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及早期保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及防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内分泌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广东省卫生厅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血糖监测学组副组长、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组长、广东省国家级医学领军人才、国家重大慢病重点专项首席专家、J Diabetes Res 客座主编、Diabetes Metab Res Rev客座编辑、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副主编、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著发表在 Lancet、DiabetesCare、Thyroid、JCEM、Metabolism等著名学术刊物;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2015中国胰岛素研究组成就奖。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生长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及早期保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及防治。展开
  • 亚临床甲减的原因及治疗

    亚临床甲减一般是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于碘过量、用药不当、自身免疫功能损伤等原因引起的。 1.碘过量 具有潜在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的碘摄入过多时,可能会加重或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情况。 2.用药不当 患者长期过量服用硫脲类和咪唑类药物时,可造成患者甲状腺损伤,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进一步诱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自身免疫功能损伤 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出现损伤时,可导致其发生萎缩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形成。

    2025-04-01 13:21:28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怎么诊断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方式来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1.症状体征 若是在生活中出现易激动、甲状腺部位肿大、体重下降、心动过速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性。 2.甲状腺功能检测 医生还会建议做甲状腺功能检测,观察促甲状腺激素、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数值,若是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需要考虑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3.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还可以做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来诊断是否出现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的情况。

    2025-04-01 13:21:24
  • 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结节的原因是什么

    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结节通常与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等情况有关。 1、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多与自身免疫、感染、放射线损伤等因素有关,炎症因子持续刺激甲状腺右侧叶,可能会形成结节,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通常显示为低回声结节。 2、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主要与碘缺乏、遗传、自身抗体异常等因素有关,甲状腺肿大时可能形成结节,检查时显示为低回声结节。 3、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饮食不当、甲状腺疾病病史等因素有关,囊肿在影像学检查时也可能显示为低回声结节。

    2025-04-01 13:21:18
  • 初期糖尿病足可以治好吗

    初期糖尿病足通常能治好。 糖尿病足主要与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外伤等因素有关。初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仅表现为皮肤弯度比较低、疼痛、迟钝等症状,一般不会出现溃疡,足部的组织损伤程度比较小。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及时控制好血糖,防止症状继续加重,同时要遵医嘱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如依帕司他、托瑞司他等,促进病情恢复。若患者的足部还出现感染、溃疡等情况,还需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通常可以治好。

    2025-04-01 13:21:17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什么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能与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有关,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会诱发该疾病。 1、甲状腺刺激性抗体 甲状腺刺激性抗体能够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 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能够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肿大,从而形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3、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大量进食高碘类食物等也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诱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2025-04-01 13:21: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