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俊雄,男,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物理治疗学会中医顾问,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协会生物科技研究委员,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主要研究肝胆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从事对外中医教育, 中医文献的英译研究,每年都应邀到境外讲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消化道、肝胆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特别是肝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曾经任儿科医师,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治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从事对外中医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任教,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展开
  • 几点的时候泡脚最补肾

    中医认为肾经气血运行无严格绝对最佳泡脚时间但亥时三焦经当令、戌时心包经当令时泡脚有积极作用,健康人群可睡前1-2小时泡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水温、时间,糖尿病患者水温精准、时间不宜长且注意足部,足部有皮肤破损者不适合泡脚。 一、从中医理论角度看肾经气血运行与泡脚时间关联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气血有其运行节律,肾经气血的运行虽无严格固定某一时刻为绝对最佳泡脚时间,但从经络运行规律大致分析,晚上9-11点(亥时)三焦经当令,三焦与肾关系密切,此时泡脚有助于疏通三焦经气血,间接对肾脏功能的调节可能有一定积极作用;另外晚上7-9点(戌时)心包经当令,泡脚促进周身气血循环,也可能对肾脏相关机能产生影响,但这并非是绝对唯一的最佳时间,因个体差异较大。 二、不同人群泡脚时间需考虑的因素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可根据自身作息灵活选择泡脚时间,一般建议在睡前1-2小时泡脚较为适宜,这样既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又不会因泡脚后立刻入睡而影响睡眠质量,不过也并非严格限定某一精确时刻,以自身感觉舒适、不影响正常生活节奏为准。 (二)特殊人群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类人群泡脚时需格外注意时间,不宜在饱餐后立刻泡脚,也不宜选择过晚且长时间泡脚,水温建议控制在38-43℃,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因为水温过高、泡脚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脑部负担,引发血压波动等风险。 2.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所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要精准测量,控制在37℃左右,且泡脚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情况,避免烫伤,因为一旦烫伤后,糖尿病患者足部愈合能力差,易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足部有皮肤破损者:这类人群不适合泡脚,以免污水等进入伤口导致感染加重,应先处理好足部皮肤破损问题后再考虑是否泡脚及选择合适时间。

    2025-10-16 11:35:25
  • 孕妇适宜吃枸杞吗

    枸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助孕妇补充部分孕期营养,无特殊禁忌且身体状况良好者可适量食用(一般每日不超适量以补充营养辅助维持代谢),但个体体质有差异,部分孕妇食后可能上火,有妊娠糖尿病等特殊病史者需谨慎食用,过量食用可致不适,故孕妇吃枸杞需综合自身状况,适量且无特殊禁忌时可适当食用,有特殊病史或食后不适则停食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获精准饮食建议。 一、枸杞的营养成分及对孕妇的基础益处 枸杞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锌等多种营养物质。孕妇适量食用枸杞,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孕期所需部分营养,例如铁元素有助于预防孕妇贫血,维生素C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孕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孕妇食用枸杞的适宜情况与注意事项 (一)适宜情况 若孕妇无特殊禁忌且身体状况良好,可适量食用枸杞以补充营养。例如每日少量食用(一般建议不超过20克),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孕期部分营养需求,辅助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二)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1.个体差异:不同孕妇体质不同,部分孕妇可能对枸杞中的某些成分敏感,食用后可能出现不适反应,如食用后出现上火症状(口干、咽痛等),此时应减少或停止食用。 2.特殊病史:若孕妇存在妊娠糖尿病等特殊病史,需谨慎食用枸杞,因为枸杞中含一定糖分,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血糖控制,这类孕妇食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评估食用枸杞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后再决定是否食用。 3.食用量把控:过量食用枸杞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上火等不适症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食用量,避免因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综合建议 孕妇是否适宜吃枸杞应综合自身身体状况来定。一般而言,在保证适量(每日食用量适中,不超20克)且无特殊禁忌的情况下可适当食用枸杞补充营养,但如有特殊病史或食用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由专业人士根据个体具体情况给出更精准的饮食建议。

    2025-10-16 11:34:31
  • 湿气重有哪些症状

    湿邪困阻脾胃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不爽,身体受湿气侵袭有沉重、疲倦感,湿邪与热相搏结可致皮肤出现湿疹、痤疮等问题,望诊见舌苔厚腻,脉象呈濡缓脉,儿童湿气重有食欲差、形体偏胖、大便溏稀黏腻及湿疹反复等表现,女性湿气重可伴随白带增多、黏稠有异味等情况。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湿邪困阻脾胃时,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虽有饥饿感但进食量少,进食后易腹胀,且大便排出不畅,表现为大便黏腻不爽,粪便多不成形,色泽偏暗,质地黏腻,不易完全冲净马桶,这是因为湿邪阻碍肠道传导,导致水谷糟粕运化失常。 二、身体感觉异常 1.身体沉重感: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人体受湿气侵袭后,会感觉身体沉重、肢体困乏,活动时不灵活,即使经过短暂休息,这种沉重疲倦感也难以明显缓解,日常行动可能会显得较为迟缓。 2.疲倦乏力:湿气阻滞气机,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容易产生持续的疲倦感,即使睡眠充足仍会感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 三、皮肤相关表现 由于湿性黏腻且趋下,湿邪容易与热邪相搏结,蕴结于皮肤。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问题,如湿疹,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或痤疮,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痤疮反复出现,皮疹颜色暗红,质地较硬等。 四、舌苔脉象特征 1.舌苔:中医望诊时可见舌苔厚腻,呈现白厚或黄厚的状态,舌苔质地偏黏腻,覆盖于舌面。 2.脉象:脉象多表现为濡缓脉,即脉搏触之浮而细软、缓而松弛,反映出体内湿气内盛、气血运行受碍的状态。 五、不同人群差异表现 儿童:湿气重的儿童可能表现为食欲差,进食量少,形体偏胖,大便容易溏稀且黏腻,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湿疹反复,皮肤状态不佳等情况。 女性: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伴随白带增多,白带质地黏稠,颜色偏黄或白,且有异味等表现,这与女性生殖系统受湿气影响,湿浊下注有关。

    2025-10-16 11:33:11
  • 枳壳功效作用与主治是什么

    枳壳具调节胃肠功能、抗炎镇痛功效,可治气滞胸胁胀满疼痛、食积不化、脏器下垂等症,孕妇应慎用,老年人需据体质病情谨慎调量,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需专业医师权衡利弊后谨慎应用。 一、功效作用 (一)调节胃肠功能 枳壳中的有效成分能通过影响胃肠平滑肌的运动来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食积不化引起的腹胀等症状,能调节胃肠运动节律,增强消化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帮助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二)抗炎与镇痛 枳壳含有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可通过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释放等机制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疼痛症状。 二、主治病症 (一)气滞胸胁胀满疼痛 适用于因肝郁气滞或痰湿阻滞等导致的胸胁部位气机不畅,出现胀满、疼痛等症状,如胸胁部憋闷不适、胀痛等情况,枳壳可通过理气宽中作用来缓解此类不适。 (二)食积不化 对于饮食积滞于胃肠,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食欲不振等食积不化的状况,枳壳能行滞消胀,促进食物的消化,改善食积引起的胃肠不适。 (三)脏器下垂病症 常用于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下垂的病症,利用其升举阳气、调理气机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脏器下垂的状态。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应慎用枳壳,因为枳壳有一定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会对妊娠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流产等风险,需在医生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使用枳壳时需根据个体体质、病情等情况谨慎调整用量,由于其对胃肠等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 (三)儿童 儿童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枳壳一般不建议儿童自行使用,若有相关病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严格权衡利弊后谨慎应用,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6 11:32:51
  • 上火了可以喝牛奶吗?

    普通人群上火时适量饮用牛奶一般无明显禁忌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特殊人群需据自身乳糖耐受胃肠道功能及基础疾病等调整饮用方式及量如乳糖不耐受者选低乳糖或酸奶胃肠道敏感者可少量多次饮或选发酵型奶制品儿童上火时需适量并选合适儿童专用奶制品观察反应老年人群有基础病的上火时需谨慎选奶如糖尿病者选无糖低糖牛奶高血脂者选低脂或脱脂牛奶。 一、普通人群上火时喝牛奶的情况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火”多与机体炎症反应、水分摄入不足等因素相关。牛奶是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的饮品,普通上火人群适量饮用牛奶一般无明显禁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只要不过量饮用,通常不会加重“上火”相关症状,但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二、特殊人群上火时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一)乳糖不耐受者 此类人群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有效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上火时饮用牛奶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等症状。建议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其中部分乳糖已被分解,可降低不耐受风险。 (二)胃肠道敏感者 上火时胃肠道功能可能相对较弱,饮用牛奶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此类人群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或选择发酵型奶制品(如酸奶),其含有的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胃肠道负担。 (三)儿童上火时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上火时喝牛奶需注意适量。过量饮用可能增加胃肠道消化负担,可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奶制品,并观察饮用后是否出现不适反应。 (四)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若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上火时喝牛奶需谨慎选择。例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或低糖牛奶,高血脂患者宜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避免因牛奶摄入导致病情波动。 综上,普通上火人群可适量饮用牛奶,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乳糖耐受情况、胃肠道功能及基础疾病等因素调整牛奶饮用方式及量,以保障身体健康。

    2025-10-16 11:32: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