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擅长: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妊娠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及更年期焦虑状态有丰富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委会(第6届)副主委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妊娠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肥胖症及更年期焦虑状态有丰富经验展开
  • 甲状腺结节会导致嗓子疼吗

    甲状腺结节一般较少直接致嗓子疼,但某些特定情形下可能出现相关表现,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时患者可能因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感觉嗓子疼,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活动期少数人可能有嗓子异样感,且需注意嗓子疼其他常见原因,出现嗓子疼怀疑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时要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也需全面评估鉴别。 一、甲状腺结节本身导致嗓子疼的情况较少见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团块。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当甲状腺结节较大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若压迫到喉部的神经、气管等结构,一般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而直接导致嗓子疼的情况相对少见。 二、与甲状腺结节相关的炎症性情况可能伴随嗓子疼 1.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除了甲状腺区域疼痛外,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嗓子疼。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反应,炎症波及周围组织,从而可能让患者产生嗓子部位的不适感觉。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早期可有甲状腺肿大,当疾病处于活动期时,也可能伴有颈部不适,少数情况下可能会让患者感觉嗓子有异样感,但一般不是典型的嗓子疼表现,不过也存在个体差异。 三、其他可能混淆嗓子疼与甲状腺结节关系的情况 需注意嗓子疼的其他常见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疾病也会引起嗓子疼,不要将这些情况简单归因于甲状腺结节。当出现嗓子疼且怀疑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时,需要结合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性质(通过超声、穿刺等检查评估)以及患者的整体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例如通过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等,以明确嗓子疼的真正原因。 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甲状腺结节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嗓子疼同时怀疑甲状腺问题,需更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与成人有所不同,多需进一步详细检查排除恶性可能;对于老年患者,也要全面考虑甲状腺结节的情况以及嗓子疼的其他可能病因,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2025-10-17 11:32:12
  • 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什么意思

    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属单纯性甲状腺肿严重程度,界定为甲状腺肿大超胸锁乳突肌外缘,病因含碘缺乏、致甲状腺肿物质、遗传与基因缺陷,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病情且药物用遵儿科原则,妊娠期女性要密切监测并谨慎治疗,其他人群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有压迫症状及时就医评估干预。 一、定义与分度 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严重程度分级,单纯性甲状腺肿是因非炎症、非肿瘤因素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且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三度甲状腺肿大的界定为甲状腺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二、病因相关因素 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长期碘摄入不足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引发甲状腺肿大,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碘需求增加的时期更易因碘相对不足发病。 致甲状腺肿物质:某些食物(如木薯、卷心菜等)中含有的物质可影响碘的摄取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长期食用这类食物可能诱发单纯性甲状腺肿。 遗传与基因缺陷:部分人群存在与甲状腺生长、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缺陷,使得甲状腺更容易出现肿大情况,且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存在差异,在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中需格外关注甲状腺状况。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可能影响颈部外观及呼吸等功能,需谨慎评估病情。由于儿童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对碘的需求增加,若本身有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胎儿情况。在治疗方面要谨慎选择,因为某些治疗措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保障母婴健康。 其他人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压力、作息不规律者,可能因身体应激状态等因素影响甲状腺功能,进而与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发展相关。需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监测甲状腺状况。若已患有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出现压迫症状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等干预措施来缓解压迫情况。

    2025-10-17 11:30:53
  • 甲状腺结节2类严重吗

    甲状腺结节2类属TI-RADS分类中良性结节,恶性风险极低,相对不严重。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儿童要关注对生长发育影响,育龄女性孕期需密切监测,老年人群因可能有基础疾病多保守观察。处理建议为定期(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同时不同人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影响甲状腺的不利因素。 甲状腺结节2类的严重程度分析 一般情况:从严重程度来看,甲状腺结节2类相对不严重。因为其恶性风险极低,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抗肿瘤治疗等。一般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例如,根据相关临床研究,甲状腺TI-RADS2类结节的恶性概率接近0%。 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甲状腺结节2类同样良性可能性大,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节变化很重要,要关注结节对甲状腺功能和颈部生长发育的影响,若结节无明显变化,一般以观察为主,因为儿童甲状腺对治疗的反应和成人有差异,过度干预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甲状腺结节2类也无需过于担忧,但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孕期甲状腺功能可能会有变化,而甲状腺结节2类一般不会因孕期而发生明显恶变倾向,但需要观察结节大小等情况是否受孕期激素变化影响,一般产后可再按照常规复查频率进行超声检查。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中甲状腺结节2类同样良性居多,老年人群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复查超声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群对手术等有创操作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倾向于保守的定期观察策略,只要结节无明显不良变化,以维持现状观察为主。 甲状腺结节2类的处理建议 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超声,通过超声观察结节的大小、回声、有无钙化等情况的变化。如果在复查过程中结节始终保持2类特征,通常继续定期复查即可。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要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育龄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老年人群要适度运动,如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维持身体机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避免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因素。

    2025-10-17 11:29:02
  • 甲亢早期可以做碘131吗

    甲亢早期是否做碘131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符合病情指征(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敏等、部分成年特殊情况)且个体身体状况允许则可考虑,妊娠或哺乳期、甲亢早期症状轻且药物治疗有效预期高、Graves眼病活动期则不适用。 一、适用情况 1.病情符合指征 当甲亢早期患者存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敏、药物治疗疗效差或复发、甲亢合并心脏病等情况时,可考虑碘131治疗。例如,部分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严重皮疹等过敏反应,无法继续使用药物治疗,此时早期可评估后考虑碘131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年龄人群,如成年甲亢早期患者,若有上述不适合药物治疗的情况,也可能在早期考虑碘131治疗。但对于儿童甲亢患者,一般更倾向于先采用药物等保守治疗为主,因为碘131治疗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产生潜在影响,只有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极端情况下才会谨慎评估后考虑。 2.个体身体状况 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基本状况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患者早期甲亢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能够耐受碘131治疗相关的生理变化等情况,可考虑碘131。若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可能会影响碘131在体内的代谢等,此时早期可能不适合选择碘131治疗。 二、不适用情况 1.妊娠或哺乳期 妊娠早期甲亢患者不能进行碘131治疗,因为碘131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发育等,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问题;哺乳期女性也不能进行碘131治疗,碘131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 2.甲亢早期症状较轻且药物治疗有效预期高 如果甲亢早期患者症状非常轻微,通过规范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很大可能控制病情,那么一般优先选择药物治疗而非早期进行碘131治疗。例如一些轻度甲亢早期患者,仅表现为轻微怕热、多汗,甲状腺轻度肿大,通过规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病情能够很好地得到控制,此时就不急于早期进行碘131治疗。 3.Graves眼病活动期 甲亢早期患者如果同时处于Graves眼病活动期,早期一般不考虑碘131治疗。因为碘131治疗可能会导致Graves眼病病情加重,需要先对Graves眼病的活动情况进行控制等处理后,再评估是否可以进行碘131治疗。

    2025-10-17 11:27:56
  • 糖尿病吃二甲双胍会脸肿吗

    二甲双胍正常用药时较少致脸肿,但个别情况可能因水钠潴留等出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致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时也会脸肿,需区分原因,老年、心肾功能减退等特殊人群服二甲双胍更需关注,出现脸肿要监测血糖等指标,怀疑药物致脸肿可与医生沟通评估调整方案,特殊人群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药物不良反应角度: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但脸肿并不是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极少数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可能出现水钠潴留相关的脸肿情况。这可能与个体的肾脏对水钠代谢的调节差异有关,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略有变化,进而影响体液平衡,导致脸部出现轻度肿胀。 疾病本身影响角度: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脸肿,这时候需要区分是疾病本身进展导致的脸肿还是药物引起的脸肿。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肾功能减退的情况,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心肾功能减退可能会增加水钠潴留导致脸肿的风险。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肾等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体液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服用二甲双胍后,即使是轻微的水钠潴留倾向,也更容易表现为脸部肿胀。而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相对较好,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脸肿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个体差异导致的特殊情况。另外,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如高盐饮食的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增加脸肿的可能性;而保持低盐、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脸肿的风险相对较小。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出现脸肿情况,首先要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同时要检查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明确脸肿的原因是药物因素还是疾病本身进展等其他因素导致。如果怀疑是二甲双胍引起的脸肿,在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因素后,可以考虑与主治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等。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更要密切关注脸部肿胀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2025-10-17 11:26: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