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陈合新主任医师(1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陈合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合新,男,国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学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喉科医院 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二十余年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经历。临床中擅长于鼻科(鼻窦外科,鼻眼相关外科和鼻颅底相关外科)和头颈外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七项(其中第一作者四项)。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省卫生厅基金各1项。长期从事鼻-鼻窦炎、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鼻神经外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对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鼻眼相关、鼻颅底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手术及修复重建有深入的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展开
  • 腺样体增生能自愈吗

    腺样体增生有自愈可能,其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淋巴组织,出生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长大,4-6岁增殖最旺盛,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部分不太严重的腺样体增生可随年龄增大自愈。若腺样体未萎缩且继续变大阻塞鼻后通道,会致呼吸费力、张口呼吸甚至颌面部畸形。临床上治疗腺样体增生的药物有:一、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二、孟鲁司特口服药物等。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可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增生。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运动以增强抵抗力,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防止腺样体过度增生肥大。 关键点:腺样体增生可自愈;位置及性质;生长变化规律;未自愈的后果;治疗药物;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尾段总结概况提示:腺样体增生的特点、变化及相关治疗和预防措施。需注意其可能自愈,若未自愈有不良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平时要注意增强抵抗力和避免感染。

    2025-06-20 14:51:46
  • 耳朵进棉签了怎么取出来

    棉签进入耳朵后,不建议自行取出,应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当棉签进入耳朵后,不建议自行取出,以免棉签深入耳道或对耳道造成损伤,应该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棉签进入耳朵较浅,可以尝试用镊子或夹子将其取出。但如果棉签进入耳朵较深或无法看到棉签,就不应该自行尝试取出,以免棉签进一步深入耳道或对耳道造成损伤。此时,应该尽快就医,由医生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技术将棉签取出。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老年人的耳道比较狭窄,更容易出现棉签进入耳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加小心谨慎,避免棉签深入耳道或对耳道造成损伤。如果儿童或老年人出现耳朵不适或疼痛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 总之,当棉签进入耳朵后,不建议自行取出,应该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寻求医生帮助之前,不应该尝试用棉签或其他工具自行取出,以免棉签进一步深入耳道或对耳道造成损伤。

    2025-06-20 14:51:08
  • 扁桃体发炎二度肿大该怎么治疗

    扁桃体发炎二度肿大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进行局部治疗、提供支持治疗或考虑手术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 扁桃体发炎二度肿大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如抗生素、消炎药等,以帮助缓解炎症和减轻症状。 局部治疗:使用含漱液漱口、含片含服等方法可以帮助减轻喉咙疼痛和不适。 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手术治疗:如果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或者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复诊,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6-20 14:50:03
  • 感冒扁桃体发炎挂什么科

    如果因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应挂耳鼻喉科。 如果因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应挂耳鼻喉科。 这是因为耳鼻喉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耳部、鼻部、喉部疾病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扁桃体发炎通常涉及到这些部位的炎症和感染,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辅助检查(如喉镜)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就诊时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提供合适的治疗建议。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扁桃体发炎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处理。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同时,在等待就诊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5-06-20 14:49:27
  • 耳膜咚咚响怎么回事

    耳膜咚咚响可能是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原因引起。 耳膜咚咚响医学上称为耳鸣,可能是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原因引起。 耵聍栓塞: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耵聍,若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可导致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原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耳硬化症主要表现为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同时可能伴有耳鸣、耳闷等症状。 其他:耳膜咚咚响还可能与梅尼埃病、高血压、贫血等原因有关。 如果出现耳膜咚咚响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6-20 14:48: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