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及处理。展开
  • 哺乳期乳房硬块刺痛感怎么回事

    哺乳期出现乳房硬块刺痛感可能由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导管堵塞引起,乳汁淤积因喂奶不规律等致乳汁未排空,乳腺炎分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细菌感染致细菌性乳腺炎常见,乳腺导管堵塞由导管本身狭窄等致,需及时就医,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乳头清洁等降低风险。 一、乳汁淤积 1.原因:哺乳期女性若喂奶不规律,如长时间未哺乳、喂奶间隔过长,或宝宝吸吮力度不够,都可能致使乳汁不能被完全排空,进而淤积在乳房内形成硬块,同时伴有刺痛感。例如,有研究表明,约40%的哺乳期乳房硬块是由于乳汁淤积引发,尤其是那些喂养方式不恰当的产妇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处于哺乳期的育龄女性是高发人群;生活方式上,喂奶不规律、哺乳姿势不正确等都与之相关;病史方面,若既往有乳腺相关疾病史,发生乳汁淤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二、乳腺炎 1.原因 细菌性乳腺炎:多因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侵入乳腺组织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比如,当乳头有微小破损时,细菌可沿淋巴管或直接侵入乳腺,引发炎症反应,出现乳房硬块、刺痛,还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据临床统计,约30%的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哺乳期女性因乳头易受损,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非细菌性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相对较少见。 2.影响因素:年龄为育龄哺乳期女性;生活方式上,乳头卫生状况不佳、喂奶后未清洁乳头等易增加感染风险;病史方面,若有乳头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诱发乳腺炎。 三、乳腺导管堵塞 1.原因:乳腺导管本身的狭窄、分泌物等可导致堵塞,进而引起乳房局部硬块和刺痛。例如,一些生理性的分泌物可能在导管内积聚,造成堵塞,影响乳汁排出,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2.影响因素:年龄为哺乳期女性;生活方式上,饮食不均衡等可能影响乳腺分泌物情况;病史方面,若有乳腺导管先天性发育异常,更易发生堵塞。 当哺乳期出现乳房硬块刺痛感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合理喂养,及时排空乳汁,以降低乳房硬块刺痛感的发生风险。若出现相关症状,不要自行盲目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2025-10-14 13:53:00
  • 什么是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哺乳期女性初产妇常见非哺乳期少见病因有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局部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发热疼痛全身有发热寒战等症状诊断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哺乳期需注重哺乳卫生定时排空乳汁清洁乳头乳头有破损皲裂及时处理非哺乳期需排查其他病因预防要保持乳头清洁定时哺乳纠正乳头内陷等。 一、定义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哺乳期女性,尤其常见于初产妇,非哺乳期也可偶发,但相对少见。 二、病因 1.乳汁淤积:是最常见病因,乳汁是理想培养基,若乳汁排出不畅,易导致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例如,哺乳间隔过长、乳头发育不良(如过小、内陷)等情况易引发乳汁淤积。 2.细菌入侵: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乳头破损或皲裂时,细菌可沿淋巴管入侵乳腺组织引起感染;婴儿含乳头睡觉或哺乳后乳头未清洁,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乳房出现胀痛、红肿、发热、疼痛,随病情进展,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可触及硬块。 2.全身表现: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至38℃~40℃,伴有乏力等不适。若形成脓肿,局部可触及波动感。 四、诊断方法 1.病史与症状:依据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的病史及表现初步判断。 2.体格检查:检查乳房局部体征,判断有无炎症及脓肿形成。 3.辅助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可发现炎性病灶及脓肿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因哺乳相关因素易发病,需注重哺乳卫生,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尽量排空乳汁,保持乳头清洁,若乳头有破损或皲裂应及时处理,避免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 2.非哺乳期女性:相对少见,多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相关,需排查是否存在导管内病变等其他病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六、预防要点 哺乳期女性应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 定时哺乳,避免乳汁淤积,可通过按摩乳房等方式促进乳汁排出。 纠正乳头内陷等发育异常情况,婴儿含乳时应确保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于口中,减少乳头损伤风险。

    2025-10-14 13:51:44
  • 乳房结节怀孕会恶化吗

    乳房结节怀孕后是否恶化分情况,良性结节大部分孕期不一定恶化但可能增大,恶性结节怀孕可能致病情恶化或进展快,前者年轻孕妇需密切监测,后者有相关病史或高度怀疑恶性的孕妇需多学科制定方案并综合权衡诊疗。 一般情况:大部分良性乳房结节在怀孕过程中不一定会恶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可能会对乳房产生一定影响。但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些纤维腺瘤等常见的良性乳房结节,并非都会出现恶化情况。不过,怀孕可能会使乳房结节有所增大,这是因为激素刺激导致乳腺组织增生等变化。例如,一项针对纤维腺瘤患者的研究跟踪发现,约半数左右的患者在孕期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约三分之一有轻度增大,仅有少数出现不典型增生等可能提示潜在不良变化的情况,但总体良性结节恶化概率相对较低。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本身乳房结节较小且病史明确为良性的年轻孕妇,怀孕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乳房结节的变化。由于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要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等情况。一般建议每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 恶性乳房结节(乳腺癌相关结节) 一般情况:怀孕可能会对恶性乳房结节产生不利影响,有一定概率导致病情恶化或进展加快。因为孕期激素环境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等。例如,乳腺癌患者在孕期,肿瘤可能会出现更快的增长速度,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可能增加。研究显示,乳腺癌合并妊娠的患者,相比非孕期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有乳腺癌病史或高度怀疑恶性乳房结节的孕妇,这是非常棘手的情况。需要多学科团队(包括乳腺外科、产科、肿瘤科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在孕期要更加频繁地进行相关检查,除了乳腺超声外,可能还需要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手段来更精准评估结节情况。同时,要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双重安全,在合适的孕周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诊疗措施,比如如果结节高度怀疑恶性,可能需要在孕期较早阶段就考虑终止妊娠并进行乳腺癌的相关规范治疗,但这需要综合权衡孕妇的病情和胎儿的孕周等多方面因素。

    2025-10-14 13:50:54
  • 炎性乳腺癌是什么

    炎性乳腺癌是罕见具侵袭性的亚型有乳房炎症样表现非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包括乳房外观改变及其他表现诊断需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确诊治疗采用综合模式含多种疗法特殊人群如老年、年轻患者及合并基础疾病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其特征为乳房迅速出现炎症样表现,如皮肤红肿、增厚、发热等,病理上多表现为大量肿瘤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导致乳房呈现类似炎症的外观,但并非由感染引起。 二、临床表现 1.乳房外观改变:乳房迅速出现红肿,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因淋巴管阻塞致皮肤水肿,毛囊处呈现点状凹陷),病变范围常超过乳房的1/3,部分患者可伴有乳房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等症状。 2.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干预,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恶化。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评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乳房典型的炎症样表现,但需注意与感染性乳腺炎鉴别。 2.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可初步观察乳房内部结构及淋巴结情况;乳腺MRI有助于更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评估肿瘤侵犯程度。 3.病理活检: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这是确诊炎性乳腺癌的金标准。 四、治疗方式 1.综合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由于炎性乳腺癌多为晚期表现,手术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如乳腺切除术等;化疗是重要手段,可选用蒽环类、紫杉类等药物;放疗用于局部控制肿瘤;若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等分子特征,可应用靶向治疗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治疗时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选择耐受性较好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2.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对美观及生育等需求较高,治疗中需在控制肿瘤的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与患者充分沟通治疗方案的利弊。 3.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协同管理基础疾病,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例如化疗时需监测血糖、血压变化等。

    2025-10-14 13:49:07
  • 儿童乳房硬块的原因

    儿童乳房出现硬块的原因包括正常生理发育、外伤、感染、肿瘤以及内分泌紊乱相关因素。正常生理发育时青春期前激素变化可致硬块;外伤会致局部组织受损形成硬块;感染如乳腺炎等可引发;肿瘤有良性的乳腺纤维瘤、脂肪瘤和恶性的乳腺癌等;内分泌紊乱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也会导致。 一、正常生理发育相关原因 儿童在青春期前,乳房也可能出现硬块,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一般女孩在8-13岁、男孩在9-1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启动时,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乳腺组织开始发育,可能导致乳房出现硬块,通常还可能伴有乳房胀痛等表现,这是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随着青春期的推进,多数会逐渐缓解。 二、外伤因素 如果儿童乳房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挤压等,可能会导致乳房局部组织受损,出现血肿、组织水肿等情况,进而形成硬块。这种情况下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局部可能还伴有红肿、疼痛等表现。 三、感染因素 1.乳腺炎: 对于婴儿来说,若母乳喂养时乳头破损,细菌可能侵入乳房引起乳腺炎。较大儿童乳房皮肤破损等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乳腺炎,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发热、硬块形成,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女孩在青春发育期,乳房局部皮肤卫生不佳等也可能引发感染性硬块,如毛囊感染等累及乳房组织时,可出现局部硬块。 四、肿瘤因素 1.良性肿瘤: 乳腺纤维瘤:是儿童乳房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表现为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硬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一般无明显疼痛。 脂肪瘤:是由脂肪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乳房部位,表现为皮下的硬块,质地较软,边界清楚。 2.恶性肿瘤:儿童乳房恶性肿瘤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如乳腺癌等,多表现为乳房内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硬块,可能伴有乳房皮肤改变(如橘皮样改变等)、乳头溢液等表现,但儿童期乳腺癌非常罕见。 五、内分泌紊乱相关因素 一些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儿童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影响乳房发育出现硬块。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引起乳房异常发育出现硬块。

    2025-10-14 13:47: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