病。 2、切口愈合不良 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3周。表现为突发大量阴道出血,伴腹痛或休克症状。超声可见子宫下段切口处液性暗区或血肿形成,需紧急处理。 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若出血持续超过月经量,或伴HCG异常升高,需排除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病变。此类疾病虽罕见,但需通过超声、MRI及HCG动态监测进行鉴别。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35岁) 因子宫肌层弹性下降,术后子宫收缩能力减弱,出血风险增加。建议产后延长住院观察时间至5~7天,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 血管弹性降低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需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并监测凝血功能。 3、多胎妊娠产妇 子宫过度膨胀导致复旧困难,建议产后使用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并加强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 四、就医建议 1、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1)单次出血量≥500ml(浸透2片以上卫生巾); (2)持续出血超过7天; (3)伴头晕、心慌、乏力等贫血症状; (4)发热(体温≥38℃)或下腹压痛。 2、检查项目: (1)妇科超声:评估子宫大小、宫腔积液及切口愈合情况; (2)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及炎症指标; (3)HCG检测:排除滋养细胞疾病; (4)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 五、生活管理建议 1、避免过早性生活(建议产后6周复查无异常后恢复); 2、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3、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血栓形成; 4、加强营养,补充铁剂预防贫血。 产后出血需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生理性因素可通过观察与保守治疗缓解,病理性因素则需及时干预。产妇应密切关注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定期复查,确保康复安全。

    2025-10-10 12:1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