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脊柱、关节、小儿骨科等。
向 Ta 提问
-
骨折手术后能吃醋吗
骨折手术后可适量吃醋,一般不影响骨折愈合,但醋不宜过量食用,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要适量防胃肠不适影响营养吸收,年轻人也不宜过量要保证饮食多样营养均衡,儿童因消化系统稚嫩一般不建议过量吃醋要保证营养全面易消化的合理膳食。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手术后,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包括胃肠道功能。在食用醋时更要注意适量,避免因过量吃醋引起胃肠道不适,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骨折愈合是很重要的。同时,老年人可能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适量吃醋一般不影响,但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保证足够的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来促进骨折愈合。 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较好,但也不建议过量吃醋。年轻人骨折手术后一般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注意饮食的合理性,适量吃醋不会对骨折愈合造成阻碍,但要结合自身情况,保持饮食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以利于骨折更好地恢复。 儿童:儿童骨折手术后,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相对稚嫩。一般不建议儿童过量吃醋,因为过量的醋可能会影响儿童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对骨折愈合可能间接产生不利影响。儿童骨折后应保证营养全面且易于消化的饮食,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膳食安排。
2025-09-19 11:31:27 -
年轻人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年轻人骨质疏松会出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情况,疼痛多为腰背部且有相关加重及减轻规律,脊柱变形会致身高变矮等,骨折部位有特殊情况,严重脊柱变形会影响呼吸功能。 脊柱变形 随着病情进展,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柱变形,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情况。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会使椎体高度降低,进而引起身高缩短,长期累积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影响身体外观和活动功能。年轻人若本身有不良姿势习惯,如长期弯腰、伏案等,加上骨质疏松影响,更易出现脊柱变形。 骨折 年轻人骨质疏松相对老年人骨折风险可能稍低,但也可能发生骨折,且骨折部位较为特殊。常见的有腕部、髋部等部位骨折。比如腕部骨折可能因轻微外力,像跌倒时手部撑地就可能发生,这是由于骨质疏松使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承受外力能力减弱。年轻人若有高强度运动却营养不均衡等情况,会增加骨折发生几率。 呼吸功能下降 严重的脊柱变形可能影响胸廓活动,进而导致呼吸功能下降。例如驼背严重时胸廓活动受限,影响肺部扩张和收缩,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减少,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年轻人若因骨质疏松出现脊柱变形未及时纠正,会逐渐影响呼吸功能,长期如此会影响生活质量。
2025-09-19 11:19:52 -
脚后跟疼是肝脏出了问题吗
脚后跟疼通常不是肝脏问题,常见原因有足底筋膜炎(喜爱运动的中青年易患)、跟骨骨刺(中老年人因骨骼退变易出现)、跟腱炎(运动员等常因运动相关)、外伤(有明确外伤史)、痛风(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中年后男性易患),出现脚后跟疼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特殊人群需注意及时排查避免延误病情。 跟骨骨刺:跟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与骨骼退变有关。 跟腱炎:跟腱反复受到剧烈拉伸等,引发炎症导致疼痛。运动员、经常进行跳跃等运动的人群易患,年龄上无特定限制但常与运动相关。 外伤:脚后跟受到直接撞击等外伤时,会引起疼痛,有明确外伤史。 痛风:血尿酸升高,尿酸盐沉积在跟骨等部位可引起疼痛,多见于有痛风病史或高尿酸血症人群,男性相对更易患,年龄多在中年以后。 如果出现脚后跟疼,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血尿酸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性处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运动员等更需注意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合适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19 11:05:39 -
颈椎病用什么药物治疗
颈椎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如布洛芬但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可使用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痉挛,如乙哌立松,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权衡利弊;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神经功能,如甲钴胺,过敏者禁用。 肌肉松弛剂 对于颈椎病伴有肌肉痉挛的患者,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它能作用于脊髓,抑制脊髓反射,并且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缓解肌梭的灵敏度,从而放松肌肉,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需权衡利弊,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神经营养药物 颈椎病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一定影响,此时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能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髓鞘的合成,改善神经功能,但过敏者禁用。
2025-09-19 10:54:31 -
骨折第几天比较疼
骨折后疼痛程度和时间因部位、严重程度等而异,前3天较明显,不同人群有特点,缓解措施包括制动、合适情况下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抬高患肢来减轻疼痛。 对于儿童骨折患者,由于儿童的痛觉敏感度以及身体的应激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一般在骨折后的1-3天内也是疼痛较为突出的阶段。儿童骨折后可能会因为哭闹等表现出疼痛不适,这是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表达相对直接,而且骨折后局部的炎症反应等也会导致较明显的疼痛。 而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后局部的损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炎症反应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不过在骨折后的前3天内疼痛也是比较显著的,由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疼痛对其整体身体状况的影响更大,需要更加关注疼痛的管理。 缓解骨折疼痛的一般措施 在骨折后的疼痛管理中,首先可以通过制动来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从而减轻疼痛。例如使用夹板、石膏等外固定装置固定骨折部位。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缓解疼痛,但需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差异,比如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而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要关注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另外,抬高患肢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患者,都可以采用抬高患肢的方法,将骨折的肢体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2025-09-17 13: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