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继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肝胆、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疾病和肿瘤、疝气等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继宗,男,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擅长肝脏肿瘤,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疾病和肿瘤、疝气等的诊治。展开
  • 阑尾炎手术时间要多久

    阑尾炎手术时间受阑尾病变程度、手术方式、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影响,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时间相对短,复杂情况时长增加,儿童因解剖结构及配合度等因素影响时间,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疾病及病变复杂等因素手术时间更长,手术时间是多种因素综合结果,医生会据病情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 阑尾病变程度:如果阑尾只是单纯的炎症,没有严重的粘连等情况,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较短。但如果阑尾出现化脓、坏疽,甚至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需要仔细分离粘连、处理病变阑尾,这就会耗费更多时间。例如,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手术中需要先分离脓肿周围粘连,找到阑尾后再进行切除等操作,步骤增多,时间必然延长。 手术方式: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间有所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需要建立气腹、操作腹腔镜器械等步骤,相对开腹手术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但随着手术者腹腔镜操作熟练度的提高,时间也会逐渐缩短。一般开腹阑尾切除术单纯性阑尾炎可能30-50分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单纯性阑尾炎大概40-70分钟左右,复杂情况时开腹可能需要1-2小时甚至更久,腹腔镜也可能需要1-2小时或更长。 患者个体情况:患者的肥胖程度也会影响手术时间,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厚,暴露阑尾等操作困难,会延长手术时间。另外,患者的病史,如果有过腹部手术史,腹腔内粘连严重,手术分离粘连需要更多时间。比如有过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行阑尾切除术,腹腔粘连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会明显延长。 不同人群阑尾炎手术时间的特点 儿童:儿童阑尾炎病情变化快,而且儿童的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手术操作相对精细,时间可能会受到儿童配合度等因素影响。一般单纯性儿童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可能需要40-80分钟左右,开腹手术可能30-60分钟左右,但如果儿童阑尾病变严重或者合并其他情况,时间会相应延长。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手术中对操作的精准度要求更高,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时间。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耐受性差,手术中需要更多时间来监测和处理基础疾病相关问题,同时阑尾病变可能更复杂,手术分离粘连等操作更困难,所以老年人阑尾炎手术时间可能比青壮年更长,一般单纯性老年阑尾炎手术可能需要60分钟以上,复杂情况可能需要1-2小时甚至更久。 总之,阑尾炎手术时间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等情况来评估和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

    2025-09-24 14:03:35
  • 阑尾炎手术后伤口发红渗液是怎么了

    阑尾炎手术后伤口发红渗液可能由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导致,切口感染与手术无菌操作、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可致血常规异常,需清创、用抗生素治疗;脂肪液化多见于肥胖者,有淡黄色渗液,需引流;预防要控制基础病、加强营养、无菌操作,儿童患者要加强伤口观察护理,需重视并依情况处理预防。 一、可能的原因 阑尾炎手术后伤口发红渗液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导致: 切口感染: 原因:手术过程中若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或患者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切口愈合的因素,如血糖控制不佳(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营养状况差等,都容易引发切口感染。一般在术后3-5天左右较为常见,除了伤口发红渗液外,还可能伴有局部疼痛加剧、体温升高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且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伤口周围异常的哭闹、局部不适等。 相关指标及意义: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炎症反应。 脂肪液化: 原因:多见于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较多,手术中对脂肪组织的血供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导致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液化。一般在术后2-3天开始出现,伤口会有较多淡黄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伤口周围红肿相对可能没有感染那么严重,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发红。 二、处理措施 切口感染的处理: 若考虑切口感染,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清除渗液、坏死组织等。对于儿童患者,清创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过多损伤。同时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尽量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脂肪液化的处理: 对于脂肪液化,需要及时将渗液引流出来,可通过换药、放置引流条等方式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伤口周围清洁,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换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三、预防措施 对于普通患者: 手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利于切口愈合。手术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对于儿童患者: 术前要做好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伤口情况,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儿童搔抓伤口。如果儿童出现哭闹不止、伤口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总之,阑尾炎手术后伤口发红渗液需要引起重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以促进伤口顺利愈合。

    2025-09-24 14:02:43
  • 颗粒脂肪瘤

    颗粒脂肪瘤是少见由成熟脂肪细胞与含嗜碱性颗粒梭形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呈皮下无痛性大小不等生长缓慢症状多为皮下可触及肿块通常无明显疼痛少数较大病变可致局部坠胀感好发中青年性别差异无显著特异性体征肿块边界清晰质地均匀活动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诊断靠超声初步显示位置大小等MRI更清晰呈现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病理活检为确诊金标准治疗分手术切除(有症状或影响外观功能者)和观察随访(无症状且小者定期复查)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优先非手术干预老年需评估脏器功能选时机加强术后护理女性关注外观沟通切口及心理关怀。 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颗粒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与含嗜碱性颗粒的梭形细胞构成,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一般呈皮下无痛性肿块,大小不等,生长缓慢。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多为皮下可触及的肿块,通常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少数较大病变可能因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局部坠胀感等表现,好发于中青年人群,性别差异无显著特异性。 2.体征特点:肿块边界清晰,质地相对均匀,活动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初步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及内部回声等情况;MRI检查能更清晰地呈现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及范围。 2.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见特征性的成熟脂肪细胞与含嗜碱性颗粒的梭形细胞,以此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式 1.手术切除:对于有症状或影响外观、功能的颗粒脂肪瘤,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完整切除,手术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 2.观察随访:对于无症状且较小的颗粒脂肪瘤,可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密切观察病变变化情况,若出现增大或相关症状再考虑干预。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颗粒脂肪瘤时,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观察,若病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出现明显不适,再权衡手术利弊,手术操作需精细,避免对儿童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及全身状态的恢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病变对外观的影响,手术时可与患者充分沟通美容效果,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术后给予心理关怀,减轻因外观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

    2025-09-24 14:01:49
  • 脂肪瘤该怎么办

    脂肪瘤体积较小无不适症状者定期体表检查,出现局部压迫症状或严重影响外观可非手术干预,短期内迅速增大、怀疑恶变或压迫重要组织器官应手术切除,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群体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评估处理。 一、脂肪瘤的观察与随访 对于体积较小(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且无任何不适症状(如无痛感、无压迫相关表现)的脂肪瘤,建议定期进行体表检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通过观察脂肪瘤的大小变化、形态有无改变以及质地情况等,来动态了解其发展态势。若在观察期间脂肪瘤无明显变化,可继续维持定期随访。 二、非手术干预情况 当脂肪瘤出现局部压迫症状(例如压迫周围神经导致肢体麻木等)或者严重影响外观,患者有强烈改善需求时,可在专业医疗评估下考虑非手术干预方式。例如激光消融技术,它是利用激光产生的能量使脂肪瘤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缩小或去除脂肪瘤的目的,但该方法需由具备相应技术和经验的医生操作,且要依据个体具体病情来判断是否适用。 三、手术治疗指征 若脂肪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者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怀疑有恶变倾向,又或者脂肪瘤压迫重要组织器官(如压迫血管、神经等导致明显不适症状)时,应考虑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是明确诊断脂肪瘤性质以及直接去除病灶的有效措施,术前需完善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检查,以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和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儿童时期发现脂肪瘤需谨慎对待,由于儿童身体处于不断发育阶段,要密切观察脂肪瘤的生长速度、有无新的症状出现等情况。若脂肪瘤生长速度较快,或者出现影响肢体活动等异常表现,应尽早由儿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必要时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需充分考虑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和承受手术等操作的耐受性。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脂肪瘤时,需综合考虑妊娠的阶段以及脂肪瘤的具体状况。一般需由产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进行评估,若脂肪瘤无紧急手术指征,可在妊娠相对稳定阶段再考虑进一步处理;若脂肪瘤出现压迫等紧急情况,则需及时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妊娠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3.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若发现脂肪瘤且无明显症状、脂肪瘤也无不良变化趋势,以继续观察为主。但如果脂肪瘤出现异常变化,如迅速增大、伴有疼痛等,需积极进行评估,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量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状况和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手术风险评估需更全面细致。

    2025-09-24 14:01:02
  • 脂肪瘤手术后包块还在

    脂肪瘤可能因手术未完整切除(与手术者精细度及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风险相关)、误诊(非脂肪瘤病变如脂肪肉瘤误诊需病理明确)、术后复发(与个体脂肪代谢等因素有关,年龄大、肥胖者复发风险高);应对需及时就医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差异且女性特殊时期需告知医生),针对不同原因处理(未完整切除可能再手术、误诊依病理治疗、复发评估后处理);预防要术前精准评估(选专业机构经验丰富医生完善检查)、术后定期复查(不同年龄复查间隔不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体重、合理饮食运动)。 一、可能原因分析 1.手术未完整切除:脂肪瘤虽有包膜,但手术操作中若包膜残留或瘤体未完全分离,可致包块仍在,此与手术者操作精细度相关,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风险有别,儿童因解剖结构相对稚嫩需更谨慎操作;性别对手术本身影响不大,但术后恢复因个体体质有差异。 2.误诊情况:存在将非脂肪瘤病变(如脂肪肉瘤等)误诊为脂肪瘤行手术,此类病变恶性程度不同,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若为恶性病变则包块持续存在,不同病史患者术前评估及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3.术后复发:脂肪瘤有一定复发几率,与个体脂肪代谢等因素相关,年龄较大、有肥胖等生活方式人群复发风险相对更高,其脂肪代谢紊乱可能增加复发可能性。 二、应对措施 1.及时就医复查: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精准明确包块性质,不同年龄患者检查耐受度不同,儿童需考虑辐射影响选择合适检查方式;女性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需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检查及后续处理方案。 2.针对不同原因处理:若为手术未完整切除,可能需再次手术,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若为误诊,依病理结果制定对应治疗方案,如脂肪肉瘤需综合治疗;若为术后复发,评估复发情况后决定后续处理,如较小复发灶可密切观察,较大者可能需再次干预。 三、预防建议 1.术前精准评估:选择专业医疗机构及经验丰富医生,完善相关检查确保诊断准确,降低手术未完整切除风险,不同年龄人群术前准备侧重点不同,儿童需做好心理安抚及基础健康评估。 2.术后定期复查:术后按医嘱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包块异常情况,不同年龄复查间隔可依个体情况调整,成年人可每年复查,儿童可适当缩短间隔。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控制体重,降低脂肪代谢紊乱风险从而减少复发可能,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具体分析有差异,儿童需培养良好饮食运动习惯,成年人需坚持长期健康管理。

    2025-09-24 13:59: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