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洪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匡洪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第6、7届) 副组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 胰岛素泵的功能与作用

    胰岛素泵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医疗器械,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胰岛素泵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器械,可以持续地向患者输送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2.胰岛素泵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自动调整胰岛素的输送量和速度,达到更加精准的治疗效果。 3.胰岛素泵可以提供多种胰岛素输送方案,如基础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4.胰岛素泵可以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患者和医生共同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泵的使用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设备的清洁卫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长期使用。

    2025-04-01 09:20:29
  • 餐后二小时血糖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餐后二小时血糖忽高忽低,主要是受到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和药物因素所引起。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心态改变和药物调整进行治疗。 1.饮食因素 如果在监测血糖之前,大量进食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或者过于油腻的食物,就会引发血糖波动过大,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建议平时要调整好饮食结构,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避免进食过甜、过咸或者过于油腻的食物。 2.精神因素 如果在餐前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情绪过于紧张,都会影响到餐后血糖数值。建议患者在进行血糖测量时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避免影响到检测结果。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没有按规律用药或者私自减药、漏服药物等,都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严重时甚至还会加重症状。建议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按计量服用药物,不要私自停药或者减药。

    2025-04-01 09:20:28
  • 孕妇餐前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孕妇餐前空腹血糖正常值应控制在3.3-5.5mmol/L之间。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胎盘产生的激素对胰岛素的作用影响,加上身体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因此,对孕妇的血糖监测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3-5.5mmol/L之间。而孕妇的血糖控制标准则有所不同,餐前血糖应该控制在3.3-5.5mmol/L之间,餐后1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控制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在饮食方面应该避免大量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等甜食。此外,孕妇应该每日规律地进行运动,控制体重的增长,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在孕期出现血糖异常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随医生指导进行控制。

    2025-04-01 09:20:26
  • 年轻人空腹血糖5.5mmol/L高吗

    年轻人空腹血糖5.5mmol/L不高,属于正常情况。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因此年轻人空腹血糖5.5mmol/L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需要担心。血糖反映了机体摄入、代谢葡萄糖是否正常,其中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当检查发现成人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110mg/dL),儿童血糖高于5.6mmol/L(100mg/dL),认为是血糖偏高;当检查成人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70mg/dL),儿童血糖低于3.5mmol/L(60mg/dL),认为是血糖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水平的判断应该综合考虑个体的年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因素,而不仅仅依靠单一指标。如果有其他相关症状或疑虑,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血糖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2025-04-01 09:20:25
  • 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降糖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磺酰脲类,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2.格列奈类,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低于时相分泌,降低餐后血糖,代表药物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3.双胍类,作用机制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 4.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延缓葡萄糖吸收,控制餐后血糖,代表药物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5.胰岛素增敏剂类,作用机制是增强胰岛素亲和力,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利用度,改善胰岛素抵抗稳定血糖,代表药物是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6.二肽基肽酶是-4抑制剂,作用机制是增强glp-1的活性,增加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代表药物是利格列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2025-04-01 09:20: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