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妇科良性疾病的宫腔镜、腹腔镜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牛刚,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妇科临床工作。熟悉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不孕症、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子宫畸形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论著:1.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切除34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年03期;2.Vaginal Repair of Cesarean Section Scar Diverticula. TH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 2012,19(4)。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妇科良性疾病的宫腔镜、腹腔镜的微创治疗。展开
  • 宫颈癌2b期是晚期吗

    宫颈癌2b期属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其肿瘤侵犯宫旁组织但未达盆壁,从病理特征看侵犯范围扩展,治疗需综合考量,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患者治疗有不同需关注方面,要多学科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并考虑相关因素优化预后。 一、病理特征相关情况 肿瘤侵犯范围:此阶段肿瘤已经超出了宫颈原发部位向宫旁组织浸润,但还没有到达盆壁,这意味着肿瘤的局部侵犯范围有一定程度的扩展,相比早期宫颈癌(如1期等),病变累及范围更广,肿瘤细胞在局部组织的浸润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 与转移的关系:2b期还未发生远处转移,但由于已经侵犯宫旁组织,相较于早期未侵犯宫旁的情况,病情进展到了更严重的局部进展阶段,距离晚期(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还有一定距离,但属于局部晚期范畴,此时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局部控制和全身潜在转移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二、治疗相关考量 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年轻患者可能更希望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等,但2b期宫颈癌的治疗通常以放化疗联合为主,对于生育功能的保留需要谨慎评估;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可能相对较弱,在制定放化疗方案时需要更加关注身体耐受性,评估放化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性别角度:宫颈癌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2b期宫颈癌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心理状态,因为疾病进展到局部晚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家人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更多心理支持。 生活方式影响: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戒烟,因为吸烟可能会影响放化疗的效果,加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降低机体免疫力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有良好生活习惯的患者相对来说身体状况可能更适合接受放化疗等治疗手段。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宫颈癌2b期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放化疗可能会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产生影响,需要在内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治疗,确保基础疾病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有效治疗宫颈癌。 总之,宫颈癌2b期属于局部晚期,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优化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2025-10-21 12:27:20
  • 子宫肌瘤10公分严不严重

    子宫肌瘤直径达10公分较严重,可致月经异常、压迫症状,影响生育,有恶变风险,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治疗方式,特殊人群有不同处理,出现并发症需先纠正再治。 一、可能引起的症状表现 1.月经异常 会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肌瘤较大时,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使得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大,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直径大于5公分的子宫肌瘤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情况,而10公分的肌瘤这种情况会更为明显。 2.压迫症状 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便秘等症状。如果压迫到输尿管,还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等情况。比如,肌瘤压迫膀胱时,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压迫直肠时,会导致排便不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负担。 二、对生育的影响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10公分的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导致流产、早产等情况。因为肌瘤占据了子宫内的空间,改变了子宫的内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正常发育。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公分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三、发生恶变的风险 虽然子宫肌瘤大多为良性,但也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尤其是肌瘤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时。10公分的肌瘤相对较大,恶变的风险会有所增加。一旦发生恶变,情况就会非常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更激进的治疗,如子宫切除等。 四、治疗的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直径10公分的子宫肌瘤,多需要积极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症状等因素。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或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另外,也可以考虑介入治疗等方法,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适合。 对于特殊人群,如育龄期女性,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对于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也可以考虑定期观察,但需要密切监测肌瘤的变化情况。而对于已经出现贫血等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先纠正贫血等情况,再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025-10-21 12:26:59
  • 痛经怎么缓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

    女性经期非药物缓解可通过腹部保暖用热水袋热敷、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且每周坚持、保证充足睡眠来调节内分泌等;药物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需注意适用人群,青春期痛经非药物干预为首选,育龄期严重可合理用药,围绝经期痛经需排查器质性病变不能自行随意用此类药物。 一、非药物缓解方法 1.保暖护理:女性经期盆腔处于充血状态,腹部保暖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带来的疼痛。可通过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温度保持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能有效减轻疼痛感受,尤其适用于因受寒引起的痛经,不同年龄女性均可通过此方式缓解,青春期女性、育龄期女性及围绝经期女性均适用。 2.适度运动: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天然的镇痛物质,能缓解疼痛。经期可进行舒缓的瑜伽动作,如猫牛式、下犬式等,每次运动持续20~30分钟,每周坚持3~4次,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导致痛经加重。青春期女性可在身体耐受范围内进行适度运动;育龄期女性运动时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强度;围绝经期女性运动应选择轻柔方式,避免因运动不当加重不适。 3.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可调节身体内分泌,缓解身体疲劳,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来应对经期不适。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各年龄段女性均需保证充足休息,青春期女性身体发育阶段更需充足睡眠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育龄期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时更要注意休息以缓解痛经相关不适;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对身体调节至关重要。 二、药物缓解方法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作用,能有效减轻痛经程度。需注意药物适用人群,一般成年女性可选用,而孕期、哺乳期女性及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人群需谨慎使用,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青春期女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相关,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选,尽量避免过早使用此类药物;育龄期女性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痛经需警惕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应及时就医排查,不能自行随意使用该类药物缓解疼痛。

    2025-10-21 12:26:17
  • 如何描述孕激素

    孕激素是女性卵巢黄体、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激素主要天然形式为孕酮具孕甾烷母核,可调节月经周期使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并维持妊娠,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完全成熟致孕激素分泌易波动引发月经不调,育龄期孕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受孕或致先兆流产,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致孕激素分泌减少出现相关综合征,男性少量孕激素参与雄激素合成等代谢,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干扰内分泌致孕激素分泌异常,内分泌疾病患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孕激素分泌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孕激素治疗需监测干预。 一、定义与化学本质 孕激素是由女性卵巢黄体、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其主要天然形式为孕酮,化学结构属于孕甾烷衍生物,具有孕甾烷母核结构,是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及妊娠的关键激素。 二、生理功能 1.月经周期调节:在月经周期中,孕激素可使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营造适宜环境,若未受孕则促使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对月经周期的正常维持起重要作用。 2.妊娠维持:妊娠期间,孕激素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状态,保障胚胎着床及发育;同时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做好准备;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轴,维持妊娠相关激素水平的稳定。 三、不同人群相关情况 1.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孕激素分泌易出现波动,可能引发月经不调;育龄期女性若孕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影响受孕或导致先兆流产等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孕激素分泌减少,可出现潮热、情绪波动等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 2.性别特异性:主要针对女性生理过程发挥关键调节作用,男性体内虽有少量孕激素,但作用与女性不同,主要参与雄激素合成等代谢过程。 3.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卵巢功能,进而导致孕激素分泌异常,引发内分泌紊乱相关问题,如月经周期紊乱等。 4.病史关联: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常存在孕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排卵障碍等;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孕激素治疗可用于缓解病情,需密切监测孕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应干预。

    2025-10-21 12:25:04
  • 剖腹产后是否会有大量恶露

    剖腹产后恶露分三种类型及对应持续时间,若短期内恶露量突然明显增多超正常月经量为大量恶露,常见原因有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感染,高龄产妇和有基础疾病产妇需警惕,发现恶露异常量多、颜色异味或伴腹痛发热等应立即就医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正常恶露情况 剖腹产后恶露是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的混合物,一般持续4~6周,总量约250~500ml。正常恶露分为3种类型: 1.血性恶露:持续3~4天,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鲜红,量较多,有时可见小血块。 2.浆液性恶露:持续约10天,色淡红,含少量血液、较多坏死蜕膜、宫颈黏液及细菌等。 3.白色恶露:持续约3周,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二、大量恶露的判断及可能原因 若剖腹产后短期内(如1~2周内)恶露量突然明显增多,超过正常月经量,可能属于大量恶露情况,常见原因有: 1.子宫复旧不全:子宫收缩欠佳,影响胎盘剥离面血窦闭合及血栓形成,导致子宫复旧延迟,使恶露量增多。 2.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时若胎盘、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可引起大量阴道流血,多在产后10天左右发生。 3.宫腔感染: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若宫腔内有残留胎盘、胎膜或手术操作无菌不严格等,易引发宫腔感染,导致恶露增多且伴有臭味,常伴发热、下腹疼痛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子宫复旧能力可能下降,更需密切观察恶露情况,若出现恶露量异常增多、异味或腹痛等,应尽早就诊排查原因。 有基础疾病产妇:如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相对缓慢,对恶露异常的耐受能力较差,需更警惕大量恶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恶露异常需及时就医。 四、异常情况应对建议 产妇产后应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及气味变化,若发现恶露量明显多于正常月经量、颜色异常(如转为脓性、血性持续时间过长等)或伴有异味、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针对子宫复旧不全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针对胎盘胎膜残留可能需行清宫术等。

    2025-10-21 12:24: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