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晓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对不同类型的皮肌炎及其间质性肺炎的综合诊治,包括肌无力、肝功能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的综合管理与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不同类型的皮肌炎及其间质性肺炎的综合诊治,包括肌无力、肝功能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的综合管理与诊治。展开
  • 风湿病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统称,包含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类型,类风湿关节炎是其常见类型,有自身免疫性等特点,且与其他风湿病在表现、检查、发病年龄等方面有不同,风湿病包含类风湿关节炎但二者不等同。 风湿病的范畴 风湿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化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等。常见的风湿病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多种类型。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早期表现为关节滑膜的炎症,逐渐会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等情况。从发病年龄来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0-50岁女性多见。而一般的风湿病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外,其他如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与年龄增长、关节磨损等因素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等。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病这个大范畴下的一种具体疾病,风湿病包含类风湿关节炎,但二者不能等同。

    2025-09-09 11:24:33
  • 尿酸高痛风的症状有什么

    痛风分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急性发作期多夜间或清晨突然发病,常见第一跖趾关节等,数天至2周可缓解易复发;间歇期无明显症状但血尿酸仍高,不控尿酸会致间歇期缩短、发作频繁;慢性期有痛风石、关节畸形、肾脏损害等,年龄大病史长的患者易进入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长期规范治疗。 间歇期症状 在两次急性发作之间的间歇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尿酸水平仍然高于正常。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得到控制,此阶段尿酸结晶仍可能在关节等部位持续沉积,只是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群,若不注意控制尿酸,间歇期会逐渐缩短,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受累关节也可能逐渐增多。生活方式对间歇期的影响较大,比如仍持续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等,会加速病情进展,导致间歇期缩短和发作频繁。 慢性期症状 如果尿酸长期控制不佳,病情会进入慢性期。此时会出现痛风石,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结节,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及肾脏等部位。关节会逐渐出现畸形,如手指关节变形、膝关节变形等,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肾脏也可能受到损害,出现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年龄较大且病史较长的痛风患者更容易进入慢性期,由于长期尿酸高对身体多器官的损害,慢性期的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

    2025-09-09 11:23:19
  • 痛风能不能吃猪蹄

    痛风患者不宜吃猪蹄,因猪蹄属高嘌呤食物,会使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或加重病情,成年、儿童痛风患者及有痛风家族史人群均应避免食用,痛风患者需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并配合治疗管理。 从嘌呤含量角度:猪蹄的嘌呤含量较高,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摄入高嘌呤食物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因为痛风的关键病理基础是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所以从嘌呤代谢的角度,痛风患者不建议吃猪蹄。 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痛风患者:成年痛风患者本身血尿酸代谢已经存在异常,吃猪蹄会进一步打乱嘌呤代谢平衡,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稳定。 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存在相关病因导致痛风,同样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嘌呤摄入,猪蹄这类高嘌呤食物肯定是不能食用的,否则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病情的正常调控。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这类人群虽然还未发病,但属于痛风的高危人群,为了预防痛风的发生,也应该避免食用猪蹄等高嘌呤食物,因为他们的嘌呤代谢可能存在潜在的易感性,吃猪蹄等高嘌呤食物可能会诱发血尿酸升高,增加患病几率。 总之,痛风患者不宜吃猪蹄,痛风患者在饮食上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多吃低嘌呤的食物,如大部分蔬菜、水果、米面等,同时要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2025-09-09 11:22:04
  • 手指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

    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外科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缓解症状,比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有助于减轻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肿胀和发热等表现。 2.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其中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来氟米特等药物也可应用,还有抗疟药等。它们能改善病情,延缓关节破坏的进展。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炎症反应对关节的损害。 3.糖皮质激素 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过需小剂量且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炎症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 二、外科治疗 1.滑膜切除术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节症状。通过手术切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关节的炎症和破坏。 2.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晚期有畸形的患者是一种选择。当手指关节严重破坏、畸形且功能丧失时,人工关节置换可以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接受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多样,药物治疗涵盖不同类别药物,各有其作用和特点,外科治疗则针对不同病情阶段,患者需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09 11:21:27
  • 有哪些药物可以降低尿酸,哪种最常用

    抑制尿酸合成类药物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用需调量因主要经肾排泄易蓄积不良反应且对其过敏者禁用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苯溴马隆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增加排泄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者肾结石患者禁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具体用药需依患者肾功能尿酸水平及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一、抑制尿酸合成类药物 1.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生成。它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之一,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高尿酸血症患者。但需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因为别嘌醇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对别嘌醇过敏者禁用。 二、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 1.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从尿液中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但该药物禁用于肾结石患者,因为其会增加尿液中尿酸含量,可能加重肾结石病情;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禁用。 在常用性方面,别嘌醇应用较为广泛,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尿酸水平及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选择,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者、肾结石患者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2025-09-09 11:20: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