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擅长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重型肝炎的诊治,对肝炎母婴阻断方面有深入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潮双,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感染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感染分会青年委员。《实用医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审稿专家。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重型肝炎的诊治,对肝炎母婴阻断方面有深入研究。展开
  • 狂犬病多久发作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1-3个月,受咬伤部位、伤口深浅、病毒数量毒力等因素影响,儿童相对成人可能更易短时间进入发作期,有特殊病史人群及未及时清洁消毒伤口等情况也会影响潜伏期,个体差异显著。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身体的免疫等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被狂犬病毒咬伤后,相对成人可能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发作期,但具体潜伏期仍因上述多种因素而有差异。而对于有既往曾被可疑动物咬伤但未规范处理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再次被咬伤时需更密切关注,因为其体内可能存在一定的免疫记忆等情况,但狂犬病潜伏期的个体差异仍然显著。在生活方式方面,若被咬伤后未及时清洁、消毒伤口等,可能会影响病毒的传播进程,进而影响潜伏期长短。

    2025-08-11 14:36:36
  • 国内接种哪种疫苗能预防登革热

    国内目前尚无常规用于预防登革热的上市疫苗,相关研究中的CYD-TAK-003疫苗需依据进一步科学研究确定针对特定人群的保护效果,特殊人群接种有要求,儿童接种要严遵程序评估健康状态,孕妇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需专业医师综合评估,有基础疾病人群要先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再考虑是否接种相关制剂,主要通过采取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预防登革热传播,如定期清理家居周围积水、在蚊虫活动频繁时段使用有效蚊帐蚊香等降低感染风险。

    2025-08-11 14:31:56
  • 狂犬疫苗多久打一次

    狂犬疫苗接种分暴露前和暴露后,暴露前一般采用“0、7、21或0、28”天程序接种3剂,不同年龄段、有相关病史无禁忌证者均按此程序;暴露后咬伤后0、3、7、14、28天分别接种,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有基础病史不影响者按间隔完成全程接种,影响则密切观察反应。 一、暴露前预防接种间隔 一般采用“0、7、21或0、28”天的程序接种3剂狂犬疫苗。即第一针接种后,分别在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接触狂犬病病毒风险极高的人员,可能需要加强接种,但总体间隔按照上述程序进行规划。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人群接种程序相同,生活方式不影响接种间隔的基本安排,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只要没有疫苗接种禁忌证,也按照此间隔进行接种。 二、暴露后预防接种间隔 咬伤后0天: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第一针狂犬疫苗,这是阻断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关键起始点。 咬伤后3天:按照程序在咬伤后第3天接种第二针。 咬伤后7天:咬伤后第7天接种第三针。 咬伤后14天:咬伤后第14天接种第四针。 咬伤后28天:咬伤后第28天接种第五针。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在暴露后接种间隔遵循上述相同的时间节点,但要更加关注儿童接种时的心理安抚等情况,因为儿童可能对注射有恐惧情绪,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给予耐心引导。有基础病史的暴露后受伤人群,若病史不影响疫苗接种,仍按照此间隔完成全程接种,若病史可能影响疫苗接种反应等,需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025-07-30 11:02:00
  • 埃博拉病毒病吃什么药

    埃博拉病毒病无特效药物,主要治疗方法是支持性治疗,隔离患者,由专业医疗人员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症状,高危人群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预防。 目前并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效药物,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对于疑似或确诊的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吐药、止泻药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等,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目前,ZMapp和rVSV-ZEBOV是两种被批准用于埃博拉病毒病预防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有多款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已经获得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rVSV疫苗、GBI-045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和尸体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旅行史或接触史。 总之,对于埃博拉病毒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及时隔离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等。同时,公众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感染病毒。

    2025-07-30 11:01:10
  • 和肺结核一起吃饭传染吗

    和肺结核一起吃饭一般不会传染,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且自身免疫力低时感染风险增加,免疫力正常人群无需过度担忧,可保持通风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建议患者规范治疗并增强自身免疫力。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肺结核一起吃饭一般不会传染。 一、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会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而一起吃饭时,虽然可能会接触到患者的唾液等,但一般不会因为吃饭这个行为而感染肺结核。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有限,且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抵御少量侵入的结核分枝杆菌。 二、感染肺结核的高危情况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且自身免疫力较低时,感染风险会增加。例如,家庭成员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且共同生活、接触频繁,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被感染。 三、预防措施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一起吃饭传染肺结核,但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尽量避免与传染性强的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密闭接触。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建议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待其传染性降低后再进行密切接触。同时,增强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比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

    2025-07-30 10:59: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