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儿童的眼部整形、儿童的屈光不正、儿童弱视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儿童的眼部整形、儿童的屈光不正、儿童弱视的治疗。展开
  • 眼睛总是不自觉往上翻怎么回事

    眼睛不自觉往上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眼肌痉挛可能因疲劳、压力大等致眼部肌肉不自主抽搐;斜视有先天性及后天因素,可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等表现;癫痫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部分发作可致眼睛上翻伴肢体抽搐等;脑部病变如肿瘤、脑血管意外等会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致眼部异常运动;心理因素如长期焦虑紧张也可能引发,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 一、眼部肌肉问题相关 (一)眼肌痉挛 1.成因:可能与疲劳、压力大、用眼过度等因素有关。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眼肌痉挛,使眼睛不自觉往上翻。比如长期每天盯着电脑屏幕工作超过8小时,且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发生眼肌痉挛的风险相对较高。从年龄方面看,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出现。 2.表现:主要是眼部周围肌肉不自主地抽搐,可表现为眼睛不自觉往上翻等情况,有时可能伴有眼部的不适感,如酸胀等。 (二)斜视相关 1.成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性斜视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后天因素可能有眼部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例如头部受到外伤后可能引发斜视,从而出现眼睛不自觉往上翻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斜视成因有差异,儿童先天性斜视较多见,而成人可能因外伤、疾病等导致。 2.表现:除了眼睛不自觉往上翻,还可能伴有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视物重影等情况。 二、神经系统问题相关 (一)癫痫 1.成因: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有遗传因素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此外脑部肿瘤、脑部感染等也可能引发癫痫。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癫痫可能与产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成人可能与脑部病变等有关。 2.表现:部分癫痫发作类型可能表现为眼部的异常动作,如眼睛不自觉往上翻,同时可能伴有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其他症状。 (二)脑部病变 1.成因:如脑部肿瘤、脑血管意外等。脑部肿瘤可能逐渐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神经功能;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会影响脑部神经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相对多见,而脑部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2.表现:除了眼睛不自觉往上翻,还可能伴有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 三、其他因素相关 (一)药物副作用 1.成因:某些药物可能有导致眼部异常运动的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药物等。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需要关注是否出现此类副作用,不同药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不同,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可能更易受药物副作用影响。 2.表现:在服用相关药物期间出现眼睛不自觉往上翻等眼部异常表现。 (二)心理因素 1.成因:长期的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眼部肌肉的控制。比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容易出现这种眼部异常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因心理因素出现,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群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同,性格内向、易焦虑的人群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 2.表现:眼睛不自觉往上翻可能是心理因素的一种躯体化表现,可能还伴有情绪方面的异常,如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 如果发现眼睛总是不自觉往上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如果是眼肌痉挛引起,可通过休息、放松心情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疾病导致,则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

    2025-09-29 13:39:37
  • 眼睛里面痒是怎么回事

    眼睛里面痒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过敏因素(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在花粉传播季高发、过敏体质易患,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与长期接触尘螨等过敏原环境相关)、眼部感染因素(细菌性结膜炎与眼部外伤等病史相关、病毒性结膜炎儿童及免疫力低者易患)、眼部干涩因素(长时间用眼及处于干燥等环境易致)、其他因素(眼部异物及药物副作用也可引发)。 一、过敏因素导致眼睛里面痒 (一)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1.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在花粉传播季节高发,过敏体质人群更易患病。 2.具体情况:当眼部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刺激眼部神经,引发眼睛痒,还常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儿童可能因揉眼出现眼部红肿等表现。 (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1.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处于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环境的人群易发病,如家中卫生条件差、长期饲养宠物等。 2.具体情况:过敏原常年存在,眼睛持续受到刺激而痒,症状相对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较轻微,但可常年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和眼部健康,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受影响,儿童可能因长期揉眼影响视力发育。 二、眼部感染因素导致眼睛里面痒 (一)细菌性结膜炎 1.与病史关系:有眼部外伤史、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且护理不当等病史的人群易患病。 2.具体情况:细菌感染眼部后,引发炎症反应,除眼睛痒外,还可有眼部分泌物增多,多为脓性或黏液脓性,早晨起床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黏住,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儿童若不注意手部卫生揉眼后易发病。 (二)病毒性结膜炎 1.与年龄因素关系:儿童及免疫力较低人群易感染,如流行性角结膜炎,常通过接触传播。 2.具体情况:病毒感染眼部后,引起眼部炎症,除眼睛痒外,还可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病程相对较长,对不同年龄人群眼部健康均有影响,儿童感染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较慢。 三、眼部干涩因素导致眼睛里面痒 (一)长时间用眼 1.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间过长等人群易出现,如上班族、学生等。 2.具体情况:长时间用眼使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部干涩,进而引起眼睛痒,还可伴有眼部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长时间用眼出现该情况,儿童若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也易导致眼部干涩痒。 (二)环境因素 1.与环境因素关系:处于干燥、有空调或烟尘环境中的人群易发病。 2.具体情况:干燥环境使泪液更容易蒸发,烟尘等刺激眼部,导致眼部干涩痒,不同年龄人群在相应环境中均可能出现该症状,儿童在干燥室内环境中若未注意补充水分等也易出现眼部干涩痒。 四、其他因素导致眼睛里面痒 (一)眼部异物 1.与生活场景关系:在风沙大的环境中活动或工作的人群易接触到眼部异物,儿童在玩耍时也易不慎将异物带入眼内。 2.具体情况:异物进入眼睛后,刺激眼部组织,引起眼睛痒,还可伴有眼部疼痛、异物感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眼部异物出现该情况,儿童若发生眼部异物需谨慎处理,避免揉眼加重损伤。 (二)药物副作用 1.与用药史关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需注意,如使用抗组胺药、降压药等可能有眼部痒的副作用。 2.具体情况:药物引起的眼部痒通常在用药后出现,停药后可能逐渐缓解,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相应药物时均需关注是否有眼部痒等副作用,儿童用药时更需严格遵循医嘱并密切观察眼部反应。

    2025-09-29 13:36:45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如何护理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需注重日常护理、调整生活方式并监测病情。日常护理包括眼部清洁要轻柔及避免眼部外伤;生活方式调整涵盖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长)和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病情监测要定期监测视力及密切观察眼部新症状,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日常护理 1.眼部清洁 对于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日常要注意眼部清洁。可以使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眼部周围,清除眼部分泌物等。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眼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较为娇嫩,更要特别小心,家长协助清洁时要确保力度适中。不同年龄的患者眼部清洁方法类似,但儿童在配合度上可能需要更多耐心引导。 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眼部清洁同样重要,因为高血糖等因素可能影响眼部健康,清洁不当可能增加眼部感染风险。 2.避免眼部外伤 患者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伤,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要格外小心。比如在进行一些可能接触到眼部的活动时,如运动、家务劳动等,要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其进行可能伤到眼睛的危险行为,像追逐打闹时靠近尖锐物品等情况要避免。有眼部基础疾病或其他病史的患者,本身眼部耐受性可能较差,更需注意避免外伤,因为外伤可能加重角膜内皮的损伤,影响病情。 二、生活方式调整 1.用眼习惯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例如,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就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用眼时间的控制可根据其年龄特点适当调整。儿童患者由于正处于视力发育阶段,长时间用眼更容易导致视疲劳,进而可能影响眼部健康,所以更要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眼部血管等可能存在一定病变,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加重眼部负担,因此更需注重用眼时间的合理安排。 2.饮食方面 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和水果(如橙子、蓝莓等)。维生素对眼部健康有益,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持角膜正常功能有一定帮助。对于不同性别患者,饮食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但女性患者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等,营养需求可能有所不同,需适当调整饮食中相关营养成分的摄入。有高血脂等病史的患者,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摄入,避免因血脂异常影响眼部血液循环等,进而影响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病情。 三、病情监测 1.视力监测 患者要定期监测视力变化。可以使用视力表进行自我监测,若发现视力较以往有明显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患者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视力情况,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是否经常揉眼、看东西是否凑近等,以便及时发现视力问题。有眼部手术史或其他重要病史的患者,视力变化可能提示病情有新的发展,所以更要密切监测视力。 2.眼部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眼部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如眼痛、眼红、视物模糊加重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眼部功能可能有所退化,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更要仔细观察眼部的细微变化。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眼部症状可能与全身病情相关,所以对眼部症状的观察要更加细致,因为全身病情的波动可能影响眼部的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情况。

    2025-09-29 13:35:05
  • 8岁视力4.8正常吗

    8岁儿童视力4.8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视觉发育未完全成熟、眼轴长度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散光,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等)导致,需通过散瞳验光、眼部器质性检查进一步评估,建议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家长要重视并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关注营养均衡。 一、正常视力范围参考 对于8岁儿童,正常视力通常在5.0及以上。4.8低于正常视力范围,但也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问题,需要综合评估。 二、可能导致视力4.8的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1.视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8岁儿童的视觉系统仍在不断发育中,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视力尚未达到5.0,但这并不一定代表异常,需动态观察。例如部分儿童视觉中枢对图像的处理功能还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视力可能暂时处于4.8的水平。 2.眼轴长度:眼轴长度与视力密切相关,8岁儿童眼轴可能还未达到成人水平,若眼轴相对较短,可能影响视力表现为4.8,但这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理性因素 1.屈光不正 近视:如果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过多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姿势不正确等,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使视力下降至4.8。研究表明,长时间每天超过2小时近距离用眼的儿童,近视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远视:8岁儿童正常应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远视储备,如果远视储备消耗过多,也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例如正常8岁儿童可能有100-150度的生理性远视,如果远视储备过低,就可能出现视力4.8的情况。 散光: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不均匀会引起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散光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用眼不当等因素导致,会使8岁儿童视力降至4.8。 2.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部器质性病变,也会影响8岁儿童的视力,导致视力为4.8。例如先天性白内障会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影响视网膜成像,进而影响视力。 三、进一步评估与建议 (一)眼科检查 1.散瞳验光:由于8岁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为了准确判断屈光状态,需要进行散瞳验光。通过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的影响,得到更真实的屈光度数,明确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具体的度数情况。 2.眼部器质性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晶状体等眼前节情况;眼底检查,查看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底结构是否正常,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导致视力4.8的可能。 (二)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1.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限制8岁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同时要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避免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 2.增加户外活动:保证8岁儿童每天有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视觉发育,对维持正常视力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缺乏户外活动的儿童。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8岁儿童视力4.8的情况,家长要给予重视但不必过度焦虑。要密切关注儿童视力变化,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如果是生理性视觉发育尚未成熟导致的,随着年龄增长有可能逐渐改善;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E等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为眼睛的正常发育提供营养支持。

    2025-09-29 13:33:44
  • 右眼近视左眼不近视怎么回事

    右眼近视左眼不近视可能由双眼屈光发育差异、眼部疾病因素导致,需及时检查,进行科学用眼指导,选择合适光学矫正方式,多种因素引起需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眼部健康和视力。 一、双眼屈光发育差异 1.个体发育特点:人的双眼屈光发育并非完全同步,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右眼近视左眼不近视的情况。这与遗传、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从遗传角度看,若家族中近视遗传倾向存在,个体双眼对遗传因素的易感性可能不同,导致双眼屈光状态出现差异。例如某些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的家庭中,子女双眼屈光不一致的概率相对较高。 2.用眼习惯影响:用眼习惯对双眼屈光状态影响显著。比如长期用右眼进行近距离精细用眼活动,像长时间用右眼看书、玩手机等,会使右眼的调节和集合功能长期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进而影响右眼的屈光发育,增加右眼近视发生的风险,而左眼由于用眼习惯相对不同,屈光状态可能保持正常。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用眼习惯影响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用眼习惯可塑性强,不良用眼习惯更容易导致双眼屈光差异。 二、眼部疾病因素 1.角膜形态差异:角膜是影响屈光的重要结构,双眼角膜形态可能存在差异。如果右眼角膜曲率发生改变,比如角膜曲率半径变小等情况,会引起屈光力变化,导致近视发生,而左眼角膜形态正常,屈光状态就正常。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发现双眼角膜形态的差异,不同年龄人群角膜形态随生长发育等因素变化,儿童青少年时期角膜形态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因各种因素出现形态差异。 2.晶状体因素:晶状体的屈光状态也与近视相关。右眼晶状体可能出现屈光力异常改变,如晶状体厚度增加等,使得右眼的屈光系统整体屈光力过强,引发近视,左眼晶状体屈光状态正常。不同年龄阶段晶状体的生理特性不同,老年人晶状体老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晶状体屈光改变,但儿童青少年时期主要与生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的正常调节和发育异常有关。 三、应对与建议 1.及时检查:一旦发现右眼近视左眼不近视,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包括验光、眼轴测量、角膜曲率检查等,以明确双眼屈光差异的具体原因和程度。对于儿童青少年,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部健康检查,一般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屈光问题并及时干预。 2.科学用眼指导: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科学用眼指导。对于近视的右眼,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不同年龄人群户外活动的要求和方式略有不同,儿童青少年可在课间休息时到室外活动,老年人也应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等。 3.光学矫正选择:如果右眼近视影响视力,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光学矫正方式,如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等。佩戴眼镜时要确保度数准确,定期进行验光调整度数。对于儿童青少年,框架眼镜是较为常用和安全的矫正方式,要选择合适的镜框和镜片,保证佩戴舒适且不影响眼部发育。角膜接触镜的佩戴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正确的清洁和护理等,且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类型和佩戴时间。 总之,右眼近视左眼不近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眼部健康和良好的视力。

    2025-09-29 13:32: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