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妊娠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及更年期焦虑状态有丰富经验
向 Ta 提问
-
午餐前血糖正常值
午餐前血糖正常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午餐前血糖正常值是指在进餐前2小时内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受到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正常血糖范围会存在一定的波动。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标准,午餐前血糖正常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超过6.1mmol/L但低于7.0mmol/L则为受损葡萄糖耐受(impairedglucosetolerance),超过7.0mmol/L则为糖尿病。需要指出的是,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人在不同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的测量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即至少8个小时没有进食或饮水。同时,测量血糖的方法和仪器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应该选择可靠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测量。如果发现血糖值异常,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4-01 09:20:42 -
吃降血糖药有什么副作用
吃降血糖药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低血糖、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降血糖药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但是,降血糖药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1.低血糖低血糖是最常见的降血糖药副作用。当血糖过低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虚弱、心悸等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抽搐。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也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胃胀等。 3.皮肤过敏少数患者可能会对某些降血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4.骨折风险增加长期使用某些降血糖药物可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女性和老年人。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时,一定要遵医嘱服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补充糖分等。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2025-04-01 09:20:41 -
血糖高怎么调理才会降
血糖高的调理方法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来进行,目的是降低血糖水平,控制血糖。 1.合理饮食血糖高的人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同时增加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应该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如糖果、蛋糕、巧克力、油炸食品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麦饼干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血糖高的人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但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3.药物治疗对于血糖高情况较为严重的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高的人应该要避免烟酒、快餐、高糖食品的摄入,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04-01 09:20:40 -
空腹血糖6.7算不算高怎么控制
血糖6.7mmol/L对于空腹血糖来说不属于正常范围,但也不用过分担心,但是也需要控制一下饮食。 临床上,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mmol/L~6.1mmol/L,大于等于7mmol/L为糖尿病,餐后1小时血糖6.7mmol/L~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大于等于11.1mmol/L为糖尿病。血糖6.7mmol/L对于空腹血糖来说虽然不在正常范围,还不能说是糖尿病。 但是,从正常值的范围来看,血糖6.7mmol/L比正常值高,称为空腹高血糖,建议你择日再做一次检查,还可以去医院OGTT试验进行确诊是否有糖尿病可。 如果只从当前数据来看,可以暂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尽量避免高糖、高油类食物,减少淀粉类的主食摄入,多吃蔬菜、豆类及五谷杂粮,同时还要作息规律,情绪稳定,加强运动。
2025-04-01 09:20:38 -
空腹血糖9点多需要治疗吗
空腹血糖9点多是需要治疗的,可能需要生活方式的干预配合药物治疗。 空腹血糖9点多需要治疗,空腹血糖的标准是3.9mmol/L到6.1mmol/L,临床上空腹血糖大于或者等于7.0mmol/L合并糖尿病症状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一旦确诊就必须规律治疗。 生活方式的干预,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要严格控制高糖类食物如巧克力、蜂蜜、芒果等的摄入量,还要忌高脂肪、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止饮酒,同时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游泳等。 药物控制,降糖药要根据患者的胰岛功能,身高体重,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般口服的降糖药有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必要时可注射胰岛素治疗。 当出现血糖异常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勿自行购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5-04-01 09: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