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启富,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重庆市糖尿病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第6-8届),重庆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20余项。发表论文SCI 50余篇(如Diabetes Care, Hypertension, JCEM)。研究方向:原醛症、糖尿病肾病。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展开
  • 糖尿病可不可以吃杨梅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杨梅,但其糖分中等,食用需注意:血糖控制稳定时可两餐间少量吃,每次5-10颗左右;食用后要监测血糖;儿童、老年、伴肾病等特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留意,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食用及量。 一、杨梅的营养成分与糖分情况 杨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等。其糖分含量相对水果来说处于中等水平,每100克杨梅中含糖量大约在12克-13克左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关键是看摄入后的血糖反应。 二、食用杨梅对血糖的影响 从血糖生成指数(GI)来看,杨梅的GI值不是很高,一般在40-50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无限制食用。因为即使GI值不高,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杨梅,也会导致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量较多,从而引起血糖的波动。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一次吃了较多杨梅,可能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三、糖尿病患者食用杨梅的注意事项 1.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少量食用: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杨梅,一般建议每次食用5-10颗左右。 2.监测血糖变化:在食用杨梅后要密切监测血糖,观察食用杨梅对自身血糖的具体影响。如果食用后血糖出现明显升高,超过平时血糖控制范围较多,那么就需要调整杨梅的食用量或者暂时停止食用。 3.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更为精细,食用杨梅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因为儿童的血糖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过量食用杨梅可能会对血糖控制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不能因为食用杨梅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食用杨梅时除了关注血糖外,还要考虑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如果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较弱,过量食用杨梅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所以更要谨慎食用,建议少量尝试并观察反应。 伴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肾病,需要限制钾的摄入,而杨梅中钾含量相对较高,这类患者食用杨梅时要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病情决定是否能食用以及食用量。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杨梅,但需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并密切监测血糖,同时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如年龄、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来综合考虑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2025-10-11 11:46:55
  • 糖尿病能吃黑布林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黑布林,不过需注意: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在两餐间少量吃,一般100克左右;血糖控制不佳时不宜吃;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需更严格控量并监测血糖;食用时不与高糖食物同时吃,饭后一段时间吃,还要监测血糖。儿童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谨慎食用,老年糖尿病患者除关注血糖还需考虑对胃肠道等的影响,要严格把控食用量和时机。 一、黑布林的营养成分与升糖影响 黑布林含有一定的糖分,同时也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升糖指数(GI)相对不是特别高,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血糖迅速大幅升高。每100克黑布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相对可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将黑布林作为水果选择之一。例如有研究表明,黑布林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的波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二、食用黑布林的注意事项 1.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如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不建议食用黑布林;当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空腹血糖在6.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8.0mmol/L左右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黑布林,一般建议食用量控制在100克左右。 2.个体差异:不同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可能对黑布林中的糖分吸收相对敏感,即使食用量少也可能引起血糖较明显波动,这类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黑布林的食用量并密切监测血糖;而有的患者血糖调节能力相对较好,则可以相对灵活把握食用量。 3.搭配与食用时间:食用黑布林时尽量不要与其他高糖食物同时食用,并且最好在饭后一段时间再吃,避免刚吃完饭就吃黑布林导致血糖进一步快速上升。同时,食用黑布林后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后续的饮食和治疗方案。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饮食量和血糖调节的特殊性,更要谨慎食用黑布林,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每日摄入总热量等情况来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以确保血糖平稳且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等。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食用黑布林时除了关注血糖外,还需考虑对胃肠道等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可能相对较弱,黑布林中的膳食纤维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情况,所以更要严格把控食用量和食用时机等。

    2025-10-11 11:45:13
  • 孕期尿常规怎看是不是糖尿病

    孕期尿常规检查包含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指标,正常情况各指标有相应范围,异常情况各指标有不同意义,检查流程是留取清洁中段尿检测,注意留取尿液的时间、方法及特殊人群需关注指标变化并注意孕期相关事项。 一、尿糖指标 1.正常情况:孕期尿常规中尿糖应为阴性。因为正常肾脏会重吸收滤过的葡萄糖,使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 2.异常情况及意义:若尿糖呈阳性,可能提示血糖升高,但需要结合血糖等进一步检查来判断是否为糖尿病。因为孕期肾糖阈降低,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所以单纯尿糖阳性不能确诊糖尿病,还需检测血糖水平。 二、尿酮体指标 1.正常情况:尿常规中尿酮体应为阴性。 2.异常情况及意义:如果尿酮体阳性,可能与孕期糖尿病酮症等情况相关。当孕妇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可在尿中检测到酮体。但尿酮体阳性也可见于其他情况,如孕妇剧烈呕吐、饥饿等,所以需要综合评估。 三、尿蛋白指标 1.正常情况:孕期尿常规中尿蛋白应呈阴性。 2.异常情况及意义:尿蛋白阳性可能与孕期肾脏负担加重等有关,但如果孕妇患有糖尿病,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肾脏功能等情况。 四、白细胞指标 1.正常情况:尿常规中白细胞应在正常范围内。 2.异常情况及意义:如果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孕期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此时尿常规中白细胞会升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与糖尿病的关系。 五、具体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流程:孕妇按常规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常规检测,将尿液样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分析上述各项指标。 2.注意事项 留取尿液时间:最好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此时尿液浓缩,检查结果相对准确。 留取尿液方法:留取尿液前应清洗外阴,避免阴道分泌物等污染尿液,女性孕妇要注意避开月经期留取尿液。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血糖异常情况的孕妇,在孕期更要密切关注尿常规中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因为这类孕妇发生孕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通过尿常规的监测能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干预。同时,孕期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以降低孕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减少对尿常规指标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1:43:24
  • 甲状腺结节好不好治

    甲状腺结节是否好治综合其性质、大小、有无压迫症状等因素判断。较小且无症状的良性结节定期随访;有压迫或影响美观的良性结节可考虑射频消融等治疗,妊娠期良性结节需谨慎处理。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多需手术,术后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儿童甲状腺癌治疗要更谨慎,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经合适评估治疗可良好控制,具体方案由专业医生据患者情况制定。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较小且无症状的良性结节:若甲状腺结节较小,经评估为良性且无任何不适症状,通常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一般建议每隔6-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大部分单纯性胶质结节属于此类情况,通过定期超声随访能及时发现结节有无异常改变。对于儿童患者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恶性概率,但多数良性结节通过定期监测可无需立即干预。 有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的良性结节:当良性甲状腺结节较大,产生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或者结节较大影响美观时,可考虑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能量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缩小结节的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合适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的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谨慎处理。如果结节无明显变化且无症状,可在产后再进行评估和处理;若结节有增大趋势或出现压迫等情况,则需在妇产科和内分泌科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治疗。 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其总体预后较好。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可能存在的癌细胞。例如,对于一些高危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进行放射性碘治疗能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儿童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考虑。儿童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与成人有所不同,在手术范围的选择、术后随访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评估,既要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又要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总体而言,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经过合适的评估和治疗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2025-10-11 11:41:58
  • 低血糖有遗传性吗

    低血糖存在遗传性,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可致低血糖且具遗传倾向,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糖原累积病Ⅰ型(因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缺陷)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与ABCC8和KCNJ11基因等突变有关);儿童期遗传性低血糖相关疾病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成年后会反复出现低血糖发作;有低血糖遗传家族史人群需密切关注血糖,生育时夫妇要进行遗传咨询。 相关基因与遗传模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基因:一些导致先天性代谢异常引发低血糖的基因变异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以糖原累积病为例,其中部分亚型如糖原累积病Ⅰ型(VonGierke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缺陷引起,该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因为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影响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使得血糖调节出现障碍,易反复发生低血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中部分类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如ABCC8和KCNJ11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会使胰岛β细胞钾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发低血糖。 不同年龄人群的遗传相关低血糖特点 儿童期:儿童时期若发生遗传性低血糖相关疾病,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血糖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例如糖原累积病Ⅰ型患儿,在儿童期会出现生长迟缓、肝大等表现,低血糖反复发作会对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等。这是因为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对血糖变化较为敏感,长期低血糖会干扰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成年期:成年后,遗传性低血糖相关疾病患者可能会因基因缺陷导致的代谢异常持续存在,而出现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情况。例如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成年患者,可能会在空腹或运动等情况下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是因为其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异常调节机制一直存在,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无法正常维持血糖的稳定。 对于有低血糖遗传家族史的人群,在生活中需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出现疑似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出汗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遗传性低血糖相关疾病。同时,在生育方面,有家族遗传史的夫妇需要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子代发生遗传性低血糖相关疾病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025-10-11 11:40: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