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等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月有,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学历,1988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系,1995年提前攻读外科博士学位,1998年获得外科博士学位。一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专注于泌尿外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结石等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展开
  • 包皮皮下出血怎么办

    包皮皮下出血需先观察出血量和范围,早期24小时内可冷敷、制动休息,及时就医经医生检查及可能的血常规等进一步检查评估,再根据病因处理,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定期复查。 一、观察出血情况 1.出血量判断:首先观察包皮皮下出血的量,若只是少量点状出血,可先在家自行观察;若出血较多,呈片状且持续增多,需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表述可能不准确,更需仔细观察其局部表现及是否有哭闹等不适,因为儿童可能因疼痛而有异常反应。 2.出血范围观察:留意出血是局限于一小部分还是波及较大区域,不同范围的出血可能提示不同的损伤程度,比如范围迅速扩大可能意味着有较严重的血管损伤等情况。 二、急性期处理措施 1.冷敷:在出血早期(一般指24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出血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的力度和时间,避免冻伤,且要确保冰袋不会滑落接触皮肤造成伤害。 2.制动休息:避免阴茎的剧烈活动,减少阴茎勃起等情况,因为勃起可能会加重出血。让患者保持安静,尽量减少走动,尤其是儿童患者,要防止其过度哭闹、奔跑等导致阴茎频繁活动。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医生检查:当出现包皮皮下出血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局部检查,评估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外伤(如外力撞击、手淫过度等)导致,还是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全身性因素引起。对于儿童,医生会特别注意询问近期是否有外伤史等情况。 2.进一步检查:根据情况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排查是否有凝血机制障碍等问题。如果是外伤导致的出血,医生会判断损伤的具体程度,比如是否有皮下血管破裂、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等。 四、后续处理及注意事项 1.根据病因处理:如果是外伤引起的简单出血,经过初步处理后,若损伤较轻,可能只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定期观察即可;若损伤较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如果是凝血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出血,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2.保持局部清洁: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包皮皮下出血,都要注意保持阴茎局部的清洁卫生,可使用温水轻柔清洗,清洗后轻轻擦干。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做好清洁工作,避免感染,因为出血后的局部皮肤抵抗力可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3.避免刺激:在恢复期间,要避免穿紧身的内裤,减少对阴茎的摩擦刺激。同时,要注意饮食,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等;成人则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免影响恢复。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出血部位的恢复情况,比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复诊,以确保恢复正常,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025-10-11 12:46:53
  • 男同房后腰疼怎么回事

    男性同房后腰疼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肌肉劳损和姿势不当;病理性因素有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炎)和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前列腺炎);特殊人群中,年轻男性因缺乏锻炼或不良生活习惯易引发,中老年男性因身体退变及疾病发生率高更易出现,出现同房后腰疼时先休息,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生理性因素 1.肌肉劳损:男性同房时姿势不当、动作过于剧烈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腰部肌肉过度收缩和拉伸,引起肌肉劳损,出现腰疼。例如,长时间采用不舒适的体位进行性行为,会使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超出其承受范围,进而引发疼痛。一般这种情况经过适当休息可逐渐缓解。 2.姿势不当:同房过程中腰部处于不合理的扭曲、过度伸展等姿势,会使腰椎周围的关节、韧带等受到异常应力,导致腰疼。比如,突然的扭转动作可能使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疼痛。 二、病理性因素 1.腰椎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身有腰椎间盘退变基础的男性,同房时腰部的活动可能诱发椎间盘突出加重,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疼,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这是因为同房时腰部的应力变化可促使原本退变的椎间盘组织突出,刺激周围神经结构。 腰椎关节炎:腰椎关节发生炎症性病变时,同房时关节的活动会加重炎症刺激,导致腰疼。例如,强直性脊柱炎累及腰椎时,同房可能使腰部疼痛加剧,且病情可能呈进行性发展。 2.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肾脏内的结石在同房时由于身体的活动,结石移动刺激肾盂或输尿管,可引起腰疼,疼痛多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可伴有血尿等症状。这是因为结石活动时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发疼痛和出血。 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同房后可能出现腰疼症状,还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等排尿异常表现以及会阴部不适等。前列腺炎时炎症刺激会波及周围组织,导致腰部牵涉痛。 三、特殊人群情况 1.年轻男性:年轻男性若平时缺乏锻炼,腰部肌肉力量较弱,同房时更易出现肌肉劳损等情况导致腰疼;而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久坐等,可能增加腰椎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引发同房后腰疼。 2.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情况较为常见,同时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率也升高,这些因素都使得中老年男性同房后腰疼的可能性增加。中老年男性应更加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当男性出现同房后腰疼情况时,首先应注意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腰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下肢麻木、血尿、排尿异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腰椎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2:44:15
  • 怎样快速缓解肾结石疼痛

    肾结石疼痛可通过非药物和医疗干预方法缓解。非药物方法包括大量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路,特殊人群需谨慎)和改变体位(尝试跳跃、侧卧等,小结石可能缓解,持续不缓解要就医);医疗干预有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注意消化道溃疡史人群,阿片类镇痛药有成瘾性风险)和体外冲击波碎石(聚焦击碎结石,特殊人群不适合,术后需大量饮水并观察状况),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血尿加重等需立即就医。 一、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大量饮水 1.作用原理:增加尿量可以起到冲刷尿路的作用,有助于小的肾结石排出,同时也能缓解疼痛。一般建议每天饮用2000-3000毫升的水,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饮水量,确保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例如,儿童可根据每公斤体重计算饮水量,一般每公斤体重每天需摄入100-150毫升的水。 2.注意事项: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大量饮水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这类人群饮水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 (二)改变体位 1.具体操作:尝试不同的体位,如跳跃、侧卧等。跳跃动作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肾结石移动,从而可能缓解疼痛。侧卧时,疼痛侧向上,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让结石相对容易移动位置。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跳跃等动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肾结石,改变体位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二、医疗干预缓解方法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镇痛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群,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加重溃疡病情,需谨慎使用。儿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避免过量使用。 2.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等,对于剧烈的肾结石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阿片类药物有成瘾性风险,一般在其他镇痛方法无效时才会使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使用阿片类药物需经过严格评估,因为可能会对胎儿等产生不良影响。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 1.原理: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肾结石,使结石变小,便于排出,从而缓解疼痛。对于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一般在碎石后疼痛会逐渐缓解。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结石位置特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人群不适合该方法。儿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 2.术后注意事项:碎石后需要大量饮水,促进结石碎片排出,同时要密切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结石碎片排出以及身体状况,如出现血尿加重、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果肾结石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血尿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情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1 12:43:12
  • 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

    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成因包括病原体入侵(最常见细菌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尿路梗阻(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致尿液排出不畅)、机体免疫力低下(年龄因素和疾病因素致抵抗力弱)、医源性因素(导尿、膀胱镜检查及泌尿系统器械操作致细菌入侵)。 病原体入侵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约占尿路感染的80%-90%。女性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大肠埃希菌容易由尿道上行至膀胱引发感染;男性若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也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尿路感染。在老年人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常伴有泌尿系统的基础疾病,如前列腺肥大等,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尿路感染。 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例如,女性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真菌性尿路感染;性活跃期的女性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概率相对较高,进而可能引发尿路感染。 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尿道瓣膜等,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使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尿路梗阻,从婴幼儿时期就可能面临尿路感染的风险,且长期的尿路梗阻还可能导致肾脏积水,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后天性因素:老年人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可引起尿道梗阻,导致尿液排空不完全,残余尿量增加,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等也可引起尿路梗阻,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机体免疫力低下 年龄因素:婴幼儿时期,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且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且感染后容易迁延不愈。 疾病因素: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极低,极易发生尿路感染,而且感染的病原体往往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困难。 医源性因素 导尿或膀胱镜检查: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但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导尿时会破坏尿道的黏膜屏障,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途径;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尿路,从而引发尿路感染。在儿童进行导尿等操作时,由于其泌尿系统较为娇嫩,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无菌操作。 泌尿系统器械操作:如输尿管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这些操作都可能导致尿路黏膜损伤,使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对于接受这些操作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尿液情况,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2025-10-11 12:42:23
  • 尿后有少许透明黏液怎么回事

    尿后少许透明黏液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前列腺液和尿道球腺的正常分泌;病理性原因有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尿道炎(分非淋菌性和淋菌性)及泌尿系统其他感染性疾病等,若伴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利于泌尿系统健康。 一、生理性原因 (一)前列腺液分泌 正常男性的前列腺会定期分泌前列腺液,在排尿终末时,可能会有少量前列腺液随尿液排出,表现为尿后少许透明黏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在性兴奋后或长时间没有排精等情况下更易出现,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二)尿道球腺分泌 尿道球腺会分泌少量黏液样物质,起润滑尿道的作用,在排尿前后可能会有少量排出,呈现透明黏液状,属于正常的生理分泌,通常不影响健康。 二、病理性原因 (一)前列腺炎 1.急性前列腺炎 除了尿后有少许透明黏液外,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耻骨上区疼痛,发热等症状。其发生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细菌入侵前列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前列腺液等分泌异常,随尿液排出表现为尿后黏液。 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若为细菌性急性前列腺炎,需积极抗感染治疗,但儿童相对少见,成人中常见。 2.慢性前列腺炎 症状相对多样,除尿后少许透明黏液外,还可能有尿频、尿急、尿不尽,会阴部、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的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等。其发病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成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生活不规律、长期久坐、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尿道炎 1.非淋菌性尿道炎 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等感染引起,除尿后少许透明黏液外,常有尿道刺痒、尿痛,尿道分泌物少,呈浆液性或黏液性。多见于性活跃的青、中年男性,通过性接触传播。 2.淋菌性尿道炎 由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急性淋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也可能在病情缓解期出现少量透明黏液样分泌物;慢性淋病则症状相对迁延,可有尿后黏液等表现。同样多见于性活跃人群,通过性接触传播。 (三)泌尿系统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膀胱炎等,炎症刺激膀胱及尿道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也可能在尿后出现少许透明黏液,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相对更易患膀胱炎。 当发现尿后有少许透明黏液时,如果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发热、会阴部疼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久坐、适量饮水、注意个人卫生等,有助于维护泌尿系统健康。

    2025-10-11 12:41: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