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兰娜,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小儿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儿童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营养性疾病。展开
  • 婴儿几个月可以吃蛋黄羹

    婴儿一般满6个月可开始尝试吃蛋黄羹,6个月左右引入因消化系统渐成熟利于吸收营养,首次尝试少量,制作要完全蒸熟且卫生,有过敏风险或个体差异时需留意调整,过敏要停食就医,依自身消化情况灵活调整引入时间,添加后消化不适要推迟并咨询医生。 6个月左右引入蛋黄羹的原因 婴儿在6个月时,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具备了消化蛋黄中营养成分的初步能力。此时引入蛋黄羹,有助于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蛋黄富含铁等多种营养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益。 引入蛋黄羹的具体操作 首次尝试:开始时应少量给予,比如先尝试1/4个蛋黄制作的蛋黄羹。将蛋黄充分蒸熟后,用勺子压碎,加入适量温水或母乳、配方奶调制成细腻的糊状,观察婴儿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如皮肤是否出现皮疹、是否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没有不适反应,可逐渐增加到1/2个蛋黄,再到整个蛋黄。 制作要点:蛋黄一定要完全蒸熟,避免婴儿食用未熟透的蛋黄后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卫生,防止细菌污染。 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 过敏风险:部分婴儿可能对蛋黄过敏,在引入蛋黄羹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如果婴儿有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病史,引入蛋黄羹时更要谨慎,首次尝试的量应更少,且一旦出现过敏相关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个体差异:每个婴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婴儿可能在5个多月时消化功能就已经相对成熟,但也有的婴儿可能需要到7个月左右才能较好地消化蛋黄羹。所以要根据婴儿自身的消化情况来灵活调整引入蛋黄羹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地严格限定在6个月整。如果婴儿在添加蛋黄羹后出现明显的消化不适,如长时间的腹泻、腹胀等,应适当推迟引入时间,并咨询儿科医生的建议。

    2025-07-25 15:51:24
  • 婴儿肚脐贴的功效

    婴儿肚脐贴有保护肚脐、吸收渗液、辅助预防感染等功效,使用时要注意婴儿皮肤敏感情况,根据肚脐愈合阶段选择合适肚脐贴,还要考虑日常活动对肚脐贴的影响,保证肚脐贴粘贴牢固且不影响婴儿活动。 吸收渗液:部分婴儿肚脐在愈合初期可能会有少量渗液情况,合适的肚脐贴具有一定吸收渗液的性能,帮助保持肚脐局部相对干燥,降低因渗液引发感染的可能性。不过要注意选择吸收性能适中的肚脐贴,若吸收过强可能过度吸收肚脐正常分泌的液体,影响愈合。 辅助预防感染:合格的肚脐贴通常具备一定阻隔外界细菌等病原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肚脐被病菌侵袭的几率,为肚脐愈合营造相对洁净的局部环境。但这不能完全依赖肚脐贴预防感染,还需配合日常对肚脐周围皮肤的清洁等操作。 特殊人群(婴儿)使用肚脐贴的注意事项 皮肤敏感情况:婴儿皮肤娇嫩,部分婴儿可能存在皮肤敏感问题,在选择肚脐贴时要留意肚脐贴的材质,优先选择棉质等相对温和、不易引起过敏的材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肚脐周围皮肤状况,若出现发红、瘙痒、皮疹等过敏表现,应立即移除肚脐贴,并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护理,情况严重时需就医。 肚脐愈合阶段:要根据婴儿肚脐实际愈合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肚脐贴。在肚脐未完全愈合前,肚脐贴的粘贴要适度,不能过紧影响肚脐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导致肚脐贴移位失去保护作用。当肚脐完全愈合后,就无需再使用肚脐贴。 日常活动影响:婴儿活泼好动,使用肚脐贴时要保证肚脐贴粘贴牢固,避免在婴儿大量活动过程中肚脐贴脱落,若脱落要及时重新粘贴合适的肚脐贴以维持保护效果。同时,要注意肚脐贴粘贴部位不能影响婴儿正常的肢体活动,防止造成不适或限制活动发育。

    2025-07-25 15:49:37
  • 宝宝一会低烧一会正常

    宝宝体温波动可能是感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环境温度过高等非疾病因素导致,具体原因需就医后确定。 宝宝一会低烧一会正常,可能是由感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具体分析: 1.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宝宝体温波动。例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等都可能引起低烧。 2.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体温异常。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引起低烧。 3.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能导致宝宝体温升高。 4.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可能导致宝宝体温波动。例如,药物副作用、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等都可能使宝宝体温暂时升高。 如果宝宝出现体温波动,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等待就医期间,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其他症状变化,记录下来。 2.给宝宝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 3.注意保持宝宝的舒适,避免过度包裹。 4.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果医生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宝宝的健康问题,尤其是体温波动,家长应该保持警惕。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向医生提供宝宝的症状、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宝宝一会低烧一会正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025-07-25 15:48:07
  • 3个月婴儿发烧怎么退烧

    3个月婴儿物理降温需调整室温至22-25℃、松解衣物、用32-34℃温水擦拭特定部位,要及时观察症状、测量体温,超38.5℃伴精神不佳需就医,特殊人群护理要轻柔、保暖适度且持续关注状况,有异常及时求专业帮助。 一、物理降温方法 1.调整室温: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为婴儿创造一个舒适的散热环境,避免过热加重发热情况,这是因为适宜的室温有助于婴儿身体热量通过皮肤散发。 2.松解衣物:给婴儿穿着宽松、轻薄的衣物,便于散热,不要给婴儿盖太厚的被子或穿过多衣物,防止影响身体散热过程。 3.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通过擦拭可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二、及时就医评估 1.观察症状:密切观察3个月婴儿发烧时的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情况,如果出现精神差、反复呕吐、呼吸急促等严重表现需立即就医。因为3个月婴儿免疫系统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些潜在疾病可能通过这些伴随症状体现。 2.测量体温:准确测量婴儿体温,若体温超过38.5℃且婴儿精神状态不佳,需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发热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3个月婴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护理退烧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皮肤。同时要注意保暖适度,不能因降温过度导致婴儿着凉,还要持续关注婴儿体温变化及整体状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因为婴儿自身调节体温能力较弱,任何不当护理都可能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025-07-25 15:46:28
  • 婴儿汗疱疹怎么治

    婴儿汗疱疹治疗包括一般护理、局部处理及特殊情况注意。一般护理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清洗后拍干,选宽松棉质衣物,调节室温湿度;局部处理可保湿及在医生指导下用安全外用药物;有基础病史等特殊情况要谨慎护理,严重不缓解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方案。 一、一般护理 婴儿皮肤较为娇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关键。要每天用温水轻柔地为婴儿清洗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擦拭,防止刺激皮肤。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室温保持在22℃-26℃为宜,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婴儿过热导致出汗过多加重汗疱疹。 二、局部处理 1.保湿护理:可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水分,有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但要确保保湿霜不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使用前可先在婴儿小块皮肤上进行试用观察。 2.药物辅助:若汗疱疹伴有瘙痒等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安全的外用药物,如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婴儿皮肤薄嫩,药物吸收相对较多,要避免药物滥用。 三、特殊情况注意 对于有基础病史或特殊生活方式的婴儿,如患有其他皮肤疾病或有过敏史等情况,在护理汗疱疹时要更加谨慎。有过敏史的婴儿,在选择洗护用品和衣物材质时要格外留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果汗疱疹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医生会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会充分考虑婴儿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2025-07-25 15:45: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