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兰娜,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儿童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展开
  • 手足口病传染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饮食传播,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有患儿家庭需隔离,集体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密切接触传播:这是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都可造成病毒传播。健康儿童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腔等部位就容易被感染。比如,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一个孩子感染后,如果没有做好手部卫生等防护措施,很容易通过接触玩具等物品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孩子。 飞沫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例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患病儿童咳嗽、打喷嚏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传播,附近的儿童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饮食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比如,食用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等情况可能导致感染。 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对于有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需要特别注意对患儿的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同时,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如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等,以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

    2025-07-28 15:43:16
  • 幼儿急疹几天能消退

    幼儿急疹多数自限,病程约1-2周,先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皮疹1-2天出齐,再持续1-2天消退,消退不留痕,患病要监测体温、保皮肤清洁、保证水分,异常及时就医 发热阶段及皮疹出现情况 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5天左右。在发热期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可能仅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等。当体温逐渐消退时,皮疹开始出现。 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首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在1-2天内出齐,出疹后病情就进入了恢复期。 皮疹消退过程 皮疹出齐后,一般会持续1-2天然后开始消退,消退的顺序通常与出疹顺序一致,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也不脱屑。在整个病程中,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因为幼儿皮肤比较娇嫩,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婴幼儿患幼儿急疹的情况,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患病期间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时,可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防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病情恢复。如果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合并症的可能。

    2025-07-28 15:40:59
  • 2个月婴儿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2个月婴儿流口水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因唾液腺发育而吞咽功能不完善致唾液不能及时咽下,口腔局部因素也可能导致但较少见,家长要注意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口腔情况,单纯流口水无其他异常多为正常,做好日常护理即可。 1.正常生理现象:2个月婴儿流口水多是正常生理现象,此阶段婴儿唾液腺开始发育,但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唾液分泌量逐渐增加却不能及时咽下,就会出现流口水情况。一般婴儿在4-13个月时唾液分泌才逐渐达到与吞咽功能相适应的状态,2个月婴儿处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但吞咽协调能力不足的阶段,这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2.口腔局部因素:如果婴儿口腔内有炎症等局部问题也可能导致流口水增多。例如口腔黏膜受到刺激等情况,虽然2个月婴儿口腔炎症相对较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不过相对而言生理性原因更为常见。 3.温馨提示:对于2个月婴儿流口水,家长要注意保持婴儿口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用柔软的纸巾或纱布擦拭口水,避免口水长时间刺激皮肤引起皮疹等问题。因为婴儿皮肤娇嫩,口水长时间停留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糜烂等情况。同时要观察婴儿口腔情况,若发现口腔有异常表现如溃疡、疱疹等应及时就医,但一般2个月婴儿单纯流口水若无其他异常多为正常生理情况,无需过度担忧,只需做好日常护理即可。

    2025-07-28 15:37:57
  • 小儿急疹会不会传染给大人

    小儿急疹会传染给大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被污染物品,大人感染后表现较轻,免疫力低的大人需密切观察,免疫力正常的大人接触后要注意自身状况并做好卫生和避免过度密切接触。 一、传播途径 小儿急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患病儿童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散布在空气中,大人吸入后有可能被感染。另外,也可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二、大人感染后的表现 大人感染小儿急疹病毒后,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多数人可能只是出现轻微的发热、乏力、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由于大人的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一般感染后病情不会像儿童那样严重,病程也相对较短。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大人,如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感染小儿急疹病毒后,病情可能相对复杂,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而对于一般免疫力正常的大人,在接触患病儿童后,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同时,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过度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儿童发热出疹期间,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025-07-28 15:36:12
  • 三个月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三个月宝宝肚子胀气可能由喂养不当、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引起,可通过正确喂养姿势、腹部按摩、俯卧姿势缓解,要注意腹部保暖,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1.正确喂养姿势:喂奶时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完奶后,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家长肩上,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一般拍嗝3-5分钟即可。 2.腹部按摩: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温暖的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按摩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按摩力度要适中,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要注意按摩前双手要温暖,避免宝宝着凉。 3.俯卧姿势:在宝宝清醒且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采取俯卧姿势,这样有助于缓解肚子胀气,但要注意避免堵住宝宝口鼻,发生窒息风险。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三个月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护理细节。宝宝的腹部保暖很重要,要根据室温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避免腹部着凉导致胀气加重。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排便情况,如果宝宝除了肚子胀气还伴有频繁哭闹、拒奶、呕吐、发热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如肠道梗阻等严重情况。

    2025-07-28 15:33: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