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俊雄,男,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物理治疗学会中医顾问,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协会生物科技研究委员,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主要研究肝胆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从事对外中医教育, 中医文献的英译研究,每年都应邀到境外讲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消化道、肝胆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特别是肝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曾经任儿科医师,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治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从事对外中医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任教,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展开
  • 决明子泡水喝竟有6个害处是真的吗

    决明子可能引发腹泻、耗伤人体阳气、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女性月经不调、引起低血压、诱发过敏反应,孕妇应避免饮用,儿童禁止饮用,脾胃虚寒者、低血压患者、过敏体质者需谨慎饮用且不适时及时就医。 一、可能引发腹泻 决明子性微寒,对于脾胃虚寒人群,长期或过量饮用其泡水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因脾胃虚寒者脾胃功能较弱,寒凉之性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正常运化,进而引发肠道蠕动异常出现腹泻症状,尤其在空腹饮用时更易加重此情况。 二、耗伤人体阳气 决明子属寒凉之品,长期大量饮用会耗伤人体阳气。对于阳虚体质者,本身阳气不足,饮用后会进一步加重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阳虚表现,因为寒凉药物过量会干扰人体阳气的温煦功能,导致阳气更虚。 三、影响消化功能 决明子中含蒽醌类物质,过量摄入会抑制肠道蠕动相关酶的活性,影响正常消化吸收过程,易引发消化不良,如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尤其对胃肠功能较弱者,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会打乱正常的消化节奏。 四、可能导致月经不调 对于女性群体,尤其是体质偏寒或本身有月经不调基础的人,长期饮用决明子泡水可能因寒凉刺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寒凉之性阻碍气血流通,从而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等月经不调的情况。 五、引起低血压 决明子有一定降压作用,本身血压偏低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群过量饮用,可能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因为其降压成分会与降压药或自身偏低的血压产生协同作用,导致血压水平过度下降。 六、诱发过敏反应 少数人可能对决明子过敏,饮用后可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这是由于个体免疫差异,人体免疫系统将决明子识别为过敏原,进而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决明子的寒凉性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故孕妇应避免饮用决明子泡水。 儿童: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成分耐受差,应禁止饮用决明子泡水,以防出现不适反应。 脾胃虚寒者、低血压患者、过敏体质者:这类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是否饮用决明子泡水,若饮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就医。

    2025-10-16 12:05:01
  • 肝火旺的表现

    肝火旺可致情绪急躁易怒,出现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痛、口苦口干、胁肋胀痛、失眠多梦、痤疮湿疹等表现,儿童有夜间哭闹不安等,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遗精,老年人易血压波动。 一、情绪方面表现 1.急躁易怒:肝主疏泄,若肝火旺,会影响情志调节,导致人容易出现情绪急躁、动辄发火的情况,这是因为肝火内扰,使人体气机失调,进而引发情绪上的波动。 二、头部相关症状 1.头晕:肝火上炎,上扰清窍,会出现头晕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肝火导致气血上冲,清阳不升,头目失于滋养所致。 2.头痛:多表现为头部胀痛,因肝火循经上攻头部,阻滞气血运行,从而引发头部疼痛。 三、眼部表现 1.目赤肿痛:肝开窍于目,肝火炽盛时,火热之邪上炎于目,会导致眼睛发红、肿胀且疼痛,是肝火上犯于目部的典型表现。 四、耳部症状 1.耳鸣、耳痛:肝经循行经过耳部,肝火循经上扰,会引起耳部出现耳鸣声响以及疼痛不适的症状。 五、消化系统表现 1.口苦、口干:肝火旺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胆汁上逆,从而出现口苦的感觉,同时火热耗伤津液,会引发口干的症状。 2.胁肋胀痛:胁肋部为肝经所过之处,肝火郁结,阻滞经络气血,就会出现胁肋部位的胀痛感。 六、睡眠方面表现 1.失眠多梦:肝火扰心,使心神不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等睡眠问题。 七、皮肤表现 1.痤疮、湿疹:肝火内盛,循经外发,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出现,这是因为肝火会使体内湿热内生,外发于皮肤所致。 八、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可能出现夜间哭闹不安、烦躁多动、食欲不振等表现,儿童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肝火旺时更容易影响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2.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如经期提前、经量增多等,因为肝主藏血,调节女性月经,肝火旺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进而导致月经异常;男性可能出现遗精等情况,与肝火扰动精室有关。 3.老年人: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肝阳上亢易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等功能有所下降,肝火旺更易影响血压稳定,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并采取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2025-10-16 12:04:26
  • 舌苔又厚又黄怎么回事

    舌苔又厚又黄从中医角度看与湿热内蕴相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会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上蒸;西医方面与口腔卫生状况、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有关;儿童因喂养不当、口腔自洁能力弱易出现;成人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老人因脾胃功能渐弱、有慢性基础病易有;若伴随腹痛腹泻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 一、中医角度分析 从中医理论来看,舌苔又厚又黄多与湿热内蕴相关。若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油腻、甜腻之品,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之邪上蒸于舌,则可见舌苔厚黄。例如《中医诊断学》中提到,湿热证常表现为舌苔黄腻厚浊。此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火邪与湿热相搏,也可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出现舌苔厚黄的表现。 二、西医角度探讨 西医方面,舌苔又厚又黄可能与口腔卫生状况有关,若口腔清洁不彻底,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舌面滋生繁殖,可导致舌苔增厚发黄。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这种情况,比如胃肠道疾病,当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时,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可影响机体的整体代谢,从而反映在舌苔上表现为厚黄;还有可能与肝胆疾病相关,肝胆功能异常时,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失常,也可能影响舌苔的状态。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1.儿童群体:儿童若喂养不当,如过度喂养高热量、高糖分食物,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出现舌苔厚黄。且儿童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若口腔清洁不及时,也易滋生微生物引发舌苔异常。 2.成年人群体:成年人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脏腑功能,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生,进而出现舌苔厚黄。此外,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重对脾胃及口腔的影响,导致舌苔厚黄情况出现。 3.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逐渐减弱,若饮食不注意调节,或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更易出现脾胃运化失常,从而表现为舌苔厚黄。 四、伴随症状及就医提示 若舌苔又厚又黄同时伴随腹痛、腹泻、口苦、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需警惕可能存在消化系统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6 12:04:03
  • 上火的原因是什么

    上火可因长期摄入辛辣油腻温热食物致热邪积聚或影响津液代谢引发,熬夜干扰脏腑节律、过度劳累耗正气致脏腑失调可致上火,阴虚火旺、阳盛体质易引发,长时间干燥炎热环境致津液不足阴阳失衡会出现上火表现,长期压力大焦虑致肝郁化火也会有上火相关症状。 一、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是引发上火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过量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其中的刺激性成分会促使人体内部产生燥热之性,导致体内热邪积聚;长期进食油炸食品、烧烤类食物等油腻温热之物,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影响津液代谢,进而引发上火表现,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 二、生活作息因素 1.熬夜:人体正常的脏腑功能调节依赖于规律的作息,长期熬夜会干扰肝脏的排毒、心肺的气血运行等节律。例如,肝脏在夜间11点至凌晨1点为排毒时段,若熬夜则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出现肝火上炎的上火症状,如失眠、目赤肿痛等;2.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正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脏腑功能失调。比如过度脑力劳动会损伤心脾,导致心脾两虚兼内热,出现心悸、口舌生疮等上火相关表现。 三、体质因素 1.阴虚火旺体质:此类人群阴液相对不足,无法制约阳气,致使阳气相对偏亢,虚热内生。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阴虚火旺,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上火症状;2.阳盛体质:本身阳气较旺的人,体内阳气偏盛,容易出现热象。如一些平素阳气充盛的人群,稍受热邪侵袭就易引发上火,常见症状有面红目赤、大便干结等。 四、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干燥、炎热的环境中,人体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等途径流失加快,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体内津液不足,阴阳失衡,从而出现上火表现。例如,在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低、气温高,人们若不注意补水,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出血等上火症状。 五、情绪因素 长期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会导致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比如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肝脏疏泄功能受阻,气机郁结化火,可出现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上火相关情绪及身体症状。

    2025-10-16 12:03:42
  • 痛经按哪个穴位能止痛

    缓解痛经可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按摩能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孕妇慎用;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可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缓解痛经,孕期忌用;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按摩能补益元气、调理冲任缓解痛经,严重子宫器质性病变患者单纯按摩效果有限。 一、合谷穴 1.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可双侧交替进行。 3.作用机制: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的作用,从中医经络理论角度来缓解痛经带来的疼痛不适,现代研究也发现按摩合谷穴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途径来减轻疼痛感受。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痛经患者,合谷穴按摩都有一定的缓解疼痛效果,但孕妇需谨慎使用,因为合谷穴有促进子宫收缩的可能,可能会增加流产风险。 二、三阴交穴 1.位置: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压三阴交穴,持续施压并做轻柔的环旋活动,使穴位产生酸麻胀感,每次按摩5-10分钟。 3.作用机制: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按摩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对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的痛经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痛经患者均可尝试按摩三阴交穴来缓解疼痛,但孕期女性要避免按摩三阴交穴,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三、关元穴 1.位置: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2.按摩方法:将手掌心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形揉动,每次揉动100-150次,以局部有发热感为宜。 3.作用机制:关元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按摩关元穴能够起到补益元气、调理冲任的作用,对于因寒凝气滞、阳气不足等导致的痛经有缓解功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痛经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关元穴来减轻疼痛症状,但对于有严重子宫器质性病变等情况的患者,单纯按摩关元穴可能效果有限,需结合其他医疗手段。

    2025-10-16 12:03: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