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兰娜,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儿童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展开
  • 宝宝吃手指的原因

    宝宝吃手指有生理发育阶段正常探索、寻求心理安慰、缓解牙龈不适等原因,家长应保持冷静,生理发育阶段不用刻意阻止但要保持手部清洁,出牙期可用牙胶替代,营造稳定舒适环境,过度频繁影响生活发育时咨询儿科医生。 寻求心理安慰 当宝宝处于陌生、紧张或不安的环境中时,吃手指可能成为他们寻求心理安慰的方式。例如,宝宝在换了新的照顾环境、经历了陌生的社交场合等情况下,通过吸吮手指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就如同在子宫内时的舒适体验一样,这种行为有助于稳定宝宝的情绪,让他们感觉更放松。 缓解牙龈不适 宝宝在出牙期时,牙龈会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感觉,吃手指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通过吸吮手指,能够对牙龈产生轻度的压迫和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出牙带来的不适感。一般宝宝在4-6个月左右开始陆续出牙,这个阶段吃手指的频率可能会相对增加。 避免过度干预的建议 对于宝宝吃手指的情况,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强硬地制止。如果是处于生理发育探索阶段的吃手指,一般不需要刻意阻止,因为这是宝宝正常的发展过程。但要注意保持宝宝手部的清洁卫生,定期为宝宝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如果是出牙期导致的吃手指,可以为宝宝准备专门的牙胶等安全的咀嚼物品来替代吃手指,既可以缓解牙龈不适,又能满足宝宝口腔探索的需求。同时,要为宝宝营造一个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宝宝因紧张不安而通过吃手指寻求安慰的情况发生。如果宝宝吃手指的情况过度频繁,且明显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和发育,建议咨询儿科医生,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和指导。

    2025-07-29 15:37:39
  • 刚出生的婴儿老打嗝怎么办

    刚出生婴儿老打嗝多因膈肌发育不完善,受吃奶过快等刺激易痉挛,常见应对方法有轻拍背部助排胃内气体、喂37℃左右温水缓解、转移注意力,早产儿等特殊婴儿应对打嗝需更轻柔,若长时间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一、原因分析 刚出生的婴儿老打嗝,多是由于膈肌发育不完善,受到刺激后容易痉挛。比如吃奶过快、吸入冷空气、吃奶过量等情况都可能引发打嗝。 二、常见应对方法 1.轻拍背部: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部趴在家长肩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的气体,一般拍几分钟即可缓解打嗝。因为婴儿胃呈水平位,吃奶后空气易积聚在胃内,拍背可促进气体排出,减轻膈肌痉挛。 2.喂温水:可以给婴儿喂少量温温水,水温一般控制在37℃左右,通过吞咽动作来缓解膈肌痉挛。温水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刺激胃肠道蠕动,帮助调节膈肌的状态。 3.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轻柔地抚摸婴儿的小手、轻声说话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也有助于缓解打嗝。婴儿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当注意力分散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减轻,膈肌痉挛也可能随之缓解。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群体,在应对打嗝时要更加轻柔。因为早产儿各器官发育相对更不成熟,拍背力度要适中,喂温水时要注意量的控制,避免引起呛咳等情况。在转移注意力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对早产儿造成过度刺激。同时,要密切观察特殊婴儿打嗝缓解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打嗝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因为特殊婴儿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5-07-29 15:34:21
  • 婴儿蛋白过敏会自愈吗

    婴儿蛋白过敏是否自愈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婴儿随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可能自愈,约30%-50%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3岁左右可能耐受,但相当一部分不会自愈甚至可能加重,不能自愈的需严格避过敏原、选特殊奶粉,有过敏家族史婴儿自愈可能性低需更早干预管理 一、可能自愈的情况及机制 部分婴儿的免疫系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完善,对牛奶蛋白等过敏原的耐受能力可能会逐渐建立。有研究表明,大约有30%-50%的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在3岁左右可能会逐渐耐受牛奶蛋白。这是因为随着婴儿肠道屏障功能逐渐成熟,免疫系统对原本视为“异物”的牛奶蛋白的过度反应会减轻。例如,随着婴儿月龄增加,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更加完善,能更好地阻挡过敏原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 二、不能自愈的情况及应对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婴儿蛋白过敏不会自愈,甚至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过敏情况加重或者出现其他相关过敏问题。如果婴儿蛋白过敏持续存在,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比如,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需要选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来替代普通配方奶粉。在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症状表现,如是否仍有反复的皮疹、腹泻、呕吐等过敏相关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婴儿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同时,对于有蛋白过敏家族史的婴儿等特殊情况,更要密切监测,因为这类婴儿蛋白过敏自愈的可能性相对更低,需要更早地进行干预和管理。

    2025-07-29 15:30:46
  • 婴儿睡眠倒退期持续多长时间

    婴儿睡眠倒退期持续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数天到数周不等,受年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家长可通过营造舒适环境、维持规律作息帮助度过,过长且伴异常表现需就医。 影响睡眠倒退期持续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月龄的婴儿睡眠倒退期情况有所不同。比如3-4个月的婴儿可能会出现睡眠倒退,这是因为其神经系统发育等因素导致,一般此阶段的睡眠倒退期持续时间可能相对有一定的常见范围,但个体间仍有差异;6-8个月的婴儿由于开始长牙等原因也可能进入睡眠倒退期,其持续时间同样因人而异。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婴儿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如搬家等,可能会使睡眠倒退期延长;而生活环境相对稳定、日常作息规律的婴儿,睡眠倒退期可能相对较短。另外,婴儿白天的活动量也有影响,白天活动量过少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不安稳,进而使睡眠倒退期延长,而适当增加白天合理的活动量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可能缩短睡眠倒退期。 健康状况因素:当婴儿处于生病状态时,如感冒、消化不良等,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倒退期延长。例如婴儿患感冒时,鼻塞等不适会干扰睡眠,睡眠倒退期可能比健康时持续更久;而当婴儿身体恢复健康后,睡眠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睡眠倒退期也会随之结束。 对于婴儿睡眠倒退期,家长要保持耐心,通过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的作息等方式来帮助婴儿度过睡眠倒退期。同时,要密切关注婴儿的整体健康状况,若睡眠倒退期过长且婴儿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体重不增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2025-07-29 15:28:47
  • 新生婴儿一天睡几个小时

    不同月龄新生儿睡眠时间不同,0-1个月约16-20小时,1-3个月约14-17小时,4-12个月约12-16小时,各阶段睡眠对生长发育重要,不同个体有差异,保证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0-1个月) 新生婴儿一天睡眠时间通常在16-20个小时左右。这是因为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需要大量的睡眠来支持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在这个阶段,婴儿的睡眠周期较短,浅睡眠和深睡眠交替出现,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以满足身体快速成长的需求。 二、1-3个月婴儿 1-3个月的婴儿一天大概睡14-17个小时。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其睡眠模式开始逐渐趋向规律,但仍有较多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此阶段的睡眠依然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成熟起着重要作用,睡眠中的生理变化有助于婴儿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完善。 三、4-12个月婴儿 4-12个月的婴儿一天睡眠时间约为12-16个小时。这个时期婴儿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清醒时间相对增多,但睡眠仍然是其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的成长。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只要婴儿精神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睡眠时间的轻微波动通常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婴儿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刺激,有助于婴儿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营造温馨、黑暗且安静的睡眠空间,有利于婴儿进入深度睡眠,保障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发育。

    2025-07-29 15:25: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