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擅长:擅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诊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余学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副主编、《药品评价》常务编委;《临床内科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及《糖尿病天地》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展开
  •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妊娠糖尿病症状多样,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异常)、皮肤瘙痒、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疲乏无力、羊水过多、胎儿过大等,不同孕妇症状不同,部分不典型,孕期应按规范在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三多一少症状: 多饮: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孕妇会感觉比平时更频繁地感到口渴,需要不断饮水来缓解。 多食: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能量供应不足,孕妇会产生饥饿感,表现为食量较平时增加。 多尿:血糖升高,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孕妇会发现排尿次数较以往明显增多。 体重异常:虽然食量增加,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不能很好地获取能量,反而消耗自身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出现体重增长不明显甚至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在孕中晚期本应体重逐渐增加的阶段,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反降需引起重视。 皮肤瘙痒: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尤其以会阴部瘙痒较为常见。孕妇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但难以缓解瘙痒症状。 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高血糖环境适合真菌生长繁殖,孕妇容易反复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等表现。 疲乏无力: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孕妇会感到全身疲乏无力,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恢复体力,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 羊水过多:部分妊娠糖尿病孕妇可能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分泌大量胰岛素,促进胎儿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尿液生成增加,进而引起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可能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等风险。 胎儿过大:过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活化氨基酸转移系统,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现巨大胎儿,增加难产、产伤等风险。 不同孕妇的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孕妇可能症状不典型,甚至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因此,对于所有孕妇,在孕期都应按照规范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保障母婴健康。一般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妊娠糖尿病。如果孕妇有上述可疑症状,更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9-24 13:51:06
  • 尿糖测定阳性时是否能确诊为糖尿病,加号与尿糖浓度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尿糖测定阳性不能直接确诊糖尿病,尿糖加号可大致表示尿糖浓度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加号对应大致浓度范围,且尿糖加号与浓度值对应非绝对精确,肾糖阈、年龄、生活方式、肾脏病史等都会影响其对应关系。 一、尿糖测定阳性能否确诊糖尿病 尿糖测定阳性不能直接确诊为糖尿病。虽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尿糖阳性,但尿糖阳性还可见于多种非糖尿病情况。例如,肾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减退,肾糖阈降低所致,虽尿糖阳性,但血糖正常;妊娠期妇女由于肾糖阈降低,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碳水化合物)后,可出现暂时性尿糖阳性。要确诊糖尿病,需结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尿糖加号与尿糖浓度值之间的关系 尿糖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加号来粗略表示尿糖浓度,一般分为(-)、(±)、(+)、(++)、(+++)、(++++)等。不同加号对应的大致尿糖浓度范围如下: (-):尿糖浓度低于0.56mmol/L,即尿中几乎无葡萄糖。 (±):尿糖浓度在0.56-1.67mmol/L之间。 (+):尿糖浓度约为1.67-2.78mmol/L。 (++):尿糖浓度约为2.78-5.56mmol/L。 (+++):尿糖浓度约为5.56-11.1mmol/L。 (++++):尿糖浓度大于11.1mmol/L。 但需要注意的是,尿糖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肾糖阈的个体差异等,所以尿糖加号与尿糖浓度值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精确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例如,对于肾糖阈降低的患者,可能尿糖加号对应的尿糖浓度与正常肾糖阈者不同;而对于妊娠期女性,肾糖阈降低,其尿糖加号对应的实际血糖水平可能低于非妊娠期人群出现相同尿糖加号时的血糖水平。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的肾糖阈可能有一定变化,也会影响尿糖加号与尿糖浓度值的对应;生活方式中,近期饮食结构的改变,如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可能导致尿糖加号变化,但这并不一定代表血糖真正的病理改变;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本身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已存在异常,尿糖加号与尿糖浓度值的关系也会与健康人不同。

    2025-09-24 13:48:01
  • 缺钙的危害和症状有哪些

    缺钙的症状及危害包括儿童缺钙时会有夜间多汗、睡眠频繁惊醒、烦躁不安、出牙延迟、囟门闭合时间延长等表现,长期缺钙会阻碍骨骼生长发育、引发佝偻病致骨骼畸形并影响生理功能;成人缺钙常见腰背疼痛、身高变矮、肌肉痉挛、牙齿松动等,危害有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易致骨折及引发并发症、干扰神经肌肉功能致肌肉无力等、对心血管系统有潜在影响如参与血压调节失衡等。 一、缺钙的症状 (一)儿童缺钙症状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缺钙时易出现夜间多汗、睡眠中频繁惊醒、烦躁不安等表现,因钙参与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缺乏钙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同时,可能出现出牙延迟、囟门闭合时间延长等情况,长期缺钙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引发佝偻病,表现为方颅、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严重影响身体形态与功能。 (二)成人缺钙症状 成人缺钙较常见的症状是骨质疏松相关表现,如腰背疼痛,这是因为钙流失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引起骨骼疼痛;还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随年龄增长及钙流失,椎体压缩变形;另外,肌肉痉挛也是常见症状,尤以小腿抽筋最为典型,是由于血钙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痉挛。此外,牙齿健康也受影响,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等问题。 二、缺钙的危害 (一)儿童缺钙的危害 儿童长期缺钙会严重阻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生长迟缓,影响身高增长。同时,佝偻病若未及时纠正,会造成永久性骨骼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对其未来生活产生长期不利影响,如影响正常行走、运动能力等,还可能因骨骼发育异常导致心肺等器官受压迫,影响其生理功能。 (二)成人缺钙的危害 1.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钙是维持骨密度的重要元素,成人缺钙会加速骨量丢失,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而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极易发生骨折,如髋部骨折、椎体骨折等,骨折后恢复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神经肌肉功能影响:缺钙会持续干扰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除导致肌肉痉挛外,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现象,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上下楼梯、提重物等变得困难,同时,神经传导受影响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等问题。3.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老年人缺钙时,可能与心血管系统异常相关,有研究表明缺钙可能参与血压调节失衡,增加血压异常的发生风险,长期缺钙还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等功能。

    2025-09-24 13:47:12
  • 小儿血糖多少是正常的

    不同年龄段小儿血糖正常范围不同,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有差异,婴儿幼儿、儿童空腹血糖与成人相近;血糖异常有低血糖和高血糖情况及不同影响;血糖监测有注意事项,早产儿等特殊人群需加强监测并注意护理等以保障小儿健康。 婴儿及幼儿:婴儿及幼儿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此阶段小儿生长发育较快,饮食结构逐渐从乳类为主向混合饮食过渡,血糖水平受饮食摄入时间和种类影响。比如进食碳水化合物较多后血糖可能短时间升高,而空腹时间较长可能出现低血糖。 儿童:儿童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同成人,为3.9~6.1mmol/L。儿童的血糖水平与日常饮食、活动量等密切相关,若儿童过度运动后可能消耗较多血糖,而进食高糖食物后血糖会升高。 血糖异常的相关情况及影响 低血糖:小儿低血糖可表现为多汗、震颤、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等。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因为大脑发育早期依赖葡萄糖供能,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引起小儿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如早产儿肝糖原储存不足、新生儿窒息、败血症、先天性内分泌疾病等。例如早产儿由于肝脏糖原储备少,出生后若不能及时获得足够能量供应,容易发生低血糖。 高血糖:小儿高血糖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高血糖可能对小儿的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引起小儿高血糖的原因包括糖尿病、应激状态(如严重感染、创伤等)、医源性因素(如静脉输入葡萄糖速度过快等)。比如严重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分泌一些升糖激素,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监测注意事项:对于小儿血糖监测,采血部位通常可选手指等,采血时要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同时,监测时间根据小儿具体情况而定,如怀疑低血糖的小儿需随时监测。 特殊人群提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需加强血糖监测,因为这类小儿血糖不稳定风险更高。在护理方面,要注意早产儿的喂养,保证其能量供应,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血糖情况合理调整喂养方式,如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等。对于有先天性内分泌疾病等易导致血糖异常基础疾病的小儿,要定期监测血糖,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治疗和监测方案,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保障小儿健康成长。

    2025-09-24 13:38:46
  • 孕妇中期空腹血糖5.5正常吗

    孕妇中期空腹血糖5.5mmol/L高于正常范围(正常范围3.1-5.1mmol/L),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碳水、增加膳食纤维,适当运动如散步)、监测血糖、就医咨询等应对,孕妇要保持积极心态,严格遵医嘱,定期产检,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不适及时就医。 1.可能的影响及原因 对孕妇的影响:孕妇中期空腹血糖5.5mmol/L已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风险增高(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等。 对胎儿的影响: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巨大儿的发生概率,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孕妇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水平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应对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合理分配三餐,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像绿叶蔬菜等),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例如,将精米白面适当替换为粗粮,如燕麦、糙米等,每顿饭的主食量要根据血糖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运动方面: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等,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散步,每次散步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消耗血糖,降低血糖水平。 监测血糖:密切监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情况,可以使用血糖仪自行监测,同时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血糖指标的检查,如糖耐量试验等,以便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就医咨询: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反馈血糖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可能会建议孕妇进行更全面的检查以及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 3.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血糖异常的情况下要格外注意自身和胎儿的健康。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但也不能忽视血糖异常的情况。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如通过B超等检查监测胎儿大小等指标。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代谢调节。如果在生活方式调整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如头晕、乏力等,要及时就医。

    2025-09-24 13:36: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