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洪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匡洪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第6、7届) 副组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 糖尿病身上痒是晚期吗

    糖尿病身上痒不一定是晚期表现,其常见原因有血糖控制不佳、皮肤干燥、神经病变等,它与糖尿病晚期无必然特异性关联,应通过控制血糖、皮肤护理、及时就医等应对,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一、糖尿病身上痒的常见原因 1.血糖控制不佳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同时也会从皮肤排出一部分。高血糖环境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血糖浓度与皮肤瘙痒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疾病晚期。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对皮肤的影响机制相似,但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可能对高血糖引起的瘙痒更为敏感。 2.皮肤干燥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原因,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干燥的皮肤容易引起瘙痒。这种情况在肥胖或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洗澡过勤、使用刺激性肥皂等)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也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相关的瘙痒。 3.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症状。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纤维变性、缺血等因素有关。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神经病变相关的皮肤瘙痒,这也不是晚期特有的表现。 二、与糖尿病晚期的关联 糖尿病晚期通常是指出现了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虽然在糖尿病晚期患者中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多种并发症,但皮肤瘙痒本身不是判断糖尿病晚期的特异性指标。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在疾病早期就因为血糖控制不佳或皮肤干燥等原因出现身上痒的情况,而有些晚期患者可能皮肤瘙痒并不明显。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1.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无论处于疾病的哪个阶段,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合理的降糖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可以减少高血糖对皮肤的刺激,从而缓解瘙痒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降糖目标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控制血糖,老年患者需兼顾避免低血糖等风险。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重要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更薄,保湿时应选择滋润度适中的产品;儿童糖尿病患者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保湿品。 3.及时就医 如果糖尿病患者身上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皮肤破溃、红肿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瘙痒或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监测、皮肤检查等,以明确瘙痒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3:22:26
  • 雄激素高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雄激素高会有多种表现,包括月经异常(周期延长、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出血)、多毛症(面部、下巴等部位毛发增多增粗)、痤疮(面背胸等部位出现粉刺等)、脱发(头顶稀疏、发际线后移)、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还可能有声音改变、性欲改变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多毛症 雄激素高会使毛发增多、增粗,常见的部位有面部(如嘴唇上方、下颌等)、下巴、胸部、腹部正中线等。这是由于雄激素刺激毛囊增大、毛发角化,使得毛发异常生长。在青春期后女性,如果出现上述部位异常多毛的情况,要考虑雄激素高的可能。比如,一些患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女性患者会出现多毛的表现,其体内雄激素合成异常增加,从而引发多毛症状。 痤疮 雄激素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痤疮的发生或加重。患者面部、背部、胸部等部位容易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等多种形式的痤疮。这是因为皮脂腺在雄激素作用下分泌过多皮脂,堵塞毛囊口,再加上细菌感染等因素就会引发痤疮。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痤疮的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约6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痤疮问题,这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密切相关。 脱发 部分雄激素高的女性会出现脱发,主要表现为头顶的头发逐渐稀疏,发际线后移,但一般不会出现全秃。这是因为雄激素作用于毛囊,使毛囊微小化,毛发变细变短,最终导致脱发。例如,患有雄激素性脱发的女性,其发病机制与雄激素水平异常有一定关系,雄激素会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使得头发进入休止期过早,从而出现脱发症状。 肥胖 雄激素高可能会伴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这是因为雄激素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而影响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约50%-60%存在肥胖问题,且多为腹型肥胖,这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雄激素升高会干扰脂肪细胞的代谢和激素调节,促进脂肪在腹部等部位堆积。 其他表现 声音改变:少数雄激素高的女性可能会出现声音变粗、低沉等情况,这是因为雄激素影响了喉部声带的发育等。 性欲改变: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性欲增强的情况,这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但也有一些女性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等原因出现性欲减退等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雄激素高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青春期女性中,雄激素高可能会影响第二性征的正常发育以及月经等情况;对于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多毛、痤疮等表现较为突出;而对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出现雄激素高的情况,需要警惕一些器质性病变的可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雄激素高的情况,所以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对于调节雄激素水平有一定帮助。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尤其是出现月经紊乱、多毛等明显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3:17:02
  • 孕妇血糖6.1高吗

    孕妇血糖6.1mmol/L分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情况,异常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需饮食调整、适当运动,控制不佳用胰岛素,饮食要遵原则、关注体重,运动选安全环境、注意不适,要定期产检监测。 餐后血糖情况 餐后1小时血糖: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一般不超过10.0mmol/L,若为6.1mmol/L则在正常范围内。 餐后2小时血糖: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8.5mmol/L,若为6.1mmol/L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孕妇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比如肥胖(体重指数BMI≥24)、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即使空腹血糖6.1mmol/L在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上限附近,也需要进一步检查餐后血糖等以全面评估血糖情况。 孕妇血糖异常的影响及应对 对孕妇的影响 若孕妇血糖异常,可能增加孕期感染的风险,如泌尿系统感染等,还可能导致羊水过多等情况。长期高血糖还可能使孕妇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胎儿过度生长,成为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的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胎儿窘迫甚至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应对措施 首先要进行饮食调整,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多吃蔬菜。同时要合理控制总热量,根据孕妇的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适中,一般每次运动20-30分钟左右,可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控制血糖,但要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摔倒等情况。 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胰岛素治疗,因为口服降糖药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而胰岛素是相对安全的控制血糖的药物。 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孕妇要严格遵循饮食控制原则,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体重变化,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调整饮食方案,一般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1.5-16kg左右(根据孕前BMI情况有所不同),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可能提示血糖控制不佳或饮食不合理。 运动方面: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环境,最好有家人陪同,避免去人多拥挤、地面不平整的地方运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自身感觉,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同时要根据孕周的增加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孕晚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仰卧位运动。 产检方面:孕妇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除了监测血糖外,还要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通过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以及进行胎心监护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1 13:15:43
  • 肥胖型二型糖尿病瘦了会自愈吗

    肥胖型二型糖尿病瘦了可能使病情改善,但一般难完全自愈,因个体差异、代谢调整复杂,且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育龄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保生长发育下减重且精管,老年要注意身体耐受性及调整治疗,育龄期女要考虑妊娠等特殊情况。 一、瘦身后病情改善的机制 1.减轻胰岛素抵抗 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过多的炎症因子等,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当患者体重减轻后,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减少,相关炎症因子分泌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恢复。例如,有研究表明,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5%-10%时,胰岛素抵抗可明显改善。 2.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肥胖环境会对胰岛β细胞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体重下降后,胰岛β细胞的负担减轻,其功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一些研究发现,体重减轻的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会有所改善,从而有助于血糖的调控。 二、仍需正规治疗的原因 1.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等存在差异。部分患者虽然体重减轻,但胰岛β细胞已经受到较严重的不可逆损伤,仅靠体重减轻无法让病情完全自愈。例如,一些病程较长的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严重衰竭,即使体重明显下降,也仍需要借助药物等治疗手段来控制血糖。 2.长期代谢调整的复杂性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除了体重因素外,还涉及到整体的代谢平衡、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即使体重减轻,也需要持续关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管理以及可能需要的药物治疗等。比如,患者可能仍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来维持血糖稳定,或者根据血糖情况使用降糖药物等。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减轻需要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减重方案,不能过度节食等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在发育中,过度减重可能会对其骨骼、内分泌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即使体重减轻,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因为儿童的二型糖尿病病情发展和成人有一定差异,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2.老年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体重减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身体的耐受性。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体重骤减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在体重减轻后,仍需要谨慎调整药物等治疗方案,因为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等方面和年轻患者不同,要避免因治疗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 3.女性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育龄期) 育龄期女性在体重减轻和后续的二型糖尿病管理中,需要考虑妊娠等特殊情况。如果有生育计划,体重调整和血糖控制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综合评估下进行。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对妊娠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流产、胎儿畸形等风险,而体重管理也需要兼顾妊娠期间的营养需求等。

    2025-10-11 13:11:11
  • 甲亢不治会怎么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不治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对心血管系统可致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对骨骼系统会影响钙代谢致骨量丢失、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对消化系统可引起多食消瘦、消化吸收紊乱、营养恶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精神神经系统会使精神神经症状加重,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影响认知;对生殖系统可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男性性欲减退、阳痿;老年、儿童、妊娠期甲亢患者不治疗的不良影响更严重。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过多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动过速,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还可能引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尤其是老年甲亢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就相对较弱,甲亢不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心脏损害,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甲亢会影响钙的代谢,导致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使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女性甲亢患者在绝经前后本身就处于骨量流失的关键时期,若合并甲亢不治疗,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会大幅增加,进而增加骨折的风险,哪怕是轻微的外力作用都可能导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使患者行动受限。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甲亢会使胃肠蠕动加快,患者可能出现多食、消瘦,但体重却持续下降的情况。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引发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营养物质的丢失,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整体健康状态,儿童甲亢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问题。 对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亢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易激动、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若不治疗,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其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老年甲亢患者还可能因为精神神经系统的异常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在女性中,甲亢不治疗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减少、闭经等,影响生育功能,增加不孕的风险;在男性中,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生殖系统功能异常,影响生育能力和夫妻生活质量。对于有生育计划的甲亢患者来说,不及时治疗会给生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甲亢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甲亢不治疗导致的上述各种并发症可能会更快更严重地影响其健康,所以更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儿童甲亢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不治疗会严重阻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必须尽早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甲亢患者若不治疗,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甲亢患者更要重视规范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1 13:08: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