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合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合新,男,国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学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喉科医院 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二十余年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经历。临床中擅长于鼻科(鼻窦外科,鼻眼相关外科和鼻颅底相关外科)和头颈外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七项(其中第一作者四项)。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省卫生厅基金各1项。长期从事鼻-鼻窦炎、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鼻神经外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对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鼻眼相关、鼻颅底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手术及修复重建有深入的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侧颅底区域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展开
  • 油耳朵怎么清理

    油耳朵清理可分为日常自行清理和就医由专业医生清理。日常自行清理可使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或选择合适耳部清洁液;就医时医生会用专业工具清理,若同时伴有耳道炎症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医生会做相应处理,要根据自身情况选合适方式,自行清理需轻柔,就医选正规医疗机构让专业医生操作。 一、日常自行清理 1.使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 对于外耳道较浅且油耳情况不严重的人,可以在洗澡后,用干净、柔软的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的表面。注意棉签不要深入耳道过深,一般深入1-2厘米即可,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因为洗澡后耳道内可能会有一些油脂混合着水分,用棉签轻轻擦拭能去除表面的部分油脂。 儿童的外耳道较为娇嫩,操作时更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如果儿童油耳朵情况不严重,可在家长帮助下,用较小的棉签进行轻柔擦拭。 2.选择合适的耳部清洁液 可以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耳部清洁液,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是将清洁液滴入耳道内,然后让头部偏向一侧,使清洁液在耳道内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再让液体流出。例如一些含有温和表面活性剂的耳部清洁液,能帮助溶解耳道内的油脂。但使用前要确保清洁液的成分适合自己的耳部情况,对于有耳道炎症等情况的人,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儿童使用耳部清洁液时要格外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为儿童的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不当使用可能会引发耳部问题。 二、就医由专业医生清理 1.医生用专业工具清理 当自行清理效果不佳,或者油耳情况较严重时,应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的耳科器械,如耳用吸引器、耳用镊子等进行清理。例如,对于较硬的油脂团块,医生可能会先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油脂,待其软化后再用吸引器将其吸出或用镊子取出。 老年人由于耳部皮肤感觉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且耳部结构可能有一定变化,在医生清理油耳朵时要积极配合医生,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以便医生采取更安全合适的清理方式。 2.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油耳朵同时伴有耳道炎症,如外耳道炎等情况,医生在清理油脂的同时,还会针对炎症进行相应处理。例如会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油耳朵的清理要更加谨慎,因为这类患者的耳部感染风险可能较高,医生在清理时会更注意操作的无菌性和安全性,同时会关注患者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防止耳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油耳朵的清理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自行清理时注意轻柔,就医清理时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2025-10-16 12:57:59
  • 耳朵里面的耳屎怎么清理

    清理耳朵里耳屎可根据情况选择方法,自行清理时,浅少量少可用棉签轻擦,硬的可用耳垢软化剂,但儿童、耳屎深硬等情况不建议自行清理,需专业处理,游泳爱好者游泳后要注意清理,耳道有基础疾病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清理,总之要依情况选合适方法,复杂情况求助专业医生。 一、自行清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棉签轻轻擦拭 对于外耳道开口处可见的耳屎,可使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但要注意,只能擦拭外耳道的可见部分,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深入耳道过深,因为儿童的耳道更娇嫩,成人也可能因用力不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一般适用于耳屎位置较浅、量少的情况,比如日常发现外耳道有少量松散耳屎时。 (二)使用耳垢软化剂 可以购买正规的耳垢软化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将适量的耳垢软化剂滴入耳道,等待一段时间让其软化耳屎。这适用于耳屎较硬、不易直接清理的情况。例如,有些人群的耳屎比较黏稠、坚硬,通过软化剂软化后更易清理。但使用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避免滴入过多引起不适。 二、不建议自行清理的情况及专业处理方式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的外耳道较窄,皮肤娇嫩,自行清理容易造成损伤。如果儿童耳屎较多或较深,家长不应自行清理,应及时带儿童到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清理,如耳用钳等。因为儿童往往难以配合自行清理,而且他们的耳部结构还在发育中,专业医生能更安全、有效地处理。 (二)耳屎位置较深或量多且硬 当耳屎位置较深,接近鼓膜,或者耳屎量多且非常坚硬时,自行清理风险很大。此时需要专业医生在耳内镜等设备的辅助下进行清理。例如,使用吸引器等设备将耳屎吸出,或者用特殊的器械小心取出。专业医生有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能准确判断耳屎情况并安全清理。 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清理要点 (一)游泳爱好者 经常游泳的人,外耳道容易进水,可能导致耳屎膨胀,此时更要注意清理。游泳后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但要注意避免深入。如果感觉耳屎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清理,因为进水后的耳屎问题可能更容易引发耳部不适甚至感染。 (二)耳道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有中耳炎等耳部基础疾病的人群,清理耳屎要格外谨慎。这类人群自行清理可能会加重耳部炎症或损伤耳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清理,医生会根据耳部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理方式,同时注意避免清理过程中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清理耳朵里面的耳屎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自行清理需谨慎,对于复杂情况应及时求助专业医生。

    2025-10-16 12:57:19
  • 病毒性咽峡炎怎么确诊

    病毒性咽峡炎的诊断包括病史与症状询问,了解接触史、起病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重点查咽部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还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儿童及有基础疾病患者诊断需更细致全面。 一、病史与症状询问 医生会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接触过病毒性咽峡炎患者、发病的起病情况(如是否突然起病等)。同时会重点询问患者的症状,病毒性咽峡炎常见症状有咽痛、发热、咽部充血,咽峡部可见疱疹或溃疡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而成人相对全身症状可能稍轻,但主要局部症状类似。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咽部情况。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软腭、悬雍垂、腭舌弓和腭咽弓等部位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疱疹破溃后可形成小溃疡;有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峡部有溃疡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病毒性咽峡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通过血常规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与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炎症等进行鉴别,细菌感染时往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病毒学检查: 病毒分离:从患者咽拭子等标本中分离出病毒,但该方法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开展,临床常规较少应用。 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咽拭子等标本中的病毒抗原,能快速初步判断是否为病毒性感染以及具体可能的病毒类型,但准确性有一定限制。 病毒核酸检测:如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病毒核酸,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感染以及具体的病毒种类,是较为精准的病毒学诊断方法。 四、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引起咽部类似病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病变主要在牙龈等部位,同时也可累及咽部)、樊尚咽峡炎(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引起,咽部病变有假膜形成,伪膜易拭去,下面有溃疡,伴有口臭等特点)、奋森咽峡炎等。通过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来排除其他疾病,从而确诊病毒性咽峡炎。 对于儿童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要更加细致观察其症状表现,因为儿童表达可能不够清晰准确,需结合家长提供的详细病情信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感染表现的影响,可能需要更全面深入的检查来明确是否为病毒性咽峡炎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等。

    2025-10-16 12:56:22
  • 孕妇患有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

    孕妇患过敏性鼻炎需从多方面应对,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检测确定过敏原并减少接触;进行鼻腔护理,如生理盐水冲洗;药物治疗需谨慎权衡,在医生评估下合理使用局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作为特殊人群要在医生专业指导下治疗,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不适及时复诊。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确定过敏原:孕妇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例如,若检测出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清晨和傍晚)。 减少接触:对于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如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罩等),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床垫、防螨枕头);对于动物毛发过敏者,尽量避免接触宠物。 二、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和过敏症状。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操作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呛咳。孕妇可以选择适合孕期使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 三、药物治疗需谨慎权衡 局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果过敏性鼻炎症状较严重,在医生评估后可谨慎使用局部鼻用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局部作用于鼻腔,全身吸收较少,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但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相对较为安全,如氯雷他定等,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其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能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但也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四、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湿度可保持在40%-60%左右,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 合理饮食:孕妇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猕猴桃等),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辛辣食物等,但要保证营养充足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在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要格外谨慎,所有治疗措施都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的孕周、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6 12:55:38
  • 鼻咽顶后壁增厚是癌吗

    鼻咽顶后壁增厚不一定是癌,常见非癌性原因有炎症(病毒、细菌感染)、腺样体增生,癌性原因主要是鼻咽癌,鉴别诊断可通过鼻咽镜检查取活检及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鼻咽顶后壁增厚需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儿童腺样体增生要视情况干预,有鼻咽癌高危因素人群需密切随访。 一、常见非癌性原因 1.炎症 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相关的鼻咽部炎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进而出现鼻咽顶后壁增厚。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相关,可引起鼻咽部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 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等引起的鼻咽部细菌感染,可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长期炎症刺激可能使鼻咽顶后壁出现增厚改变。 2.腺样体增生 多见于儿童,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生理性增生,尤其是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刺激下,腺样体可明显增生肥大,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一般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逐渐萎缩。 二、癌性原因 鼻咽癌是导致鼻咽顶后壁增厚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1.病理特征 鼻咽癌大多为鳞状细胞癌等类型,肿瘤细胞在鼻咽顶后壁生长,可导致局部组织增厚、隆起等改变。通过鼻咽镜活检等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鼻咽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我国南方等鼻咽癌高发地区,EB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与鼻咽癌的发病有明显关联。 2.临床表现 除了鼻咽顶后壁增厚外,鼻咽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例如,肿瘤侵犯咽鼓管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侵犯颅底神经可导致头痛等症状。 三、鉴别诊断方法 1.鼻咽镜检查 直接观察鼻咽顶后壁的形态、颜色等情况,可在鼻咽镜下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明确增厚原因的重要方法。对于儿童患者,进行鼻咽镜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顶后壁增厚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能判断增厚组织是否侵犯周围的颅底骨质等结构。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鼻咽顶后壁增厚的性质,区分是炎性增生还是肿瘤性病变等。 对于发现鼻咽顶后壁增厚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是儿童的腺样体增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对于有鼻咽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EB病毒抗体阳性等,更要密切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癌变。

    2025-10-16 12:53: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