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俊雄,男,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物理治疗学会中医顾问,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协会生物科技研究委员,台湾《中国药用生物保育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主要研究肝胆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从事对外中医教育, 中医文献的英译研究,每年都应邀到境外讲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消化道、肝胆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特别是肝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曾经任儿科医师,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治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从事对外中医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任教,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展开
  • 请问寒湿体质怎么调理

    调理寒湿体质可从生活方式、饮食、中医等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要调节居住环境、适度运动;饮食要多吃温热健脾祛湿食物、避免生冷甜食;中医可通过艾灸关元等穴位、遵医嘱用中药方剂调理。 一、生活方式调理 1.环境调节:居住环境需保持干燥、温暖,避免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如梅雨季可使用除湿机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因为寒湿体质者易受外界寒湿之气侵袭,干燥温暖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寒湿对身体的影响。对于女性而言,经期更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寒湿;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寒湿的抵御能力较弱,更需格外注意居住环境的温湿度。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排出体内寒湿。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年轻人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增加运动强度;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项目,如八段锦等,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目的。 二、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生姜、羊肉、韭菜、薏米、红豆等。生姜可煮汤饮用,有散寒暖胃的作用;羊肉性温热,适合冬季食用,能温补身体、驱散寒湿。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薏米、红豆时需注意控制量,避免血糖波动。女性在经期可适当食用温热的食物来缓解寒湿带来的不适,但要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 2.饮食禁忌:减少食用生冷食物,如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这类食物易加重体内寒湿。同时,要控制甜食的摄入,因为甜食容易生湿,会加重寒湿体质的不适。 三、中医调理方法 1.艾灸:可选择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艾灸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寒湿体质。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艾灸时要密切关注皮肤状态,防止烫伤。 2.中药调理:可在医生辨证论治下使用一些中药方剂,如附子理中丸等,但需注意中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配。儿童使用中药需格外谨慎,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2025-10-13 10:54:30
  • 气虚血虚有哪些症状

    气虚的全身表现为乏力、倦怠、活动后加重,呼吸方面气短声低,脏腑功能方面脾胃气虚有食欲不振等、肾气不足有腰膝酸软等;血虚的面色与皮肤表现为萎黄或苍白等,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经络肢体麻木等,且气虚血虚常相互影响,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调理需谨慎,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改善。 呼吸方面:气短声低是常见表现,呼吸比较微弱,说话时声音也偏低。这是因为肺主气司呼吸,气虚影响肺的功能,导致呼吸功能减弱。比如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出现气虚,就会有气短的表现。 脏腑功能方面:脾胃气虚时,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因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气虚则运化、受纳功能失常。像一些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脾胃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脾胃气虚的情况。肾气不足导致的气虚,会有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等表现,这是由于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气虚则相关功能失调。 血虚的症状 面色与皮肤: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爪甲色淡。这是因为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及爪甲,所以会出现面色和爪甲色泽的改变。例如一些慢性失血的患者,如月经过多的女性,容易出现血虚,面色就会显得苍白无华。 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孕妇如果血虚,也可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这是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容易血虚。 心悸失眠: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同时神失滋养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比如一些神经衰弱的患者,中医辨证为血虚的话,就会有心悸、失眠的表现。 经络肢体方面: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这是因为血不养筋,筋脉失去濡养则会出现这些症状。老年人如果血虚,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会有肢体麻木的情况。 气虚和血虚往往相互影响,很多人会同时存在气虚血虚的情况。在不同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如果饮食不当,营养不良,也可能出现气虚血虚的情况,表现为面色无华、容易疲劳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气虚血虚的发生,需要及时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方式来改善气虚血虚的状况,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在调理时要更加谨慎,遵循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方式。

    2025-10-13 10:53:23
  • 上火牙痛怎么办

    上火牙痛可通过冷敷缓解,用冰袋或冷毛巾敷脸颊,儿童需谨慎;要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漱口,调整不良生活方式;若牙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老年人就医需特殊告知情况,复杂或持续不愈牙痛要找专业医生。 一、冷敷缓解 1.原理及方法:牙痛时可采用冷敷的方式,比如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脸颊疼痛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因为低温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牙髓充血,从而暂时缓解牙痛症状。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再敷在脸部。 2.年龄与性别差异: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在冷敷时更要谨慎操作;不同性别在对冷敷的耐受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冷敷对脸部外观的影响,不过这并不影响冷敷缓解牙痛的效果。 二、保持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漱口: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能够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细菌,减少对牙痛部位的刺激。饭后也可以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引导其正确刷牙。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饮酒、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上火牙痛的症状,所以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维持口腔内环境的稳定。 三、就医检查治疗 1.及时就诊:如果上火牙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牙龈肿胀、出血、面部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口腔检查,可能会拍摄牙齿X线片等,以明确牙痛的原因,如是否是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引起的牙痛。对于儿童,家长要重视其牙痛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出现上火牙痛时要谨慎就医,需向医生说明怀孕情况,医生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上火牙痛时可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缓解和处理,但如果牙痛情况较为复杂或持续不愈,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10-13 10:50:57
  • 牛皮癣的中药用那些

    常见用于牛皮癣治疗的中药有紫草含紫草素可抗炎调节免疫改善症状、地黄能清热凉血参与免疫调节改善血热表现、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抑制炎症缓解症状、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改善皮肤病变,孕妇患牛皮癣需在专业中医师严格辨证下选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中药并权衡利弊,儿童用中药治疗需格外谨慎由专业儿科或中医儿科医师据病情等辨证选方优先温和经临床验证的成分剂型。 一、常见用于牛皮癣治疗的中药及作用机制 (一)紫草 紫草含有紫草素等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研究表明,紫草素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对牛皮癣患者皮肤的红斑、鳞屑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缓解银屑病的病理进程。 (二)地黄 地黄可清热凉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地黄中的有效成分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减轻炎症状态。对于牛皮癣患者出现的血热表现,如皮肤潮红、瘙痒明显等,地黄的清热凉血功效有助于改善相关症状,从中医角度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 (三)苦参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其含有的苦参碱等成分经药理研究证实能抑制炎症反应,对牛皮癣患者皮肤的瘙痒、红肿等症状有缓解作用,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减轻皮肤的炎症表现。 (四)白鲜皮 白鲜皮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其有效成分可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对牛皮癣导致的皮肤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缓解皮肤的红斑、鳞屑等症状,从中医祛风解毒的角度调节机体状态以改善病情。 二、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一)孕妇 孕妇应避免使用可能具有活血化瘀、峻下逐水等作用的中药,因为此类中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若孕妇患有牛皮癣需使用中药治疗,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严格辨证下,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且能有效控制病情的中药,充分权衡用药利弊。 (二)儿童 儿童使用中药治疗牛皮癣需格外谨慎。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存在差异,应避免使用成分复杂且未经儿童临床验证安全性较高的中药方剂。如需使用中药,必须由专业儿科医师或中医儿科医师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年龄、体质等情况进行辨证选方,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优先考虑相对温和且经临床验证适合儿童的中药成分及剂型。

    2025-10-13 10:46:37
  • 小儿脾胃不和怎么调理

    小儿脾胃不和可从饮食、生活起居、推拿按摩、情志等方面调理,婴幼儿要特调,有基础病小儿需谨慎,长期无改善或加重要及时就医。饮食上规律定量、选易消化食物、避刺激性食物;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适时增减衣物、适当活动且运动后不立即进食;推拿按摩可摩腹(顺时针100-150次)、按揉足三里(每次1-3分钟,左右交替);要营造温馨环境调节情志。 生活起居调理 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对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很重要。一般来说,婴幼儿需要保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前期儿童需要11-13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小儿增减衣物,尤其是腹部的保暖,腹部着凉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另外,适当让小儿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注意避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运动后身体处于相对兴奋状态,立即进食会影响脾胃的消化。 推拿按摩调理 1.摩腹:以小儿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摩腹,每次摩腹100-150次。顺时针摩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对于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伤害小儿的腹部。 2.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拇指按揉小儿的足三里穴,每次按揉1-3分钟,左右腿交替进行。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有助于改善脾胃不和的状况。 情志调节 小儿的情绪也会影响脾胃功能,要注意调节小儿的情志。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让小儿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让小儿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脾胃的正常运化。例如,在小儿心情愉悦时,脾胃的气血运行会更加顺畅,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在调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饮食的精细和温度适宜,避免喂食过硬、过凉的食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在进行调理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调理措施不会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变化,如果脾胃不和的情况长期没有改善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10-13 10:45: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