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损伤性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美容。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明春,男,主任医师,皮肤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山医科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皮肤病与性病、皮肤美容外科。擅长于各种皮肤性病的诊治,尤其对尖锐湿疣、扁平疣、皮肤肿瘤、囊肿、痤疮、色素痣、疤痕等损容性皮肤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操作多种皮肤外科手术和美容手术,擅长肉毒素、玻尿酸注射美容和激光美容。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损伤性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美容。展开
  • 脚上长肉刺怎么去除

    脚上长肉刺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通常是由于足底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摩擦而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去除脚上肉刺的方法: 1.使用鸡眼贴: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鸡眼贴中含有水杨酸等成分,可以软化角质,促进肉刺脱落。使用时,先将足部浸泡在温水中,然后擦干,将鸡眼贴贴在肉刺上,每天更换一次,连续使用几天,直到肉刺脱落。 2.使用鸡眼刮刀:如果鸡眼贴没有效果,可以使用鸡眼刮刀来去除肉刺。使用时,先将足部浸泡在温水中,然后擦干,用鸡眼刮刀轻轻地将肉刺刮除,注意不要刮伤正常的皮肤。 3.使用冷冻疗法: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低温冷冻肉刺,使其坏死脱落。使用时,需要将足部冷冻一段时间,然后用消毒的镊子将肉刺夹除。 4.手术切除:如果肉刺比较大或者位置比较深,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需要注意足部的护理,避免感染。 5.注意足部护理:去除肉刺后,需要注意足部的护理,避免再次受到挤压和摩擦。可以选择宽松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和站立,同时注意足部的清洁和干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去除肉刺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在去除肉刺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8-11 15:31:51
  • 脸上长脂肪瘤什么样子

    脸上脂肪瘤表现为皮下局限性可触及肿块边界清晰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柔软可推动生长缓慢好发于面部相关区域儿童需留意肿块异常变化成人外观影响大或担忧可就医评估并以观察为主。 一、形态表现 脸上脂肪瘤多表现为皮下可触及的局限性肿块,大小不等,小者直径多在1cm以内,大者可至数厘米,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皮肤外观通常无明显改变,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皮下有质地均匀的隆起物。二、颜色与质地 颜色一般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呈肤色或稍带淡黄色,质地柔软,有类似触摸橡皮球的弹性感,且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不会固定于深部组织,可在皮下轻微推动。三、生长特性 生长较为缓慢,可能历经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较明显的体积变化,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若短时间内肿块明显增大需警惕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四、好发部位 常见于面部皮下组织相对丰富的区域,像脸颊、额头、下巴等部位均有可能出现脂肪瘤。对于儿童群体,脸上出现脂肪瘤时,因其皮肤娇嫩,家长日常观察需留意肿块有无异常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成年人脸上的脂肪瘤,若对外观影响较大或自身有担忧,可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但一般先以观察肿块变化为主。

    2025-08-11 15:30:20
  • 脸挤破皮了怎么快速恢复

    脸挤破皮后,可通过清洁、消毒、保持干燥、使用药物、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注意休息和避免挤压来促进快速恢复。 1.清洁伤口:首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清洁破皮的部位,去除伤口上的污垢和细菌。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化妆品。 2.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碘酒、酒精等消毒药水消毒伤口,防止感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消毒,以免刺激皮肤。 3.保持干燥:破皮的部位应保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使用促进愈合的药物: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促进愈合的药物,如抗生素软膏、生长因子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5.注意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伤口愈合很重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蔬菜、水果等。 6.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或护肤品,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以免刺激皮肤。 7.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8.避免挤压:在伤口未完全愈合之前,避免再次挤压或刺激破皮的部位,以免影响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伤口较大、较深或出现感染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治疗。

    2025-08-11 15:25:03
  • 什么叫扁平疣

    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常见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部位,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颜色可正常或淡褐色且骤然出现、数目多密集分布,由HPV特定亚型感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青少年因皮肤屏障弱、接触感染源机会多易发病,不同性别发病率无绝对差异但青少年更易受影响,自身免疫力低下及不注意个人卫生、与患者密切接触等会增加感染几率。 好发人群与部位:好发于青少年,常见发病部位为颜面、手背及前臂等。 皮损特征: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颜色可为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且数目较多、密集分布。 发病机制:主要由HPV中的特定亚型(如HPV-3型等)感染所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污染物品或与患者直接接触等方式感染。 人群差异影响:青少年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接触感染源机会多易发病;不同性别发病率无绝对差异,但青少年群体更易受影响;自身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风险增高;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与患者密切接触等可增加感染几率。

    2025-08-11 15:23:51
  • 股癣无真菌

    股癣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临床通过病变部位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可证实由真菌感染,确诊后需用抗真菌药物遵循规范疗程治疗,儿童患者选抗真菌药需谨慎要选相对安全适合的方式基于真菌感染病因针对性治疗。 一、股癣的致病真菌本质 股癣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致病真菌包含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通过真菌镜检及培养等检查手段可发现这些真菌的存在,所以“股癣无真菌”是违背医学事实的错误认知,股癣的发病明确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 二、股癣的诊断依据 临床上诊断股癣时,会采取病变部位皮屑进行真菌镜检,可观察到菌丝或孢子,还能通过真菌培养来确定具体致病真菌的种类,以此明确股癣是由真菌感染所引发,这充分证实股癣并非无真菌。 三、股癣的正确治疗原则 确诊股癣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要遵循规范疗程以彻底清除真菌,防止病情复发。对于不同人群需考虑其特点,如儿童患者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需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适合儿童的抗真菌方式,始终基于股癣由真菌感染这一病因进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以保障治疗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025-08-11 15:19: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