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世昌,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有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内科疾病有较深的认识,尤其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参加编写数部专著和多篇论文发表。目前担任中国预防医学会、慢病防控、卒中预防工作,中风干预治疗全国协作中心工作并根据卫生部面向基层和农村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工作。专业特长:脑血管病。展开
个人擅长
  • 睡不好觉是什么原因

    睡不好觉可能由生理性原因、胃肠道功能紊乱、湿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 睡不好觉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生理性原因: 1.如果是孩子睡不好,可能是父母照顾时给孩子盖的被子过多,或者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让孩子感觉不适;也可能是孩子想要大小便或有点饿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睡眠不佳。同样,大人如果处于不舒服的室温环境中也会睡不好觉。 二、胃肠道功能紊乱: 1.饮食方面不注意,如吃得过多或着凉等,可能使人出现肚子疼以及肠胃胀气等状况,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三、湿疹: 1.误食如鱼、虾、牛羊肉等过敏食物,或是吸入花粉、屋尘螨等,可能引发湿疹,使人感到皮肤瘙痒难忍,尤其在夜间可能会突然哭闹,进而导致睡不好觉。 四、上呼吸道感染: 1.由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等病毒通过呼吸道和口传播造成感染。患者由于机体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呼吸道防御能力弱,会经常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和咳嗽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 睡不好觉的注意事项: 一、在饮食方面: 1.多食用如瘦肉、猪肝、猪腰、鸡蛋等食品,注重营养均衡,尤其多吃一些铁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类,同时增加蔬菜和新鲜水果的摄入。 二、在生活方面: 1.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要适当休息。 总之,当出现睡不好觉的情况时,要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睡眠状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

    2025-08-07 15:45:15
  • 手抖的原因

    手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副作用以及其他疾病等。 1.生理性震颤: 精神紧张、焦虑或疲劳时,可能出现手抖。 饮用咖啡、茶或某些药物后,可能出现手抖。 低血糖时,也可能出现手抖。 2.特发性震颤: 一种原因不明的震颤,常发生于手部、头部或声音,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饮酒后可减轻。 特发性震颤通常进展缓慢,对生活影响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精细动作。 3.帕金森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了手抖外,还可能伴有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平衡障碍等症状。 帕金森病的手抖通常在静止时出现,活动后减轻,睡眠时消失。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代谢率增加,从而引起手抖。 还可能伴有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焦虑等症状。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降压药等,可能导致手抖。 6.其他原因: 脑血管疾病、脑炎、中毒、脑肿瘤等也可能引起手抖。 上肢神经损伤、颈椎病等也可能导致手抖。 如果手抖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特发性震颤患者,可通过调整心态、避免诱发因素、进行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症状。

    2025-08-07 15:38:09
  • 睡不醒是什么病的先兆

    睡不醒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先兆,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症、糖尿病、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及药物副作用等,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中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嗜睡。 2.嗜睡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嗜睡,甚至在白天也会频繁入睡。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导致嗜睡。 4.心脏病: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引起嗜睡。 5.贫血: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大脑缺氧,使人容易感到困倦。 6.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率降低,使人感到疲劳和困倦。 7.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导致嗜睡。 8.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药等,可能会导致嗜睡。 如果经常出现睡不醒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睡眠监测,以确定具体原因。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饮食健康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特别关注其睡眠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个人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您对自己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虑,请咨询专业医生。

    2025-08-07 15:32:15
  • 神经源性损害可以治疗吗

    绝大部分神经源性损害通常难以治愈。具体如下: 一、如果患者的神经源性损伤是先天性的,那么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治愈的。因为先天性的神经源性损伤往往存在神经系统发育的缺陷或异常,这种内在的根本性问题很难通过后天的治疗手段来完全纠正。 二、由代谢性、肿瘤性疾病导致的神经源性损伤也是比较难治愈的。对于这类情况,主要是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的治疗方向。比如因喝酒引起维生素B1缺乏而导致的神经源损伤,需要通过补充维生素B1来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则需要通过降糖药物来有效控制血糖;若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神经源损伤,则需要选择敏感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治疗好原发性疾病之后,再进一步进行营养神经治疗,但通常也难以彻底治愈。 三、神经源性损伤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症状,比如神经刺激,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神经功能的恢复;激素治疗可能对一些神经源性损伤有一定作用;中医辩证治疗也能发挥独特的效果。此外,营养支持疗法也很重要,它既能营养神经,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神经源损伤如果引发了隔肌麻痹,在早期阶段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总之,神经源性损害的治疗具有一定难度,不同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损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但彻底治愈往往较为困难。

    2025-08-07 15:19:35
  • 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有什么区别

    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侧重点不同,神经内科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采用药物等非手术方法;神经外科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采用手术方法。 神经内科主要研究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神经内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脑电图等)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神经外科则主要治疗需要手术干预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脑外伤、脊柱疾病等。神经外科医生通过手术治疗来去除病变组织、缓解神经压迫、修复神经功能等。神经外科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 总的来说,神经内科主要通过药物和非手术治疗来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而神经外科则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神经系统疾病的根本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也会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8-07 15:10: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