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继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肝胆、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疾病和肿瘤、疝气等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继宗,男,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擅长肝脏肿瘤,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疾病和肿瘤、疝气等的诊治。展开
  • 酒与脂肪瘤

    酒精摄入会干扰肝脏脂肪代谢致脂质代谢紊乱增加脂肪瘤风险长期饮酒成年人群应减酒精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维持正常脂质代谢降低风险有脂肪瘤病史饮酒人群需严格限制酒精并定期健康检查监测身体状况肝脏功能不佳者因代谢能力弱需格外谨慎饮酒避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及相关并发症风险。 一、酒精摄入与脂肪瘤的关联机制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干扰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导致脂质代谢紊乱。正常脂肪代谢处于动态平衡,而酒精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会打乱脂肪分解与合成的调节,使脂肪细胞异常堆积,增加脂肪瘤形成风险。临床研究显示,长期饮酒人群脂肪瘤检出率高于不饮酒人群,提示酒精摄入是脂肪瘤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有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与脂肪瘤患病率呈正相关。 二、不同人群需关注的要点 (一)长期饮酒的成年人群 此类人群应减少酒精摄入,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维持正常脂质代谢,降低脂肪瘤相关风险。因长期大量饮酒持续加重肝脏及代谢系统负担,干扰脂肪代谢稳态。 (二)有脂肪瘤病史的饮酒人群 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酒精可能刺激脂肪瘤生长或引发新脂肪瘤形成,应定期健康检查,监测身体状况以及时应对。 (三)肝脏功能不佳者 肝脏功能异常人群对酒精代谢能力弱,酒精对脂质代谢干扰更显著,此类人群需格外谨慎饮酒,避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增加脂肪瘤及肝脏相关并发症风险。

    2025-08-14 15:49:13
  • 脂肪瘤 挂号

    脂肪瘤可挂普通外科、乳房部位挂乳腺外科、较小浅表的挂皮肤科号,挂号前要准备病史资料包括脂肪瘤出现时间、部位等情况及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有既往病史者的相关信息,就诊时配合体格检查,必要时做影像学检查助诊断处理。 一、脂肪瘤挂号科室选择 脂肪瘤属于体表肿物,通常可挂普通外科号。若脂肪瘤生长于乳房部位,可挂乳腺外科号;若为较小的浅表脂肪瘤,也可挂皮肤科号。 二、挂号前准备事项 1.病史资料准备:需明确脂肪瘤出现的时间、具体生长部位、大小有无变化、是否伴有疼痛等不适症状,以及既往是否有相关疾病史等。 2.人群差异考量: 儿童患者:若儿童出现脂肪瘤,挂号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儿童的年龄、脂肪瘤的外观表现(如质地、活动度等),因儿童脂肪瘤相对少见,需全面提供相关信息以助医生准确判断。 女性患者:若脂肪瘤长在乳房部位,要向医生说明月经周期等情况,便于医生综合评估乳房相关肿物与内分泌等因素的关联。 有既往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既往疾病史,如是否有其他肿瘤病史等,以便医生综合分析脂肪瘤的情况。 三、就诊时配合要点 就诊时要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视诊、触诊初步判断脂肪瘤的性质等。必要时可能会安排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以更清晰地了解脂肪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从而为后续诊断和处理提供依据。

    2025-08-14 15:46:32
  • 儿童脂肪瘤严重吗

    儿童脂肪瘤以浅表多见且好发皮下呈局限性柔软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不严重深部少见少数累及重要组织器官需评估多数属良性预后较好若出现快速增大局部疼痛压迫周围组织致功能障碍或位置特殊累及重要结构需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情况家长需密切观察脂肪瘤大小形态质地变化定期随访检查避免对脂肪瘤部位过度摩擦刺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无需过度干预。 一、儿童脂肪瘤的常见类型与一般预后 儿童脂肪瘤以浅表脂肪瘤较为多见,好发于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限性柔软肿块,生长速度缓慢,通常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基本生理功能造成明显影响,一般不严重。而深部脂肪瘤相对少见,若累及重要组织器官,需进一步评估其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但多数儿童脂肪瘤属良性病变范畴,预后通常较好。 二、需关注的特殊情况 若儿童脂肪瘤出现快速增大、局部疼痛、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功能障碍(如影响肢体活动等),或位置特殊可能累及重要结构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脂肪瘤具体情况以评估严重程度。 三、日常观察与注意事项 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脂肪瘤的大小、形态、质地等变化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随访检查,借助影像学等手段动态了解脂肪瘤发展状况。日常生活中避免对脂肪瘤部位过度摩擦、刺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儿童健康,无需对儿童脂肪瘤进行过度干预。

    2025-08-14 15:44:44
  • 脂肪瘤可以用针抽取吗

    脂肪瘤针抽取因包膜完整难彻底清除易复发且可能损伤周围组织不宜采用,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不影响美观的可观察随访定期监测,较大、有压迫或影响美观时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且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需调整。 一、脂肪瘤针抽取的不可行性及原因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包膜完整,针抽取难以彻底清除瘤体内的脂肪组织,极易导致复发。此外,针刺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单纯用针抽取脂肪瘤并非合适的治疗方式。 二、脂肪瘤的常规处理方式 (一)观察随访 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且不影响美观的脂肪瘤,通常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定期通过触诊、超声等检查方式监测脂肪瘤的大小、形态变化,若在观察期间脂肪瘤无明显增长、未出现不适症状,则可继续观察。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若脂肪瘤较小且无特殊不适,可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复查,评估其变化情况。 (二)手术切除 当脂肪瘤较大(直径通常大于1厘米)、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导致疼痛、麻木等)或影响美观时,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能够完整切除脂肪瘤,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手术操作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儿童患者,手术时需更加精细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025-08-14 15:42:28
  • 跑步老是岔气怎么办

    跑步老是岔气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解决。 第一,做好热身准备。在跑步前充分活动身体关节,拉伸肌肉,让身体各部位逐渐适应运动状态,这样能有效减少岔气的发生。因为充分的热身可以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呼吸肌等肌肉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在跑步过程中突然紧张或不协调而引发岔气。 第二,调整呼吸节奏。保持平稳、有规律的呼吸,避免呼吸急促或不规律。比如可以采用三步一吸、两步一呼的方式,让呼吸与跑步节奏相匹配。规律的呼吸有助于维持呼吸肌的正常功能,防止因呼吸紊乱导致肌肉痉挛而引起岔气。 第三,控制跑步速度和强度。不要一开始就过度用力地跑,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速度和强度。如果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身体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剧烈变化,容易引发岔气。逐步提升可以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减少岔气出现的可能性。 第四,注意饮食和饮水时间。避免在跑步前吃得过饱或喝大量的水,尽量在跑步前1-2小时进食完毕,并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如果进食后不久就跑步,胃部充盈且处于消化状态,会对呼吸造成一定影响,增加岔气的风险。 总之,通过做好热身、调整呼吸、控制速度强度以及合理安排饮食饮水时间,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跑步时岔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果岔气频繁且严重影响跑步,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14 15:39: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