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各种颅内疾病如垂体瘤、胶质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以及三叉神经痛有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治疗各种颅内疾病如垂体瘤、胶质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以及三叉神经痛有丰富的经验。展开
  • 神经母细胞瘤能治吗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愈率取决于多种因素,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接受支持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是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局限性肿瘤,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提高治愈率。对于晚期肿瘤,手术可以缓解症状,减轻肿瘤负荷。 2.化疗:化疗是神经母细胞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放疗:放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放疗通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者对于晚期肿瘤无法手术的患者。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目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伊马替尼、卡博替尼等。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有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等。 6.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止痛治疗、心理治疗等。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同时,患者的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营养支持、止痛治疗、心理治疗等。 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建议患者及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患者及家属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2025-09-29 10:02:44
  • 脂肪瘤会长在脑袋上么

    脑袋上脂肪瘤发病机制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头部皮下可触及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生长缓慢的单个或多个肿块,较大时可压迫致头痛,小而无症状者定期观察,较大或有不适可手术,儿童有脂肪瘤需密切观察异常变化,成年出现快速增大疼痛等异常表现及高危人群要及时就医。 一、脑袋上脂肪瘤的发生机制 脂肪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一般认为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当体内脂肪代谢出现异常时,脂肪细胞异常聚集,就有可能形成脂肪瘤,同时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脂肪瘤病史,个体脑袋上出现脂肪瘤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升高。 二、脑袋上脂肪瘤的临床表现 脑袋上的脂肪瘤多表现为头部皮下可触及的肿块,通常为单个或多个,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生长较为缓慢,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等不适症状。但如果脂肪瘤较大,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引发头痛等相关不适表现。 三、脑袋上脂肪瘤的观察与处理 小而无症状的脂肪瘤:若脑袋上的脂肪瘤较小且没有影响到外观以及正常生活,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对其进行观察,留意其大小、形态等是否有变化即可。 较大或有不适的脂肪瘤:当脑袋上的脂肪瘤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头痛等不适,或者影响到头部外观时,则可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切除。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若发现脑袋上有脂肪瘤,需密切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评估;成年人群中,若脑袋上的脂肪瘤出现快速增大、疼痛等异常表现,也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另外,有家族脂肪瘤病史的人群,属于脑袋上长脂肪瘤的高危人群范畴,更要留意头部皮下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2025-09-29 10:01:22
  • 脑疝是什么意思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是由于颅内压力失衡导致脑组织移位,会压迫周围神经结构,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其原因包括颅内病变、头部外伤、严重的颅内感染、缺氧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去除病因、降低颅内压、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等,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 1.定义和症状 脑疝是指脑组织通过颅骨上的薄弱或开放的结构移位到其他部位,压迫周围的神经结构。 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瞳孔异常、偏瘫或感觉异常等。 2.原因 脑疝常见于颅内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 其他原因包括头部外伤、严重的颅内感染、缺氧等。 3.类型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和受压的结构不同,脑疝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等。 4.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诊断脑疝。 治疗的关键是尽快解除颅内压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5.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去除病因、降低颅内压、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等。 对于严重的脑疝,可能需要紧急手术和综合治疗。 6.预后 脑疝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7.预防 对于患有颅内疾病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及时治疗,以预防脑疝的发生。 避免头部受伤、控制颅内压等也是预防脑疝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脑疝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如果怀疑有脑疝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脑疝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任何脑部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9-29 09:59:55
  • 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鞍结节脑膜瘤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见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有钙化及骨质改变,增强明显强化;头颅MRI平扫等信号、T2稍高信号、有轻度水肿,增强明显强化且有“脑膜尾征”)、神经系统检查(视力视野检查可见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及其他检查(脑脊液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腰穿对伴颅内压增高患者需谨慎)。 头颅MRI:是诊断鞍结节脑膜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在MRI平扫上,肿瘤T1加权像多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稍高信号,瘤周可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脑膜尾征”较具特征性(肿瘤附着的脑膜呈线样或片状强化)。不同性别患者在头颅MRI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妊娠期女性进行MRI检查需考虑磁共振成像对胎儿的影响,一般在必要时谨慎进行。 神经系统检查 视力视野检查:鞍结节脑膜瘤常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不同年龄人群视力视野改变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视力发育迟缓、斜视等;成人则多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等。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视野计检查视野,可初步判断视神经受损情况。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改变。对于有视力障碍的患者,眼底检查有助于了解视神经的病变程度,不同年龄患者眼底改变的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因长期颅内压增高出现眼底改变,成人则多与肿瘤对视神经的压迫有关。 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一般情况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但在鉴别诊断时可能有一定意义。对于伴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腰穿检查需谨慎,避免诱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更要严格掌握腰穿指征。

    2025-09-29 09:58:07
  • 婴儿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脑肿瘤的症状可能因肿瘤位置、大小和类型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视力或听力问题、运动障碍、语言问题、意识改变、头部肿块等。 1.头痛:婴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头痛,尤其是在早晨或晚上。 2.呕吐:呕吐是婴儿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与头痛有关。 3.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能是婴儿脑肿瘤的首发症状之一。 4.视力问题:肿瘤压迫视神经可能导致视力问题,如视力模糊、斜视等。 5.听力问题:肿瘤压迫听神经可能导致听力问题,如听力下降、耳鸣等。 6.运动障碍:婴儿可能出现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 7.语言问题:语言发育迟缓、失语等语言问题也可能是婴儿脑肿瘤的症状之一。 8.意识改变:婴儿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改变。 9.头部肿块:在少数情况下,家长可能在婴儿头部摸到一个肿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婴儿有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对于婴儿脑肿瘤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婴儿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照顾患有脑肿瘤的婴儿: 1.密切观察婴儿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2.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3.注意婴儿的营养和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给予婴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婴儿脑肿瘤的症状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给予婴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早日康复。

    2025-09-29 09:55: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