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妊娠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及更年期焦虑状态有丰富经验
向 Ta 提问
-
血糖13.8严重吗
血糖13.8较高,需要警惕。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在7.8mmol/L以下。血糖13.8属于较高水平,可能提示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存在。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控制,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出现多饮、多尿、口干、疲乏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
2025-04-01 09:18:16 -
血糖危急值
成人空腹血糖的危急值是小于2.2mmol/l或大于22.2mmol/l,说明病情严重,需要及时治疗。正常空腹血糖值3.89-6.11mmol/l,空腹血糖高于22.2mmol/l,容易导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积极治疗,注射胰岛素及多喝水,尽快改善高血糖状态。 空腹血糖低于2.2mmol/l,提示严重低血糖,易导致低血糖昏迷,及时补充葡萄糖尽快恢复。
2025-04-01 09:18:15 -
高血压糖尿病饮食禁忌有哪些
高血压糖尿病的饮食禁忌,主要有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复合糖类食物、钠盐摄入过量、暴饮暴食等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饮食外,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降血压和降糖的药物治疗,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以免容易导致其他疾病。 1、高脂肪食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血液浓稠度增加,容易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可能会出现缺血性心肌病,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所以,患者不建议吃高脂肪的食物,如奶油、肥肉、坚果类食物等。尽量选择植物油,尽量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可以适当进食海鱼,海鱼当中含有不饱和的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氧化,而且还可以降低血浆当中的胆固醇,有利于血压和血糖的控制。 2、复合糖类食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进食复合糖类的食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注意控制能量的摄入。复合糖类食物容易引起血脂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血糖。 3、钠盐摄入过量 正常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则最高不应超过3克。建议患者控制钠盐的摄入,对于血压的恢复以及维持血压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 4、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的控制,还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甚至会造成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少食多餐,总量不变,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高血压糖尿病饮食禁忌还有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忌食咸菜、辣椒等。高血压糖尿病建议多吃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白菜等,食物纤维不被小肠消化吸收,但能带来饱食感,并能延缓糖和脂肪的吸收。晚餐以少食为主,可以食用稀饭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饭后多喝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2025-04-01 09:18:14 -
低血糖容易得糖尿病吗
一般的低血糖患者不容易患糖尿病,但若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导致的低血糖,则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1、餐前的低血糖,通常要考虑是胰岛β细胞增生所引起,这种低血糖并不容易患糖尿病,但需要针对胰岛β细胞瘤进行手术治疗,否则易使低血糖情况加重,可能会经常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的现象。 2、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属于人类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的低血糖,一般来说不容易得糖尿病,但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巧克力等升糖快的食物,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补充糖分。 3、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导致的低血糖则容易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高峰期延迟会导致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餐后短时间的血糖骤升,而食物消化后胰岛素大量分泌,造成低血糖。一般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长期不规律饮食造成的,若不及时调整饮食作息很容易给机体错误的信号,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若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出现的胰岛素分泌高峰期延迟则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防止其他病症的发生。
2025-04-01 09:18:12 -
孕期低血糖对宝宝有影响吗
如果孕妇只是偶尔出现低血糖,一般对宝宝不会有影响,如果长期低血糖,对宝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没有影响 如果在怀孕期间经常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血糖较低,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对宝宝影响并不大。疾病发作时建议立即食用含糖面包或饮料进行改善,平时可以调整饮食习惯,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牛奶等,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2、有影响 如果孕期长期低血糖,也可能会使宝宝大脑细胞供氧不足,造成脑神经细胞受损,胎儿脑部发育不良会造成智力低下,甚至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如果孕妇孕早期由于剧烈孕吐等原因,导致低血糖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片、甲氧氯普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得到改善,同时还要严格遵医嘱定期产检,有利于宝宝的正常发育。
2025-04-01 0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