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启富,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重庆市糖尿病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第6-8届),重庆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20余项。发表论文SCI 50余篇(如Diabetes Care, Hypertension, JCEM)。研究方向:原醛症、糖尿病肾病。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展开
  • 甲状腺瘤多大需手术

    甲状腺瘤是否需手术不能仅依瘤体大小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如瘤体直径大于1-2厘米且持续增大、直径小于1厘米但有恶变倾向改变、有甲状腺瘤家族史、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情况,要综合瘤体大小、生长速度、检查特征、病史、性别、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手术。 瘤体大小相关情况 一般来说,当甲状腺瘤直径大于1-2厘米时,需要密切关注。若瘤体持续增大,比如短时间内直径增长超过5毫米等情况,就需要考虑手术。因为较大的甲状腺瘤发生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对于儿童甲状腺瘤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瘤即使直径不大,也需要更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甲状腺瘤恶变的可能性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一旦发现有增长趋势等情况也可能需要尽早手术。 而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瘤,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且通过超声等检查评估为良性可能性大,比如超声下显示瘤体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等,可先定期随访观察,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动态监测瘤体变化。但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瘤体有恶变倾向的改变,如边界变得模糊、内部出现钙化、血流信号异常丰富等,即使瘤体直径小于1厘米也需要考虑手术。 其他相关因素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甲状腺瘤家族史,那么其自身甲状腺瘤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时候对于瘤体的处理可能会更积极。例如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患有甲状腺癌的甲状腺瘤患者,即使瘤体较小,也需要更密切关注其变化,必要时更早考虑手术。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女性患甲状腺瘤后恶变的风险可能相对男性略有不同,但这不是绝对的判定手术的标准。女性患者如果甲状腺瘤有一些可疑表现,也需要按照综合因素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下的人群,如曾接受过颈部放疗等情况的甲状腺瘤患者,其甲状腺瘤恶变风险增加,这类患者即使瘤体不大,也可能需要更早考虑手术干预。比如因头颈部疾病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其甲状腺瘤发生变化的概率更高,需要更频繁监测和更积极评估手术时机。 总之,甲状腺瘤是否需要手术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结合瘤体大小、生长速度、超声等检查特征、病史、性别、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而不能单纯依据瘤体大小这一个指标来决定是否手术。

    2025-10-11 11:38:30
  • 甲亢形成有哪些原因

    甲亢的发生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及其他因素相关。遗传具易感性,特定基因变异使其亲属风险高;Graves病由针对TSH受体自身抗体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环境中感染、精神应激、碘摄入异常可诱发;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可自主分泌激素致甲亢。 自身免疫因素 Graves病相关:Graves病是引起甲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体内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其中,刺激性的TRAb会与TSH受体结合,模拟TSH的作用,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增加,从而导致甲亢。这种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同时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激发,如感染、精神应激等情况可能会打破自身免疫的平衡,诱发自身抗体的产生。 环境因素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甲亢的发生有关,例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可能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异常,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有研究发现,在一些甲亢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促使自身免疫性甲亢的发生。 精神应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应激状态可能会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精神应激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途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患甲亢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是因为精神应激扰乱了正常的内分泌平衡,使得甲状腺相关的激素调节出现异常。 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甲亢。碘摄入过多时,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超过机体的正常需求,从而导致甲亢,比如长期大量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或长期服用含碘药物的人群,易患碘致甲亢;而碘摄入过少时,甲状腺会通过代偿性增生等机制来增加激素合成,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功能异常导致甲亢,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其他因素 甲状腺结节或肿瘤:某些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瘤,如毒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可自主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亢。例如毒性甲状腺腺瘤,肿瘤细胞具有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不受正常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导致甲状腺激素持续高水平分泌,引发甲亢症状。

    2025-10-11 11:37:23
  • 甲状腺激素偏高会怎么样

    甲状腺激素偏高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对身体多系统产生影响,如代谢系统致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降等,心血管系统致心悸、心律失常等,神经系统致紧张焦虑手抖等,消化系统致肝功能异常等,生殖系统致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等;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偏高影响生长发育,女性妊娠期偏高增早产等风险,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影响基础疾病。 代谢系统: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常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体重却明显下降,还可能伴有腹泻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甲亢患者由于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即使摄入较多食物,体重仍会减轻。 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心悸、心动过速,严重时会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等。长期甲状腺激素偏高还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临床数据显示,甲亢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神经系统: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还可能有手抖的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 消化系统:除了食欲亢进外,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如转氨酶升高等。甲状腺激素偏高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减少、周期不规律等;男性患者可能有性功能减退等问题。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干扰生殖内分泌轴的正常功能。 不同人群甲状腺激素偏高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受影响等。儿童时期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要特别重视,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处于关键阶段,甲状腺激素对其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女性:女性在妊娠期若出现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会增加早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加重心血管负担等。妊娠期女性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对母婴健康都非常重要。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偏高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淡漠、乏力等,容易被忽视。而且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甲状腺激素偏高会对这些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评估和治疗。 甲状腺激素偏高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人群表现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2025-10-11 11:33:54
  • 血糖高能拔牙吗

    血糖高患者能否拔牙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血糖控制良好时可考虑拔牙但要做准备,控制不佳时感染、伤口愈合受影响且有其他潜在风险,老年和儿童高血糖患者拔牙更需谨慎,最终由医生综合评估血糖及全身状况后决定,拔牙前后要关注血糖和伤口情况。 一、血糖控制良好时拔牙的情况 当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时,一般可以考虑拔牙。通常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且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等情况。此时拔牙相对风险较低,但仍需做好相关准备。例如,患者在拔牙前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同时,拔牙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手术应激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 二、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的风险 1.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拔牙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感染可能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加剧,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例如,研究表明,血糖过高的患者拔牙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血糖控制良好者高出数倍。 2.影响伤口愈合: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高血糖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牙槽窝的血凝块形成和组织修复。可能导致拔牙创愈合延迟,出现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几率升高。干槽症会引起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其他潜在风险:血糖过高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因为手术过程中的紧张、疼痛等刺激,加上高血糖状态下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心率改变等,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尤其是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高血糖患者。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老年高血糖患者:老年高血糖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考虑拔牙时,除了关注血糖外,还需要全面评估全身状况。拔牙前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拔牙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拔牙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2.儿童高血糖患者:儿童高血糖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拔牙需更加谨慎。儿童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高血糖对儿童伤口愈合的影响同样存在。要严格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且拔牙前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减轻儿童的紧张情绪,同时密切观察术后反应。 总之,血糖高的患者能否拔牙需要由医生综合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决定。在拔牙前后都要密切关注血糖及伤口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2025-10-11 11:30:08
  • 糖尿病中成药

    糖尿病中成药分为滋阴清热类适用于阴虚燥热型可调节机体糖代谢等、益气养阴类针对气阴两虚型可调节胰岛素分泌等、活血化瘀类适用于合并血瘀证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孕妇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糖尿病中成药,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滋阴清热或益气养阴类糖尿病中成药需谨慎,医生需综合评估其肝肾功能指标权衡用药利弊。 一、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及科学依据 (一)滋阴清热类 该类中成药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其药物成分多含具有滋阴润燥、清热生津作用的中药材。例如某滋阴清热类糖尿病中成药,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机体糖代谢,抑制肝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研究表明,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等阴虚燥热症状能得到改善,相关药效基于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支撑,显示其在改善血糖代谢方面有明确效果。 (二)益气养阴类 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此类中成药的药物成分能发挥益气生津、养阴清热之功。临床研究发现,其可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来改善血糖状况。有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服用益气养阴类糖尿病中成药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能提升患者的体力和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来自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观察,验证了药物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改善作用。 (三)活血化瘀类 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血瘀证的情况,药物成分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微循环。研究表明,该类中成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微血管循环障碍。例如某活血化瘀类糖尿病中成药,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能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数据来自病理检测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对比分析。 二、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糖尿病中成药,因为此类药物可能影响妊娠过程,导致流产等风险。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子宫产生刺激,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治疗方案。 (二)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滋阴清热或益气养阴类糖尿病中成药时需谨慎。由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蓄积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医生需综合评估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谷丙转氨酶等,权衡用药利弊,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或监测相关指标变化。

    2025-10-11 11:28: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