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俊雄,男,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物理治疗学会中医顾问,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协会生物科技研究委员,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主要研究肝胆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从事对外中医教育, 中医文献的英译研究,每年都应邀到境外讲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消化道、肝胆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特别是肝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曾经任儿科医师,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治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从事对外中医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任教,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展开
  • 孩子咳嗽艾灸灸哪里

    艾灸治疗小儿咳嗽的穴位选择及艾灸方法,包括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大椎穴的位置和艾灸方法,还提及了注意事项,如考虑年龄因素、咳嗽性质、皮肤状态和环境因素等。 一、穴位选择及艾灸方法 (一)天突穴 1.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2.艾灸方法:可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天突穴皮肤约3-5厘米进行熏烤,每次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天突穴在小儿艾灸时需特别注意,要轻柔操作,避免烫伤,因为小儿皮肤娇嫩。对于有咳嗽症状的孩子,艾灸天突穴可以起到宽胸理气、通利气道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时的气道不畅情况。 (二)膻中穴 1.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艾灸方法:同样采用温和灸,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每次艾灸10-15分钟。膻中穴是气会之所,艾灸此处能够理气宽胸、止咳平喘,对孩子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操作时要关注孩子的反应,若孩子感觉过热应及时调整艾条距离。 (三)肺俞穴 1.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艾灸方法:可以用回旋灸,即艾条在肺俞穴周围做环形移动,距离皮肤3-5厘米,每次艾灸10-15分钟。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艾灸肺俞穴能够调理肺气,宣肺解表,对于小儿咳嗽属于肺气不宣等情况有较好的调理作用。由于小儿背部皮肤较薄,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避免烫伤。 (四)大椎穴 1.位置: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艾灸方法:温和灸,艾条距皮肤3-5厘米,每次艾灸10-15分钟。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艾灸大椎穴能清热解表、益气壮阳,对于外感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小儿艾灸大椎穴时要注意力度,防止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二、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对于婴儿(1岁以下),皮肤非常娇嫩,艾灸时更要谨慎,温度要更低,时间要更短,且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因为婴儿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与成人不同,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烫伤。而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艾灸的时间和温度,但也需在安全范围内。 (二)咳嗽性质 如果孩子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艾灸上述穴位可能有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是阴虚肺热等引起的咳嗽,单纯艾灸可能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所以在艾灸前需要初步判断孩子咳嗽的性质,若孩子咳嗽伴有高热、痰黄黏稠等症状,可能属于热证,此时艾灸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皮肤状态 在艾灸前要确保孩子艾灸部位的皮肤完整,没有破损、湿疹等情况。如果孩子艾灸部位皮肤有异常,应避免在该部位进行艾灸,防止引起皮肤感染等问题。 (四)环境因素 艾灸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孩子直接吹风,尤其是在艾灸后,孩子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吹风容易导致再次外感风寒,加重咳嗽。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25-28℃较为合适。

    2025-10-13 12:23:36
  • 三阴交的位置与作用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按一夫法取四指幅处为足太阴脾经重要穴位,中医角度可调节妇科病症、调理脾胃功能、安神助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且能调节免疫系统,孕妇需谨慎刺激、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过度刺激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一、三阴交的位置 三阴交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其具体位置为: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可通过以下方法简易定位:先找到内踝尖(内踝骨的最高点),然后向上量取4指幅的距离(一夫法,即患者本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宽度为3寸),此处即为三阴交穴所在位置。 二、三阴交的作用 (一)中医角度的作用 1.调节妇科病症:三阴交对女性妇科相关问题有一定调节作用。中医认为,其可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从经络理论来讲,脾经与肝、肾经相互关联,通过刺激三阴交,能调和肝、脾、肾三脏气血,改善女性生殖系统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妇科常见不适。例如,对于因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导致的月经不调,刺激三阴交可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相关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有记载支持)。 2.调理脾胃功能:可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脾经气血通过三阴交得以调节,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比如,对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的人群,刺激三阴交有助于恢复脾胃正常功能。 3.安神助眠:对失眠等神志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三阴交与心经、肾经等经络相通,刺激该穴位可调节心、脾、肾三脏的气血阴阳平衡,进而起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对于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有中医临床研究体现其在安神方面的作用)。 (二)现代医学研究相关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刺激三阴交穴位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它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等机制,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起到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一些不适,如头痛等(部分神经生理学研究有相关发现)。 2.对免疫系统的调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阴交穴位刺激可能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相关免疫药理学研究有涉及)。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应谨慎刺激三阴交穴位。因为有临床观察发现,过度刺激三阴交可能会引发子宫收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如需进行相关穴位保健或治疗,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随意刺激该穴位。 2.儿童: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对三阴交进行过度刺激操作。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穴位刺激需格外谨慎,若有相关健康问题需调理,应在儿科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采用适合儿童的温和方式进行,避免因不当刺激对儿童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3 12:22:18
  • 孕晚期风寒感冒怎么办

    孕晚期女性患风寒感冒需从多方面护理,一般要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保暖、多喝温水;饮食上可吃温热性食物、避免寒凉食物;可通过穴位按摩、蒸汽吸入物理缓解;若症状不缓解或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同时孕晚期女性要特别注意自身状况变化、保持良好心态与个人卫生。 一、一般护理措施 孕晚期女性若患上风寒感冒,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应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7-8小时以上。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再次受凉加重病情,但也不宜过度捂汗,以免引起不适。另外,要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二、饮食调理 1.温热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有散寒解表的功效,红糖能补充能量。制作方法是取适量生姜切丝,用开水冲泡后加入红糖,趁热饮用,能起到驱散风寒的作用。还可以吃一些葱白粥,葱白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将粳米煮成粥,加入切碎的葱白,煮几分钟后食用,对缓解风寒感冒有一定帮助。 2.避免寒凉食物:孕晚期要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风寒感冒的症状,因为寒凉之品容易凝滞气血,不利于风寒的发散。 三、物理缓解方法 1.穴位按摩:可以按摩风池穴、合谷穴等穴位。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揉风池穴,每次1-3分钟,有疏散风邪的作用。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另一手的拇指按压合谷穴,有解表清热的功效,但按摩力度要适中,以孕妇能耐受为宜。 2.蒸汽吸入:如果鼻塞症状明显,可以进行蒸汽吸入。找一个密闭的容器,倒入热水,将脸部靠近容器,呼吸蒸汽,注意避免烫伤。蒸汽可以湿润鼻腔,减轻鼻塞症状,但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四、就医评估与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孕晚期风寒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加重、咳痰带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排除其他合并感染等情况。在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孕周等情况,因为孕晚期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对于孕妇来说,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五、特殊人群(孕晚期女性)的特别注意事项 孕晚期女性身体负担较重,免疫力相对可能会有所下降,在应对风寒感冒时要更加谨慎。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由于孕晚期胎儿已经基本发育成熟,但一些身体的不适仍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焦虑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和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另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2025-10-13 12:20:40
  • 拔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拔罐具有多方面作用,可缓解肌肉紧张与疼痛,对一般人群能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对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能改善血液循环,对一般人群可加速血流,对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考量;能调节免疫系统,对一般人群可影响免疫网络,对患免疫系统疾病人群需遵医嘱;能缓解疲劳,对一般人群可助身体放松,对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相应应用。 一、缓解肌肉紧张与疼痛 (一)对一般人群的作用 研究表明,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于体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肌肉。例如,对于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的人群,拔罐能够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减轻疼痛。有临床研究发现,对颈部进行适当部位的拔罐,可使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发生变化,显示出肌肉紧张程度降低,疼痛缓解。 (二)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人,若存在肌肉劳损等问题,拔罐有助于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拔罐的力度和时间,避免因皮肤较薄、耐受性差而造成损伤。对于孕妇,由于腹部等部位拔罐可能会对子宫产生影响,一般不建议进行拔罐,需特别谨慎。 二、改善血液循环 (一)对一般人群的功效 拔罐能够刺激血管,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比如,对四肢进行拔罐操作,可观察到局部皮肤发红,这是因为血管扩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相关研究显示,拔罐后人体外周血的血流速度会有所增加,有助于为身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二)对不同年龄人群的考虑 年轻人若因运动等原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拔罐可以较快改善;而儿童由于血管较细等特点,一般不轻易采用拔罐来改善血液循环,除非有专业医生评估后认为必要,且操作需非常轻柔。 三、调节免疫系统 (一)对一般人群的作用机制 有研究发现,拔罐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来影响免疫系统。例如,拔罐可能会促使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发生变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观察中,接受适当拔罐治疗的人群,其免疫相关指标如白细胞介素等可能会出现有利于机体免疫的变化。 (二)特殊人群的免疫调节考量 对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拔罐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当的拔罐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刺激,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例如,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拔罐的部位、力度等都需要谨慎选择。 四、缓解疲劳 (一)对一般人群的效果 经过一天的劳累后,进行拔罐可以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疲劳感。这是因为拔罐促进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运走,使身体各系统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比如,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进行拔罐,有助于快速缓解身体的疲劳。 (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应用 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拔罐对缓解疲劳有较好的帮助;而对于经常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群,适当拔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身体状态,减轻疲劳,但同时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2025-10-13 12:19:37
  • 女人为什么会肾阳虚

    女人肾阳虚的成因包括先天因素(先天禀赋不足致肾阳根基薄弱)、年龄因素(中老年身体机能衰退致肾阳自然衰减)、生活方式因素(过度劳累耗伤阳气、饮食不节损伤阳气及脾胃进而影响肾阳、缺乏运动致气血运行不畅阳气推动减弱)、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影响肾阳生成和功能)、情志因素(长期不良情志影响肝脏疏泄进而影响肾阳)。 一、先天因素 女人先天禀赋不足,比如在胎儿时期母体健康状况欠佳等,可能使得自身肾阳根基相对薄弱,为日后肾阳虚埋下隐患。这是因为先天的体质基础决定了身体阳气的初始状态,若先天不足,阳气起始就相对亏虚,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为肾阳虚。 二、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到了中老年阶段,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肾阳也会自然衰减。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如同自然界的阳气一样,有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过程,中老年女性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肾阳的生成、温煦等功能都会减弱,从而容易出现肾阳虚的情况。 三、生活方式因素 1.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都会耗伤阳气。比如一些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的女性,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阳气不断被消耗,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肾阳虚。因为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气血运行,而肾阳对于身体的能量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肾阳受损。 2.饮食不节:长期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过多食用冰淇淋、冰镇饮料、生鱼片等,会损伤人体阳气。因为生冷寒凉之品易伤脾胃阳气,而肾阳的温煦依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产生的气血来充养,脾胃阳气受损,进而影响肾阳的充足。另外,过度节食减肥的女性,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也会导致身体气血生化无源,肾阳得不到充足滋养,从而引发肾阳虚。 3.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身体气血运行不畅,阳气的推动功能减弱。阳气的运行需要通过气血的流动来实现,长期不运动,气血运行滞缓,阳气不能很好地布散到全身,就容易出现肾阳虚的表现。例如长期久坐不动的办公室女性,由于运动量少,阳气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布散,容易导致肾阳不足。 四、疾病因素 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肾阳的生成和功能。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例,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减缓,阳气不足,从而出现肾阳虚的一系列症状,如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因为甲状腺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阳气的温煦作用有着重要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会使机体处于阳虚的状态,进而引发肾阳虚相关表现。 五、情志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志状态下,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肾阳。因为肝主疏泄,与肾的关系密切,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肾阳的正常功能。比如一些长期情绪低落、压力大的女性,由于情志不调,会干扰身体的气血和阳气运行,导致肾阳受到影响,出现肾阳虚的症状。

    2025-10-13 12:18: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