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启富,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重庆市糖尿病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第6-8届),重庆医师协会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20余项。发表论文SCI 50余篇(如Diabetes Care, Hypertension, JCEM)。研究方向:原醛症、糖尿病肾病。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难治性高血压(原醛症)、低血钾糖尿病肾病等。展开
  • 糖尿病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

    糖尿病人每日饮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升左右,活动量、环境温度、病情状况会影响饮水量,需相应调整;老年、伴心肾功能不全、儿童糖尿病人饮水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要定时主动饮水,伴心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饮水量,儿童要合理控制且少量多次饮用。 一、一般糖尿病人的每日饮水量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尿的情况,多尿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所以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正常成年人每天通过尿液、呼吸、皮肤等途径都会丢失一定量的水分,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升高,尿糖增多,渗透性利尿作用会使尿量增加,进而丢失更多水分,因此需要额外补充水分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二、影响饮水量的因素及调整 1.活动量:如果糖尿病人活动量较大,比如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等,那么身体通过出汗等方式丢失的水分会增多,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一般每活动1小时,可能需要额外补充300-500毫升的水。因为运动时身体代谢加快,水分流失增加,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保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等功能。 2.环境温度:在炎热的环境中,糖尿病人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会增多,这时候也需要增加饮水量。比如在气温30℃以上的环境中,可能每天需要比平常多喝300-500毫升的水。因为高温环境下,皮肤为了散热会大量出汗,水分丢失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3.病情状况:如果糖尿病人同时伴有发热等情况,那么身体水分丢失会进一步增加,这时候饮水量也需要相应增加。例如,当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分大约会增加10%左右,所以这时候需要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来适当增加饮水量,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 三、特殊人群的饮水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人:老年糖尿病人的口渴中枢敏感性可能会下降,所以不能仅仅依靠口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应该定时主动饮水,一般可以每隔1-2小时喝100-150毫升的水。因为老年人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口渴中枢不敏感可能会导致即使身体已经缺水也不能及时感知,所以需要定时主动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等情况发生。 2.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这类患者的饮水量需要严格遵医嘱控制。因为心肾功能不全时,身体对水分的调节和排泄功能受限,如果饮水过多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导致水肿等情况加重。例如,伴有心力衰竭的糖尿病人,每日饮水量可能需要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并且要分多次少量饮用;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饮水量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来调整,一般需要限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 3.儿童糖尿病人:儿童糖尿病人的饮水量也需要合理控制。一般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调整。例如,学龄期儿童每天的饮水量可以在1000-15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应该少量多次饮用。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还在发育中,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而且儿童的自我口渴感知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帮助控制饮水量,保证水分摄入适量。

    2025-10-11 13:40:19
  • 糖尿病人可以吃柚子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柚子,柚子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有改善氧化应激、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等益处,但食用时需监测血糖、控制量,注意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情况,以利于血糖控制。 一、柚子对糖尿病人的益处 1.营养成分方面 柚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对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有积极意义。同时,柚子的含糖量相对较低,每100克柚子的含糖量大约在9-12克左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不会引起血糖的快速大幅波动。 柚子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可以形成凝胶状物质,包裹住碳水化合物,使葡萄糖的吸收变得缓慢,进而平稳血糖水平。 2.对代谢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柚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胰岛素敏感性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适量食用柚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这种胰岛素抵抗状况,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不过,这种作用相对较为温和,不能替代正规的降糖治疗。 二、糖尿病人食用柚子的注意事项 1.血糖监测方面 糖尿病人在食用柚子之前和食用后的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不同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柚子,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升高的幅度也可能不同。一般建议在食用柚子后的1-2小时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对柚子的反应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饮食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2.食用量的控制 虽然柚子对糖尿病人有一定益处,但也不能过量食用。一般来说,每天食用柚子的量控制在100-200克左右比较合适。如果过量食用,即使柚子本身含糖量相对较低,也可能导致摄入的总糖分过多,引起血糖的升高。例如,过量食用可能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超出正常范围,长期如此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3.药物相互作用方面 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服用降糖药物,而柚子可能与一些降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例如,柚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增强或减弱药物的降糖作用。所以,糖尿病人在食用柚子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与柚子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血糖的控制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食用柚子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和密切监测血糖。而对于合并有胃肠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柚子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如果本身有胃肠道不适,过量食用柚子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症状,如引起腹胀、腹泻等,所以这类患者食用柚子时也需要谨慎,根据自身胃肠道的耐受情况来决定食用量。 总之,糖尿病人可以吃柚子,但需要在血糖监测、食用量控制、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加以注意,以充分发挥柚子对身体的有益作用,同时避免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2025-10-11 13:38:33
  • 二型糖尿病一辈子忌口吗

    二型糖尿病患者并非一辈子绝对忌口,需长期饮食管理,要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定时定量进餐,儿童、老年、妊娠期等特殊人群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通过科学饮食安排控病情、提生活质量、降并发症风险。 一、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饮食控制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维持健康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是因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会影响血糖的波动,通过科学的饮食安排可以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来管理病情。 二、饮食管理的原则 1.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例如,年轻、活动量大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相对需要更多热量,而老年、活动量少的患者则需要适当减少热量摄入。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来维持合适的体重,一般建议将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范围内,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 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杂豆类等,避免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糖果等。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例如,一位每日总热量为1600千卡的患者,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为800-960千卡,若以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热量计算,则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为200-240克。 脂肪:应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摄入应少于总热量的10%。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 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5%-20%。对于有肾脏并发症风险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评估决定。 3.定时定量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进食量,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大幅波动。例如,可分为三餐或五餐进食,每餐的量相对固定。 三、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1.儿童二型糖尿病患者:在保证营养均衡和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的前提下进行饮食管理。要避免过度限制热量导致影响生长,同时要控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例如,选择适合儿童的低糖水果作为加餐,控制炸鸡、薯条等高脂肪、高热量零食的摄入。 2.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饮食应更加注重易消化。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例如,选择煮烂的蔬菜、软质的水果等,避免食用过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并且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食方案。 3.妊娠期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保证自身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基础上进行饮食管理。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满足孕期营养需求。例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以防止便秘,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精细搭配,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管理,但并非意味着一辈子完全不能吃某些食物,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2025-10-11 13:36:57
  • 低钾血症的患者应该吃什么

    富含钾元素的食物涵盖水果类的香蕉、柑橘类、葡萄干等,蔬菜类的绿叶蔬菜、土豆等,豆类及豆制品的黄豆、黑豆、豆腐等,乳制品的牛奶、酸奶等,儿童补钾要注意食物安全性和合适摄入量,老年人据肾功能调整钾摄入,有特殊病史患者如糖尿病者需注意水果糖分,痛风者关注豆类豆制品嘌呤,肾功能不全者严格按肾功能调含钾食物摄入量。 一、富含钾元素的食物类别及具体食物 (一)水果类 1.香蕉:每100克香蕉约含钾256毫克,是常见的补钾水果,钾元素有助于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及神经肌肉正常功能,可直接食用或制成香蕉泥等食用,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香蕉的糖分摄入情况。 2.柑橘类:如橙子,每100克橙子约含钾159毫克,橙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为低钾血症患者补充钾元素,可直接鲜食或榨汁饮用(注意控制饮用量)。 3.水果干:例如葡萄干,每100克葡萄干约含钾995毫克,但其糖分相对较高,食用时需控制量,可作为小零食适量摄入来补充钾,但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谨慎选择。 (二)蔬菜类 1.绿叶蔬菜:菠菜每100克约含钾502毫克,苋菜每100克约含钾577毫克,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烹饪时可优先选择清炒、白灼等方式,减少钾的流失,以更好地为患者补充钾元素。 2.根茎类蔬菜:土豆每100克约含钾342毫克,土豆是常见食材,可通过煮、蒸等方式食用,为低钾血症患者提供钾的补充,不过对于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病史患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摄入量。 (三)豆类及豆制品 1.豆类:黄豆每100克约含钾1503毫克,黑豆每100克约含钾1377毫克,豆类富含植物蛋白等营养,可通过炖煮等方式制成豆浆、豆粥等食用,但消化功能较弱者需注意食用量及烹饪方式。 2.豆制品:豆腐每100克约含钾277毫克,豆腐营养丰富,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凉拌、煲汤等,为低钾血症患者补充钾的同时提供丰富营养,但痛风患者需注意豆腐中嘌呤含量,适量食用。 (四)乳制品 牛奶每100克约含钾109毫克,酸奶含钾量与牛奶类似,乳制品是钙和钾的良好来源,适合大多数低钾血症患者饮用,但乳糖不耐受者需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乳制品。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钾的需求需适度,在选择补钾食物时,要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及合适的摄入量,避免因过量摄入钾导致电解质紊乱加重等情况,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搭配儿童的饮食,确保钾的补充科学合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肾功能减退等,肾功能减退时肾脏对钾的排泄功能可能下降,因此老年人在选择补钾食物时需根据自身肾功能情况调整摄入量,避免过量补钾加重肾脏负担,建议在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三)有特殊病史患者 如患有糖尿病的低钾血症患者,需注意水果及水果干中糖分对血糖的影响,选择低糖水果及控制水果干摄入量;患有痛风的患者需关注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避免因食用导致痛风发作;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根据肾功能调整含钾食物的摄入量,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

    2025-10-11 13:35:26
  • 轻度糖尿病的征兆是什么

    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口渴多饮、尿频量多、饥饿感增强、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年龄、生活方式等有关,如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可能下降,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糖尿病且相关症状更易出现,儿童、青少年等不同人群出现相应症状时也需警惕糖尿病。 一、口渴多饮 1.表现及原理:轻度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这种口渴感往往比较明显,即使大量饮水也难以完全缓解。例如,一些轻度糖尿病患者会比往常喝更多的水来试图缓解口渴,但喝完后不久又会感到口渴。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其口渴中枢敏感性可能有所下降,所以口渴多饮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仍需关注。而对于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就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在患病初期也可能出现口渴多饮的征兆。 二、尿频量多 1.表现及原理:血糖升高后,肾脏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从而导致尿量增多。患者会出现尿频的症状,排尿次数较以往明显增加。例如,可能原本晚上起夜0-1次,患病后可能增加到2-3次甚至更多,而且每次尿量也较多。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如果出现尿频量多的情况,需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因为儿童糖尿病也可能以多尿为早期表现之一。对于有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糖代谢异常,进而引发尿频量多的征兆。 三、饥饿感增强 1.表现及原理: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导致患者食量增加。即使进食较多,仍容易感到饥饿。比如,平时吃2两饭就饱的人,患病后可能吃3两甚至更多,但还是很快又有饥饿感。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青少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更容易被忽视,但也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对于长期节食、饮食不规律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血糖调节就可能存在问题,患病后饥饿感增强的征兆可能更为明显。 四、体重下降 1.表现及原理:虽然患者食量增加,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即使没有刻意减肥,体重也会不明原因地减轻。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体重下降3-5公斤甚至更多。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需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可能。对于原本体重正常或偏胖,突然出现体重下降的人群,不管年龄大小,都要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应注意。 五、疲劳乏力 1.表现及原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产生能量,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比如,平时能轻松完成的家务劳动,现在却感觉力不从心,容易疲惫。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中年人群如果长期处于高压力、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下,出现疲劳乏力的征兆时更要留意是否与糖尿病有关。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若出现疲劳乏力且原因不明,也需要排查糖尿病等疾病。

    2025-10-11 13:33: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