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损伤性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美容。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明春,男,主任医师,皮肤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山医科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皮肤病与性病、皮肤美容外科。擅长于各种皮肤性病的诊治,尤其对尖锐湿疣、扁平疣、皮肤肿瘤、囊肿、痤疮、色素痣、疤痕等损容性皮肤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操作多种皮肤外科手术和美容手术,擅长肉毒素、玻尿酸注射美容和激光美容。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损伤性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美容。展开
  • 治疗白癜风的药水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水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控制白癜风进展,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防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及面部等薄嫩部位用防皮肤萎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成人非面部白癜风皮损,儿童用需经医生评估权衡利弊,维生素D3衍生物通过调节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发挥作用,使用中要关注局部皮肤反应有皮肤炎症或其他基础疾病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适用性。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水 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水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来控制白癜风进展,常见药物如卤米松乳膏等。但儿童患者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因其长期使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且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使用需谨慎,防止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包括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成人非面部白癜风皮损。使用时需注意局部可能出现刺激症状,如灼热、瘙痒等。儿童患者因皮肤屏障功能及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使用该类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后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三、维生素D3衍生物 例如卡泊三醇软膏,通过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挥作用。使用过程中要关注局部皮肤反应,如是否出现红斑、瘙痒加重等情况。有皮肤炎症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适用性。

    2025-08-13 14:56:48
  • 腹型紫癜能吃红薯吗

    腹型紫癜患者中病情稳定期且对红薯无过敏者可适量食用清淡烹饪的红薯来供能及促肠道蠕动,急性期有明显胃肠症状时暂避免,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对红薯敏感需严格避免,应依据自身耐受与病情精准调整饮食。 一、腹型紫癜患者食用红薯的可行性分析 腹型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胃肠道的类型,饮食方面需兼顾营养供给与胃肠道耐受。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若患者对红薯无过敏反应,在病情稳定期可适量食用。此时红薯能为机体提供能量,其中的膳食纤维还可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应清淡,避免油炸、添加过多刺激性调料,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特殊情况的考量 1.急性期患者:当腹型紫癜处于急性期,患者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如剧烈腹痛、频繁呕吐等,此时胃肠道消化功能受限,应暂时避免食用红薯等较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不适。待病情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后,可逐步尝试少量食用红薯,并观察反应。 2.个体差异:部分腹型紫癜患者可能存在对红薯中某些成分的敏感情况,如食用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加重、皮肤过敏反应等,则需严格避免食用红薯。需依据患者自身对红薯的耐受及病情状况精准调整饮食。

    2025-08-13 14:55:00
  • 儿童荨麻疹应服用哪种药物

    儿童荨麻疹治疗核心是选用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其相较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轻,特殊儿童用抗组胺药需谨慎选已明确儿童适用且安全性验证的并密切关注用药反应,若荨麻疹与特定过敏原相关还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一、抗组胺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 儿童荨麻疹的治疗核心是使用抗组胺药物,其中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为首选。例如西替利嗪,其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大多数儿童患者;氯雷他定也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同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瘙痒、风团等症状。第二代抗组胺药相较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等),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较轻,更利于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等特殊儿童群体,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择已明确儿童适用且安全性经过验证的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另外,若儿童荨麻疹与特定过敏原相关,除药物治疗外,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这对控制病情复发至关重要,需结合儿童的生活环境、病史等因素综合考量,确保治疗方案既安全又有效。

    2025-08-13 14:54:00
  • 如何治疗最新的阴虱病

    阴虱病治疗需剃除阴毛并焚烧以去除寄生环境,外用药物注意特殊人群禁忌及儿童用药选择,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防交叉感染,衣物被褥高温烫洗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治疗后需复查确保彻底清除以防复发。 一、一般治疗 1.剃除阴毛:阴虱主要附着于阴毛上,剃除阴毛并将其焚烧是重要措施,可直接去除阴虱及其虫卵的寄生环境,减少寄生虫数量。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常用林旦乳膏等药物,通过接触发挥杀灭阴虱成虫及虫卵的作用,但需注意特殊人群使用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时应谨慎,因药物可能被吸收进入体内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儿童患者需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优先选择温和且经临床验证安全的外用制剂,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三、伴侣处理 阴虱具有传染性,患者的性伴侣也需同时接受检查与治疗,以防交叉感染,避免病情反复。 四、个人卫生管理 1.衣物处理:患者的衣物、被褥等需高温烫洗,因为阴虱可存活于衣物等物品上,高温能有效杀灭阴虱及虫卵;同时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对可能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清洁。 五、复查与随访 治疗后需进行复查,确保阴虱完全清除,若有复发迹象需及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以保证彻底治愈阴虱病。

    2025-08-13 14:53:13
  • 脚底灼烧感是什么原因

    脚底灼热可能由脑部疾患、癫痫发作、周围神经疾患、骨性关节炎、感染等导致。 一、脑部疾患:脑血管病容易使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异常,像面部、上肢、下肢、手部、足部等。当脑部出现疾患异常时,可能引发患者脚底产生灼热感。比如一些脑血管疾病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脚底感觉异常。 二、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有部分是感觉性发作,这种情况下脚底灼热可能就是癫痫发作引起的。因为癫痫发作时大脑的异常放电可能会波及到与脚底感觉相关的区域。 三、周围神经疾患: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出现神经刺激时,可能在神经上表现出脚底灼热感。例如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可能会导致脚底出现异样感觉。 四、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脚关节会变得脆弱,软骨也易因承受压力而受损,加上脚关节日常活动频繁,容易引发骨性关节炎,从而出现发热现象。当骨性关节炎发生时,关节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脚底有发热等表现。 五、感染:若是脚底有微小伤口未被注意到而引发肌肉感染,通常会出现脚底发热且烧灼感增强等情况,让患者感觉脚底灼热。可能是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脚底伤口导致感染发生。 总之,脚底灼热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2025-08-13 14:52: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