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兰娜,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儿童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展开
  • 小孩鼻子突然出血怎么回事

    小孩鼻子突然出血常见局部因素有鼻黏膜干燥、外伤、鼻部炎症,全身因素有发热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处理时让小孩坐下或半卧位、捏住鼻翼压迫止血并冷敷,出血不止等需及时就医;预防要保持鼻腔湿润、均衡饮食、积极防治疾病。 一、常见原因 (一)局部因素 1.鼻黏膜干燥:小孩鼻腔黏膜比较娇嫩,若所处环境空气干燥,如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会使鼻黏膜水分丢失,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比如在北方冬季,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时,小孩鼻出血的情况相对多见。 2.外伤:小孩活泼好动,可能会不经意间用手挖鼻孔,导致鼻黏膜破损出血;或者受到外力碰撞等,也会引起鼻子出血。 3.鼻部炎症:如急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充血、肿胀,容易出现出血症状。 (二)全身因素 1.发热性疾病:当小孩患有感冒、流感等发热性疾病时,体温升高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同时发热导致身体水分丢失,鼻黏膜干燥,从而容易引起鼻出血。例如小孩患流感时,除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外,鼻出血也是常见表现之一。 2.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机制异常,容易出现鼻出血,而且往往出血量可能较多,不易止住。 3.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和凝血过程。比如长期挑食、偏食的小孩,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进而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4.心血管系统疾病:少数情况下,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小孩鼻出血,但相对较为少见。 二、处理方法 (一)一般处理 让小孩坐下或半卧位,头部稍微向前倾,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或呛咳。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毛巾敷在小孩的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帮助止血。 (二)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采取上述压迫止血方法后,鼻出血仍不能停止,或者小孩鼻出血频繁发生,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鼻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预防措施 (一)保持鼻腔湿润 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如40%-60%);教育小孩不要随意挖鼻孔,减少对鼻黏膜的损伤。 (二)均衡饮食 保证小孩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维持鼻黏膜等组织的正常功能。 (三)积极防治疾病 对于患有发热性疾病、鼻部炎症等疾病的小孩,要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风险。同时,定期带小孩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血液系统等可能导致鼻出血的全身性疾病。 总之,小孩鼻子突然出血的原因较多,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025-10-16 13:37:13
  • 宝宝指甲中间有白横怎么办

    宝宝指甲中间有白横可能由营养因素、外伤因素、疾病因素导致。营养因素方面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时要调整饮食;外伤因素致指甲受挤压碰撞时,轻微外伤无需特殊处理,严重需就医;疾病因素如贫血、肠道寄生虫病等则需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后进行对应治疗,若白横持续不消失或伴其他异常表现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日常要注重宝宝营养均衡与护理。 一、营养因素相关情况 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 具体情况: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B12、锌等营养素可能会出现指甲中间有白横的情况。例如,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对细胞的生长、分裂等过程有重要作用,当体内锌缺乏时,指甲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异常表现。一般来说,宝宝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的情况,就容易发生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应对措施:首先要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保证饮食多样化。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等;富含锌的食物,像瘦肉、海鲜、坚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补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合理添加辅食。对于较大的儿童,要引导其不挑食、不偏食。 二、外伤因素相关情况 具体情况:宝宝在日常活动中,指甲受到挤压、碰撞等外伤时,也可能会出现指甲中间有白横的现象。比如宝宝玩耍时不小心撞到手指,或者被重物压到等情况。 应对措施:首先观察外伤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的碰撞,没有明显的出血、肿胀等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指甲的生长,白横会逐渐消失。要注意避免再次损伤该指甲,给宝宝修剪指甲时要小心,避免进一步刺激受伤部位。如果外伤较严重,有明显的出血、肿胀,甚至指甲与甲床分离等情况,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疾病因素相关情况 某些全身性疾病 具体情况: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指甲出现白横,如贫血、肠道寄生虫病等。贫血时,机体的氧气供应不足,指甲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肠道寄生虫病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 应对措施:如果怀疑是贫血引起,需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程度,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等(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严格遵医嘱)。如果考虑肠道寄生虫病,需要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但同样要注意药物对低龄儿童的适用性等问题。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总之,当发现宝宝指甲中间有白横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整体情况,包括饮食、有无外伤史、有无其他不适症状等。如果白横持续不消失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宝宝精神不佳、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宝宝的营养均衡和护理,保障宝宝健康成长。

    2025-10-16 13:36:14
  • 小孩喝灵芝汤会过敏吗

    小孩喝灵芝汤可能过敏,过敏表现有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可通过观察饮用后反应和就医检查判断,过敏时要停饮并依情况处理,预防要了解体质、少量尝试观察、咨询医生建议。 一、小孩喝灵芝汤过敏的可能性 灵芝作为一种中药材,其中含有多种成分,部分小孩可能对灵芝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小孩个体的特异性体质有关。有研究表明,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对特定的物质产生过敏,小孩若属于过敏体质,那么喝灵芝汤时就存在过敏的风险。 二、可能出现的过敏表现 1.皮肤方面: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皮肤瘙痒会使小孩不自觉地搔抓,进而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红斑和丘疹可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 2.消化道方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小孩出现消化道症状时,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可能导致小孩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呼吸道方面:严重时可能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呼吸道过敏症状。呼吸道过敏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气道梗阻等严重后果,危及小孩生命健康。 三、如何判断小孩是否对灵芝汤过敏 1.观察饮用后反应:在小孩饮用灵芝汤后,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如果在短时间内(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上述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就要高度怀疑是灵芝汤引起的过敏反应。 2.就医检查:一旦怀疑小孩对灵芝汤过敏,应及时带小孩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并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过敏原检测等,以明确是否为灵芝汤过敏以及过敏原的具体情况。 四、针对过敏小孩的处理及预防建议 1.过敏时的处理:如果小孩已经明确对灵芝汤过敏,当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饮用灵芝汤。对于轻度的过敏症状,如轻微的皮肤红斑、瘙痒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的止痒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如果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呕吐腹泻等,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过敏药物、吸氧等治疗措施。 2.预防措施 了解小孩体质:在给小孩食用新的食物或饮品之前,要了解小孩的过敏体质情况。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小孩发生过敏的风险相对较高,在给小孩食用灵芝汤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时更要谨慎。 少量尝试观察:对于从未喝过灵芝汤的小孩,初次尝试时应少量给予,观察小孩饮用后的反应。如果没有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可逐渐增加摄入量;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则应坚决避免再次给小孩饮用灵芝汤。 咨询医生建议:在给小孩食用灵芝汤等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食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可以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等,给出专业的建议,判断小孩是否适合饮用灵芝汤以及饮用的相关注意事项等。

    2025-10-16 13:33:14
  • 两个月宝宝耳朵里黄痂怎么回事

    两个月宝宝耳朵出现黄痂可能由正常生理现象、外耳道湿疹、脂溢性皮炎、感染因素等导致,正常耵聍形成的黄痂可轻拭外口,若黄痂多、宝宝不适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因处理,同时要轻柔处理黄痂、注意宝宝衣物材质减少刺激。 一、正常生理现象导致的耳朵黄痂 两个月宝宝耳朵里出现黄痂可能是正常的耵聍(耳屎)分泌后干燥形成的。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但在婴儿时期,可能因分泌后未及时排出而干燥形成黄痂。一般这种情况宝宝无哭闹、抓耳等异常表现,外耳道皮肤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二、外耳道湿疹引起的耳朵黄痂 1.发病机制:婴儿湿疹可累及外耳道,可能与宝宝本身的过敏体质有关,接触到如奶粉、衣物材质等过敏原后,引发外耳道湿疹。湿疹会导致外耳道皮肤渗出液体,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混合后干燥形成黄痂。 2.表现特点:宝宝可能伴有外耳道皮肤发红、瘙痒,宝宝会出现抓耳、哭闹等表现,黄痂周围皮肤可能有红肿、丘疹等表现。 三、脂溢性皮炎导致的耳朵黄痂 1.发生原因:两个月宝宝皮脂腺分泌旺盛,若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可引起脂溢性皮炎,外耳道皮肤也可受累,出现油脂样物质与脱落细胞等形成黄痂。 2.外观及伴随表现:黄痂可能呈黄色油腻状,宝宝外耳道皮肤可能有轻度红斑,一般无明显疼痛,但宝宝可能因局部不适有轻微抓耳等表现。 四、感染因素导致的耳朵黄痂 1.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等感染外耳道,可引起炎症反应,出现脓性分泌物,与脱落组织混合干燥后形成黄痂。宝宝可能伴有外耳道红肿、发热,严重时可能有哭闹不安、体温升高等表现。 2.真菌感染:在婴儿免疫力较低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外耳道出现黄痂样改变,同时外耳道皮肤可能有白色膜状物,宝宝可能有耳部不适表现。 五、处理建议及注意事项 1.观察与清洁:首先要观察黄痂的情况,若考虑是正常耵聍形成的黄痂,可在宝宝安静时,用湿润的消毒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外口的黄痂,但注意不要深入外耳道内部,避免损伤宝宝外耳道黏膜。 2.就医评估:如果黄痂较多、宝宝有明显不适表现(如频繁抓耳、哭闹、外耳道红肿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耳内镜等检查明确黄痂形成的原因,若是湿疹、感染等情况,会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若是外耳道湿疹,可能会使用一些温和的外用药物涂抹;若是感染,会根据感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婴儿用药需谨慎)。 3.特殊人群注意:对于两个月的宝宝,皮肤娇嫩,在处理耳朵黄痂时一定要动作轻柔,避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衣物材质,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等,以减少对外耳道皮肤的刺激,降低外耳道湿疹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16 13:32:09
  • 宝宝喝奶一直蹬腿烦躁怎么办

    宝宝喝奶时蹬腿烦躁可能由多方面因素导致,需排查喂养相关因素,如奶量不合适、奶嘴问题;检查身体状况,如腹胀、口腔问题、其他身体不适;营造舒适喝奶环境,包括适宜温度和安静环境;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健康状况宝宝更要谨慎对待,细致排查并及时咨询医生。 一、排查喂养相关因素 (一)奶量不合适 对于婴儿来说,奶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不适。若奶量过多,宝宝消化负担重,会蹬腿烦躁;奶量过少则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也会有此类表现。可以根据宝宝月龄对应的正常奶量范围来大致判断,比如0-3个月婴儿一般每次奶量约90-150毫升,每天6-8次;3-6个月婴儿每次奶量约120-200毫升,每天5-7次等。 (二)奶嘴问题 奶嘴的孔径不合适也会影响宝宝喝奶。如果奶嘴孔径过小,宝宝喝奶时会很费力,容易烦躁蹬腿;孔径过大则可能导致奶液流速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也会出现不适。要选择适合宝宝月龄的奶嘴,一般可通过观察宝宝喝奶时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有频繁吞咽、呛咳等情况。 二、检查身体状况 (一)腹胀 宝宝喝奶过程中吸入过多空气或者消化不良等都可能引起腹胀。可以通过观察宝宝腹部是否隆起、触摸腹部是否较硬来初步判断。如果腹胀,宝宝会因为腹部不适而在喝奶时蹬腿烦躁。可以在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缓解腹胀。 (二)口腔问题 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口腔问题会使宝宝在喝奶时感到疼痛,从而出现蹬腿烦躁的情况。要检查宝宝口腔内部,查看是否有溃疡、红肿等异常。如果发现口腔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保持口腔清洁等,但避免自行给宝宝使用未经专业指导的药物。 (三)其他身体不适 如感冒、发烧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在喝奶时不适。要测量宝宝体温,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精神不佳等。如果怀疑有全身性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营造舒适的喝奶环境 (一)环境温度 室内温度不适宜会影响宝宝喝奶时的舒适度。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比较适宜。过冷或过热都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在喝奶时出现蹬腿烦躁的情况。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室内温度,必要时通过空调等设备调节温度。 (二)环境安静程度 过于嘈杂的环境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能专注喝奶,进而出现蹬腿烦躁。应尽量为宝宝营造一个安静的喝奶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健康状况的宝宝,由于其身体各系统发育可能不完善,出现喝奶蹬腿烦躁的情况更要谨慎对待。要更加细致地排查上述各种因素,并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咨询医生,因为早产儿对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耐受能力更弱,任何小的不适都可能对其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护理特殊人群宝宝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确保宝宝的安全和健康。

    2025-10-16 13:30: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