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脊柱、关节、小儿骨科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尚礼,男,教授,原骨科部主任,孙逸仙脊柱中心主任,硕士导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外科主任导师,1943年出生,广东省惠州市人。兼任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名誉会长;第六届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届常委、微创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第一届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南六省骨科协作组组长;中国康复学会骨科和风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脊柱非融合技术学组组长;广东省康复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多种刊物担任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或顾问等职务。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长、副院长、党委书记、大外科主任,中央保健局专家等。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关节、小儿骨科等。展开
  • 辅助诊断髋关节结核的四种检查方法是什么

    髋关节结核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情况,血常规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X线早期表现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见间隙变窄等;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细节及脓肿等;MRI对早期诊断价值高,可发现多种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检查各有需注意之处。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 内容:早期X线表现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见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如股骨头、髋臼骨质出现虫蚀样改变等。儿童髋关节结核在X线检查时需注意与正常生长发育中的髋关节表现相鉴别,儿童的髋关节骨骼处于发育阶段,正常的骨垢线等结构可能与病变表现相似,需要仔细观察对比。对于成年人,X线能初步发现髋关节的骨质异常情况,但对于早期细微的骨质改变可能不如CT等检查敏感。 影像学检查-CT检查 内容: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髋关节骨质破坏的细节,如能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微小骨质破坏灶、髋关节内的脓肿等情况。在判断髋关节结核骨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上具有优势。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骨骼的密度等与成年人不同,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因为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成年人则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进行CT检查。 影像学检查-MRI检查 内容:MRI检查对髋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能更早发现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软组织脓肿等病变。在髋关节结核的早期,MRI就可显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异常信号以及骨髓内的异常改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要确保检查的舒适性,可能需要适当的镇静等措施;成年人则可以较好地配合检查,通过MRI能更准确地评估髋关节结核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2025-09-22 14:46:51
  •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特点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特点,局部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全身有发热、全身不适,不同年龄患者症状有差异,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对患病有影响,患病后需注意休息等。 肿胀:受累关节迅速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腔积液、滑膜炎症充血水肿等原因引起。肿胀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皮肤可能会有发亮的表现,皮肤温度也会升高。比如,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时,膝关节会明显肿胀,髌上囊饱满。 功能障碍:关节常处于半屈曲位,以减少关节囊的张力,减轻疼痛,患者主动和被动活动关节时都会受到限制,如不能正常屈伸、旋转等。例如,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时,患儿可能不能正常行走、站立等。 全身症状特点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这是因为感染病原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比如,患儿可能突然出现高热,伴有寒战。 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不同年龄的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往往更为明显,局部症状可能表述不如成人清晰;而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全身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局部疼痛、肿胀等表现可能同样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一旦患病,需要注意休息,减少关节活动。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患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时,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病情可能更易加重,需要格外关注血糖等指标的控制以及关节的治疗情况。

    2025-09-22 14:40:11
  • 骨盆前倾是怎么造成的

    骨盆前倾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久坐人群因肌肉力量失衡易致,运动员因训练方式不均衡可能出现,儿童青少年不良姿势习惯、成年人长期弯腰劳作或穿高跟鞋会改变骨盆位置,部分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者因结构异常引发,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脊柱侧弯患者也会导致骨盆前倾。 运动员:一些专项运动员由于训练方式不均衡,比如短跑运动员,过度强化了髋前侧的肌肉,而忽视了髋后侧肌肉的锻炼,也可能导致骨盆前倾。 不良姿势习惯 儿童青少年:长期弯腰驼背、书包过重且单肩背等不良姿势习惯,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骨盆前倾的风险。比如小学生长时间背着过重的单肩书包,就可能逐渐改变身体的姿势平衡。 成年人:长期弯腰劳作、穿高跟鞋等也会改变身体的重力线,使得骨盆位置发生改变,引发骨盆前倾。穿高跟鞋时,人体重心前移,为保持平衡,骨盆会不自觉前倾。 先天因素 部分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者:比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情况,会导致骨盆的结构出现异常,进而引发骨盆前倾。这类人群从出生起就存在骨骼结构的基础问题,使得骨盆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受到影响。 疾病因素 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肌肉控制能力出现障碍,可能会出现骨盆前倾的情况。神经系统的病变影响了对肌肉的精准控制,使得骨盆周围肌肉无法正常协调工作,从而引发骨盆前倾。 脊柱侧弯患者:脊柱侧弯会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进而影响骨盆的位置,导致骨盆前倾。脊柱侧弯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不平衡,牵拉骨盆出现位置偏移。

    2025-09-22 14:27:55
  • 腰椎间盘突出能做仰卧起坐吗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建议做仰卧起坐,因其会增加腰椎间盘压力致症状加重,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可选择游泳、平板支撑、散步等替代运动,游泳可减腰椎压力锻炼腰背肌,平板支撑锻炼核心肌群,散步温和促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及影响 青壮年患者: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仰卧起坐带来的腰部过度活动仍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进程。因为他们日常活动量可能较大,若不注意腰部运动方式,长期错误运动易使病情反复,影响康复。 中老年患者:中老年人群腰椎本身存在一定退变基础,仰卧起坐对腰部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韧带等组织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做仰卧起坐时更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加重,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 替代运动建议 游泳:游泳是比较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腰椎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脊柱处于舒展状态,可锻炼腰背肌力量。例如自由泳、蛙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平板支撑:平板支撑能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包括腰背肌等。患者可从短时间开始,如每次坚持10-15秒,逐渐增加到每次30-60秒,每天可进行3-4组。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腰部不能塌陷或翘起。 散步:散步是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适合各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适中,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且不会对腰椎造成过大压力。

    2025-09-22 14:21:40
  • 大腿骨干骨折怎么康复训练

    骨折不同时期有不同康复训练,早期(1-2周)促进血液循环等,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中期(3-6周)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6周以后)进行负重等综合训练,不同人群训练有相应注意事项。 骨折中期(3-6周) 骨折中期骨折处已有一定程度纤维连接,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护人员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活动。例如,患者平卧,缓慢抬起患侧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尽量接近胸部,然后缓慢放下,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成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适当增加活动度,但要根据自身疼痛感受调整;对于老年患者,活动幅度应更小,避免因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骨折再移位风险增加。 骨折后期(6周以后) 骨折后期骨折基本愈合,可进行负重训练和增强肌肉力量、关节功能的综合训练。首先从部分负重开始,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让患侧下肢逐渐承受体重,然后逐步增加负重程度。同时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如进行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缓慢下蹲至膝关节屈曲30-60度,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然后缓慢站起,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还可进行步态训练,在平坦地面上,缓慢行走,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再生能力强,可适当加快康复进度,但仍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监测血糖,防止因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影响康复。

    2025-09-22 14:16: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