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
向 Ta 提问
-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1.甘油三酯 它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当我们摄入过多的热量或身体自身合成过多时,甘油三酯水平可能升高。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异常升高可能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及缺乏运动等。 2.胆固醇 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回肝脏进行代谢,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相反,会将胆固醇转运到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胆固醇水平异常可能受到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3.类脂 在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糖脂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类脂的异常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维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也是监测和管理血脂水平的重要手段。
2025-08-19 16:37:21 -
补钾的食品有什么的
补钾食品可分为六类: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坚果类。不同食物钾含量有差异,选择时可根据口味和需求。肾脏功能不好人群需遵医嘱控制钾摄入量。 1.谷类:如荞麦、玉米、红薯等,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且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2.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这些豆类不仅富含钾,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 3.蔬菜类:如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这些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4.水果类:如香蕉、橘子、橙子、柚子、柠檬、杏、梅、甜瓜等,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5.肉类:如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这些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其中钾的含量也比较高。 6.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腰果、松子等,这些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食物中的钾含量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补钾食品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需求进行选择。同时,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钾的摄入量,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2025-08-19 16:27:59 -
什么是黑糖,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
黑糖是甘蔗经榨汁、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含部分营养成分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调节机制异常食用黑糖易致血糖大幅波动不利稳定控制,长期会加重病情增并发症风险,一般不建议食用,确有少量需求需监测血糖并遵医嘱,病情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应避免摄入以保血糖稳定健康。 一、黑糖的定义 黑糖是甘蔗经榨汁、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食品,保留了甘蔗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含有蔗糖、还原糖、铁、钙等矿物质及少量维生素等。 二、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黑糖 1.黑糖的糖分特性:黑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人体内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调节机制存在异常,食用黑糖易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2.糖尿病患者食用风险:糖尿病患者若摄入黑糖,可能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长期如此会加重病情,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风险。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黑糖。若糖尿病患者确有少量食用黑糖的需求,需严格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相应调整降糖治疗方案。同时要充分考虑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病情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对于病情控制不佳或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更应避免摄入黑糖,以最大程度保障血糖稳定及身体健康。
2025-08-19 16:24:29 -
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的处理
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的处理,需要根据血糖值、症状以及病因等因素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 1.静脉输注葡萄糖 如果新生儿血糖值低于正常范围,需要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以快速提高血糖水平。输注速度应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血糖值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2.调整饮食 对于能够进食的新生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和治疗低血糖。可以增加喂奶次数或给予糖水等。 3.病因治疗 如果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是由于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半乳糖血症需要避免摄入乳糖等。 4.密切监测 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抽搐等症状。 5.其他治疗方法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大脑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同时,需要及时告知家长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以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025-08-19 16:18:06 -
吃荔枝为什么低血糖
荔枝中成分可抑制肝脏糖原异生致血糖生成减少,果糖代谢耗ATP且可能刺激胰岛素致血糖降低,儿童因代谢器官发育不完善过量食用风险高需控量,老年人及基础病人群代谢调节差食用大量易低血糖,糖尿病等基础病者需谨慎并关注血糖。 一、荔枝中特定成分引发低血糖的机制 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等成分,次甘氨酸A可抑制肝脏糖原异生,肝脏是生成葡萄糖的重要器官,糖原异生受抑会使血糖生成减少。同时,大量食用荔枝时,其中的果糖被机体摄入,果糖代谢需消耗三磷酸腺苷(ATP),且过量果糖摄入可能刺激胰岛素不恰当分泌,胰岛素增多会促进血糖摄取与利用,从而导致血糖降低。 二、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差异及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肝脏等代谢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荔枝中相关成分的代谢调节能力弱,过量食用荔枝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高。因此儿童不宜过量食用荔枝,家长需严格控制儿童荔枝摄入量,避免因低血糖影响儿童健康。 老年人及基础疾病人群:老年人若本身存在肝脏、内分泌等基础疾病,其身体代谢调节能力下降,食用大量荔枝时更易出现低血糖。例如有糖尿病基础病的人群,本身血糖调节机制异常,食用荔枝后血糖波动更明显,易引发低血糖,这类人群应谨慎食用荔枝,食用时需密切关注自身血糖变化。
2025-08-19 1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