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擅长: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腿痛,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运动系急慢性损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腿痛,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运动系急慢性损伤。展开
  • 膝关节看什么科室

    膝关节相关疾病就诊科室因情况而异,骨科细分为创伤骨科、关节骨科,创伤骨科诊治膝关节外伤致骨折、韧带损伤等,关节骨科专长膝关节退变性疾病;运动医学科适合运动相关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风湿免疫科针对怀疑风湿免疫性疾病致膝关节病变;儿童膝关节问题先看骨科且要考虑儿童特点;老年人膝关节问题要考虑基础疾病综合评估。 一、医院常见科室——骨科 膝关节相关疾病通常首先考虑就诊骨科。骨科又可细分为创伤骨科、关节骨科等。例如,当膝关节因外伤导致骨折、韧带损伤等情况时,创伤骨科能够进行诊治;而对于膝关节的退变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等,关节骨科更为专长,其专注于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膝关节的各种病变。 二、其他可能涉及的科室 1.运动医学科 如果膝关节的问题与运动损伤密切相关,比如运动员常见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运动医学科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运动医学科医生擅长处理与运动相关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问题,他们在运动损伤的诊断、康复等方面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风湿免疫科 当膝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且怀疑与风湿免疫性疾病有关时,如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膝关节,就需要就诊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医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血液检查等手段来明确是否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膝关节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儿童膝关节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儿童膝关节疾病可能与生长发育、先天畸形等有关,同样先考虑骨科,且儿童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轻柔的操作,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怀。对于老年人膝关节问题,往往与退行性变等有关,在就诊过程中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合并的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检查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以确保安全。

    2025-10-15 12:27:03
  • 脚腕骨裂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脚腕骨裂有持续性刺痛或胀痛且活动时加剧,儿童哭闹拒触脚腕、老人痛觉敏感度低仍感明显;受伤处因血管破裂等致肿胀,年轻人恢复相对快、老年人消退迟缓;有青紫色淤血斑,年轻女性淤血消退相对快;关节正常活动受明显限制,常运动者早察觉、久坐者初期难发现随时间渐受影响。 一、疼痛 脚腕骨裂时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是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的刺痛或胀痛,在受伤部位尤其明显,且活动脚腕(如屈伸、旋转等动作)时疼痛会加剧。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因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拒绝触碰脚腕;老年人可能因本身对疼痛敏感度降低但仍能感知到较明显的疼痛不适。 二、肿胀 受伤的脚腕部位会出现肿胀现象,这是因为骨裂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使得受伤区域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年轻人新陈代谢相对旺盛,肿胀可能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恢复相对较快;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肿胀消退可能更为迟缓,肿胀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三、淤血 脚腕骨裂处皮肤下方会出现淤血斑,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血管破裂后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所致。不同性别在淤血消退速度上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年轻女性可能因自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好,淤血消退相对较快;男性若体质等因素不同也会有相应差异,但总体而言,淤血的出现是骨裂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出血的直观表现。 四、活动受限 脚腕关节的正常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进行正常的屈伸、旋转等动作。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受影响程度有别,例如经常运动的人,日常活动中对脚腕活动度要求高,骨裂后很快就能察觉活动受限;而长期久坐的人,初期可能较难发现活动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发现行走、站立等受到影响,因为脚腕活动受限会影响到正常的肢体运动功能。

    2025-10-15 12:25:34
  • 左边肩膀疼痛要警惕四种原因

    肩周炎好发于五十岁左右女性,诱因有长期肩部活动少或肩部外伤,表现为肩关节渐进性疼痛且放射至颈部等部位、活动受限渐重及肩部肌肉萎缩;肩袖损伤常见于四十岁以上人群,诱因是过度使用肩关节或肩部外伤,表现为肩部疼痛在上举外展时加剧、肩关节无力;颈椎病因长期低头工作等生活方式引发,颈椎病变压迫神经致肩部疼痛,常伴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等不同症状;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等可出现左肩放射痛,有高血压等高危因素者伴胸闷等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肩周炎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相对多见,长期肩部活动少(如伏案工作者)或有肩部外伤史等为诱因。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渐进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颈部等部位,且肩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尤其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明显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肩部肌肉可出现萎缩。 二、肩袖损伤 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过度使用肩关节(如频繁投掷运动者)、肩部外伤等是常见诱因。患者肩部疼痛较为明显,在上举手臂、外展手臂等动作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感觉肩关节无力,影响日常上肢活动功能。 三、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坐姿不良等生活方式易引发颈椎病,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时可导致肩部疼痛。除肩部疼痛外,常伴有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等症状,不同类型颈椎病表现有所差异,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出现下肢行走不稳等症状。 四、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时会出现左肩放射痛,这类疼痛可能伴随胸闷、心悸、出汗等症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人群需高度警惕,若出现左肩疼痛伴上述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心血管疾病。

    2025-10-15 12:16:04
  • 脚崴2天后可以走路吗

    脚崴2天后能否走路需综合损伤程度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评估,轻度崴脚若情况特殊需谨慎判断能否短时间小范围尝试走路,重度崴脚无论何种情况一般都不可走路,必要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指导。 轻度脚崴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脚崴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稍快,但同样要谨慎判断能否走路,儿童自我表述疼痛等情况可能不如成人清晰,需密切观察其患侧脚的活动情况和反应。老年人脚崴后恢复能力较弱,即使是轻度崴脚,2天后能否走路也需谨慎,因为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等因素可能影响恢复进程。 生活方式:平时活动量小的人,轻度脚崴后2天可能相对更适合先避免走路充分休息;而平时活动量大、经常运动的人,可能会更急于尝试走路,但仍需以损伤恢复情况为依据。 病史:有既往足部疾病史的人,如曾经有过足部韧带损伤等情况,脚崴后2天能否走路更要慎重评估,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影响本次损伤的恢复和耐受情况。 重度脚崴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重度脚崴后2天肯定不可以走路,儿童脚部骨骼、韧带等还在发育中,更需要严格制动休息来促进损伤修复;老年人重度脚崴后2天也绝对不可以走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损伤恢复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生活方式:无论平时活动量大小,重度脚崴后2天都不应走路,因为走路会加重损伤,影响预后。 病史:有足部相关严重病史的人,重度脚崴后2天走路会面临更大风险,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足部功能障碍等问题,所以必须严格制动休息。 总之,脚崴2天后能否走路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损伤程度,并综合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2025-10-15 12:13:02
  • 骨性关节炎可以自愈吗

    骨性关节炎一般难以自愈,其因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及骨质增生等呈慢性病程,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及有既往病史者均难自愈,需通过物理、药物及手术等治疗缓解症状、延缓进展,老年人更要谨慎应对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从病理角度分析 关节软骨一旦发生退变,其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因为软骨内没有血管,细胞代谢相对缓慢,难以像其他一些组织那样有效自我修复来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骨质增生等改变,这些病理性改变不会自行消退。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和自愈情况有所不同。例如,中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关节长期使用磨损等因素,骨性关节炎更容易逐渐加重而不会自愈;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骨性关节炎病情进展相对更快,难以自愈。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关节磨损情况更严重,骨性关节炎很难自愈。比如长期进行爬山、深蹲等关节负重较大运动的人,关节软骨等结构持续受到损伤,病情会逐渐发展。 有既往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关节创伤等情况的人,发生骨性关节炎后也不太可能自愈,因为既往的创伤已经对关节结构造成了一定破坏,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出现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且无法自行恢复。 一般来说,骨性关节炎需要通过适当的治疗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如通过物理治疗(热敷、理疗等)、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而不能期望其自行痊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更需要谨慎对待,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骨性关节炎。

    2025-10-15 12:10: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